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算对得起弘治皇帝和先皇,他们老朱家的事,老朱家自己解决。
  朱厚熜敏锐的感受到内阁态度的软化,慢慢的把刺收了回去。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跟老大人们也有了些感情,看着他们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走路有时都需要搀扶,还经常在内阁加班到深夜。也知这帮人的风骨,既然对方服软了,他也就这样算了吧,让张璁进来,说会儿话,把爹娘的名号定下来,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这两方是平和了,可有的人不这么想。若问是谁,自然是我们的大才子——杨慎了。
  杨慎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他爹究竟为何要辞官,明明身体硬朗,也还想为国家做些事,在朝中权势滔天,干嘛早早退去?眼见内阁老臣们不再抗争,杨慎咬咬牙,别不去,他去!
  对于趁着他爹辞官告老,上奏污蔑他爹的张璁,杨慎自然是恨到骨子里,再加上张璁身为敌方大将,双重仇恨下促使杨慎做出一个决定——他要打死张璁!
  没错,我们的杨大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世家子弟,风度翩翩。遇到事情第一个反应竟是套麻袋!更可怕的是,他周围和他交好的翰林学士们竟然没有一个反对,还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出一份力!
  按理说以杨慎的身份,想要雇人套张璁麻袋还是很简单的。可杨慎偏不,他就是要在皇上面前,文武百官面前,堂堂正正的诛杀国贼。于是他将行凶地点选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皇宫!
  杨家家学渊源,等到杨慎懂事的时候,杨廷和就已经官至首辅,一人之下。再加上母亲的溺爱,周围人的奉承,他在京城可以说是横着走都不为过,哪怕是遇到皇亲国戚,世家贵族,见到他也要礼让三分,也难怪郭勋视其为童年阴影,像这种人,后世为他们起了一个十分贴切的称呼——□□。
  身为□□中的翘楚杨慎自己也很争气,小时候便以博闻强记,聪慧闻名天下。当时的文坛魁首李东阳对他赞叹不已,如果不是身体不好,还曾想收他当关门弟子。杨廷和也十分重视子孙教育,给杨慎找的师父都是些才高八斗的大儒。
  深受熏陶的杨慎长大后更加厉害,年纪轻轻便中了状元。当时杨廷和身为首辅,儿子却当了状元,朝野有不少人表示不服,再加上那届科举有舞弊的官司。有人就说考官迫于杨廷和的压力,才点了杨慎解元。
  主考官笑而不语,等杨慎作为状元,文章贴到外面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人家确实是有实力,不服不行。
  高、干子弟杨慎就这样一路顺风顺水,对于一共土包子张璁,他怎么会忍气吞声。
  当然了,他也不是傻子,如果打死朝廷命官,也是犯法的。于是他挑选了一个特殊的地点,左顺门。
  这是个打死人不用负责的地方,就算是皇上也管不住。之所以如此,盖因为在英宗时期,太监王振掌权,欺上媚下,残暴不仁。朝野怨声载道,就连王振的狗腿子们也都耀武扬威。
  最后,大臣们忍不了了,当王振的三个狗腿子又一次挑衅众人之时,也不知是谁先下手,大明文武百官抓住他们三个,在左顺门一通海扁,竟然把三个人活活打死。
  正所谓法不责众,皇帝面对一脸正气的大臣也怂了,只能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三个人残害忠良,坏事做尽,死也就死了,可左顺门经此一役却名声大振,竟然成为全大明文人心中的圣地。每当朝中出现奸人,一些忠义之士便走到左顺门这里来祈祷,希望他们早早嗝屁。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此地竟成为一个法律默认的“三不管”地带,就是皇上也默认了这里是专业打小人的地方,总而言之,在这里杀人不用偿命。
  杨慎将行凶地点选在这个地方,可谓费尽心机,张璁在这里死了,那只能说他命不好,嘉靖也无法说什么。
  他简单粗暴的制定了一个计划,说是计划,其实只有三个步骤:
  一、大家一起在这里等张璁。
  二、张璁出现后乱拳打死。
  三、打死后赶紧跑!
  如此粗陋的计划竟然得到在场年轻官员的一众认同,众人神情亢奋,两眼放光道:“用修果然是天才!古有先贤除王振三党!今天我们也舍生取义!为国除贼!”
  “杀了张璁!为我大明社稷!”
  “杀杀杀!”
  ……
  杨一清、蒋冕和费宏刚巧从这里经过,见杨慎等年轻臣子们脸红脖子粗的,都不由好奇。
  杨一清道:“这是干嘛呢?怎么都聚一起了?”
  “哼!光天化日,都是朝廷命官,却如此失态成何体统,老夫这就写信给杨大人,让他管管自己儿子!”蒋冕向来庄重,自是看不惯他们这样。
  费宏却好脾气的笑道:“哎,年轻人吗,贪玩是正常的,敬之你当年还不是半夜不读书偷偷翻墙出家和我们打马吊。”
  被人当众打脸,蒋冕有些下不来台,面露黑气道“那能一样吗,我当时还是个举人,他们都当上官了,这里是皇宫,怎么御前失态!我这就去教训他们一顿!”
  杨一清和费宏好笑,连说带劝把老倔头儿哄走,假如有时光机,二人估计会回去狠狠扇自己几个耳光,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杨慎等人在这里是想要行凶!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杨慎虽然读书厉害,嘴皮子也溜,但动手打人还是第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