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大人果然尽忠职守,就这么办吧,你们都陪大人去转转,老朽腿脚不便,还是不拖累你们了。”
  于是众人一齐巡视国子监。
  明朝国子监中的学生分为“贡生”与“监生”两种,这两种下又有许多分类。其实在国子监读书和在普通学堂读书差不多,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可以把国子监看成现代的贵族学校,周围环境好,日后发展人脉广。甚至特别优秀 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廷试或吏部试等渠道直接做官。
  国子监学生不以年龄分班,而是根据成绩高低。分为“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六个等级,前三个是一年级,修道诚心为二年级。经过两个年级的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升入率性堂。称为“上舍”,唐正刚有私欲,存心要让李乘风看看他们国子监的教学质量,于是首先带着人去了上舍。
  李乘风透着窗户看了看,惊奇的发现虽然学生年龄有大有小,但都无一例外专注于书本,学习气氛浓郁。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觉得,不对啊?假如国子监都像这样,那皇上让我来干嘛?于是便提出要继续巡视其他班级。
  唐正刚身子一僵,有些不自然道:“看这一个就够了,打扰学生们念书干嘛?”
  李乘风摇摇头:“一个怎么够,我听闻国子监内有学生好几百,这都不到五十人,再走走。”
  身后众人都摇头,唐监丞死要面子,国子监纪律一日不如一日是大家都知道的,你瞒又能瞒多久。
  果然,之前上舍仿佛就是国子监最后的颜面。之后的几个班一个比一个乱,睡觉发呆都算好的,其他旷课的,打闹的,公然搞断袖调情的。总之就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底下学生群魔乱舞。
  当他们走到最后的正义堂时,李乘风已经有些没眼看了。然而刚刚到门口,就见道人影从里面飞出来。一唇红齿白的学生踉踉跄跄的站起,指着门痛骂:“钱中原,你人多欺负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
  没过一会儿,走出个少年,对着他冷笑道:“那好,来一对一单挑,小爷不怕你这娘娘腔!”
  “你这个……”
  “够了!”唐正刚脸红一阵白一阵,气得直打哆嗦。狠狠的盯着他们两个,“简直是有辱斯文!这里是国子监!圣人庙就在旁边,你们就这么学习的!两个混账东西,身为例贡贡生,家里也是花了大手笔将你们送进来的!不好好读书,一条臭鱼搅得一锅腥!你们两个都给我退学回家!”
  此时李乘风突然插嘴:“慢着,唐大人,小孩子顽劣,可能也是初犯,给他们记一过就算了,赶回家未免严重了些。”
  其实也不是李乘风想管这闲事,一是觉得确实男孩子打个架什么的不算什么大事,谁小时候没打过。二是,被打的那个,正是前两天刚见过的,纯茵的心上人,陈钊。
  叹了叹气,刚才听说他是个例贡贡生,这下可好,唯一的优点也没有了。所谓例贡,就是类似自费生,当年景泰帝搞出的那个玩意儿,交一定的马匹或者粮食,获得进国子监的资格。也不知纯茵看上他什么了,李乘风无奈的想,不过看在其份上,还是先保住此人吧。
  身旁的博士陈骄也帮着求情,在他俩的带领下,剩下的老师也纷纷开口。唐正刚见所有人都这么说,只能冷哼一声,暂时作罢了。
  期间陈钊始终低着头,可以躲闪李乘风的目光。导致李乘风也挺无语的,老子好歹帮了你,就算怕流言蜚语不打招呼,感激的笑笑总行吧。
  之后众人又去看了食堂和宿舍,直到傍晚,李乘风才回府,拿起纸笔,轻叹一声,任重道远啊。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多更点吧,太累了ORZ


第70章 科举
  深秋十月, 北京连着下了几场雨,树上的叶子都已干枯发黄, 一天冷过一天。
  陈钊挣扎着从被子里爬起, 在身边小厮递过条冰冷的毛巾后往脸上一敷,方才驱散了睡意。然后边穿衣服边看着小厮粗手粗脚的叠被,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原本自己房里是有个丫鬟, 且不论长相, 单论温柔细致也是男子完全不能比拟的。不过前几个月父亲来跟他谈话,看到丫鬟便闲聊了几句,被母亲知道后怀疑二人有染, 便将其发卖了。如今这个小厮之前是后厨帮忙的, 干活儿生疏的很, 但为了母亲顺心, 也只能忍了。
  待到梳洗完毕,陈钊便去前厅与家人一起用早餐。出于意料的,今日就连好睡懒觉的小妹都早早就坐, 众人面露期待之意的看着他。陈钊微怔,旋即苦笑, 反应过来忙道:“我与公公打探过, 因着马上要年关了,朝廷忙着各种核算, 还要祭天,驸马一事估计要在明年三月方能公布。”
  陈母的表情瞬间冷淡下来,陈钊怕她又要说些刻薄话坏了兴致, 连忙道:“不过公公已跟我透露过消息,八、九不离十,基本就是我了。”
  听到这里,陈母方才略微缓了缓,“既然如此,那公公那边的孝敬可以停下了吧,死阉人,每次来都要撬走一大笔!”
  “万万不可!”陈钊大惊,连忙道:“虽然定下了,但现在成不成都是公公一句话的事,还是不要得罪他为好!”
  陈小妹也开口:“是啊娘,也不差这几个月,你就暂时忍一忍吧。”当然这也不意味她有多好心,眼睛转了转,对着她哥道:“上次嫂子给我的那盒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