分卷阅读29

打开门,正是之前问他要签名的考生赵子戎,也是会试第三,在李文富取消成绩后,他就是第二了。
  赵子戎非常崇拜许然,几乎每天都要来他这里串门,许然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跟他搭话。
  “王兄,我今日和几位考生去茶社以文会友,不知你今日是否有空?”
  许然本想拒绝,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然后就着赵子戎的话答应了,“这几日都在温习功课,是时候出去走动一下了。”
  “太好了!”赵子戎非常兴奋的拍手。
  茶社中的三个人许然有些面熟,好像都是会试前十中的考生。
  两人坐下以后,其他人也纷纷认出了许然,对视以后便说要和许然比试,许然当然应允。
  赵子戎出题,旁边还有一小二帮他们上茶,他给出的题目是民生隐患。
  还没等其他三人想出答案,许然已经开始动笔,其余三人也是精英中的精英,不甘于后也飞速下笔。
  赵子戎不停地巡视几人的回答,在看到许然的第一句话后就挪不开眼了,从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折服。
  许然是最先写完的,其余三人也不差,在他写完后没多久也停了笔。
  其中一人打趣道,“赵兄,你可不要只看王兄的啊。”
  赵子戎还没从震惊的状态中回过神,只说了句,“你们都来看看吧。”
  【仓廪实而知礼节。】
  许然的开头依旧开篇点题,整篇文章不长,短.小.精.悍,简单粗.暴说明宸国现在过度崇武,导致文人没落农民缺乏,老弱妇孺下田产能低下进而影响国家根基的问题。
  三人看完后久久没有言语,此文读完后胸中滂湃,再对比他们刚刚所答,改变不了的辞藻华丽,重心浮于表面,不由得一阵脸红羞愧,纷纷对许然的文采和眼界心悦诚服。
  许然还意犹未尽的说出了一套非常完美的解决办法,由于房门未被小二关紧,他的这番话还引来了外面的客人拍手叫好。
  “王兄之作,吾等自愧不如也。”
  经此一事,他们也成了许然的忠实簇拥,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两月后的殿试。
  殿试是科举最后一关,亦是最难一关,由宸帝亲自出题,只考一题,便是策论,考生井然有序的进入朝天殿,在此做出他们科举中最后一题,最后由考官八人阅卷,选取最好的十张答卷呈给宸帝批阅名次,答卷一律封存名字,以防串通。
  金碧辉煌的朝天殿内,各地精英云集于此,大家都埋头做卷,许然也如此。
  策论一共有十道题,考官大臣们密议后选出其中一题,考试时间只有一炷香,考生们在严密监考下作答。
  这次的策论题目是【强军之道】。
  许然脑中飞快运转,手上金毫挥舞,一篇洋洋洒洒惊艳世人的论文便初具模型。
  除了许然下笔不假思索,还有另外一人也颇让所有人惊讶,那人便是李文富。
  李文富作答也很快,几乎与许然不相上下,这让有些认为李文富是靠他姑姑上位的人惊讶又疑惑。
  带着众人的疑惑不解,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考场内精英荟萃,考官们却并未因此松懈。
  所有考生离开以后,考官收集所有试卷,并封好送给八位阅卷大臣。
  八位大臣围桌而坐,一份试卷轮流八人阅卷,最后选出十位优秀的试卷送给宸帝批阅名次。
  这里面他们最看好两篇文章。
  一篇由侧面讲社会农业生产与崇武的弊病,然后说明强军需要粮食生产,前面写的十分接地气,只是不知为何有些虎头蛇尾,在结尾的处理空泛而盲目堆砌词藻。
  还有一篇充满了讽刺意味,开篇点题,说明现在的宸国不需要强军,而是需要稳固军魂,国家文化制度建设刻不容缓,质问人讲究落叶归根,那么现在宸国民众的根是哪里。
  其实这么抨击重武政策的文章他们本不应该选出来,但是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引经据典,语言干脆利落,针砭时弊,讲事实摆证据,骂人骂的舒服,让人心悦诚服,是一篇足以惊艳世人的无冕之作。
  他们八个怎么都舍不得将这篇文章踢出十人之中,最后只好纠结的将这篇有些“大不道”的文章压在最底下给宸帝呈了上去。
  次日,前十考生依次进入全部由金丝楠木建造的宣政殿,这是宸帝日常议政之地,也是决定他们仕途之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承年恩科殿试蜀地才子李文富高中榜首状元……”
  “……蜀地才子王元致为榜眼……”
  “……越地才子赵子戎为探花……”
  随着圣旨的宣读,底下考生神色各异,李文富激动的呼吸急促,几乎当场晕倒,而听到许然是榜眼的时候,赵子戎震惊的连自己得了探花都不高兴了。
  在宣读完圣旨后,还有一道程序,就是宣读状元的文章,也是让所有考生认识到其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仓廪实而知礼节……”大内总管开始当众朗读李文富的文章,而李文富顶着考生艳羡的目光骄傲的高高抬起了头。
  一旁低着头的许然眼里划过一丝讽刺和玩味。
  而龙椅上的宸帝却突然疑惑的皱了皱眉。
  听完李文富的文章以后,文官们纷纷开始称赞此文之妙,夸的李文富都差不多找不着北。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赵子戎突然跪下,“皇上,草民有事启奏。”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