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知了她家里人,别忘了蒋氏也是北京本地人,生长在大兴县。三十年前跟随兴献王去往安陆,如今儿子当了皇帝,她来做太后,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味。人嘛,都是有虚荣心的,她也想让乡亲父老们看看自己,小小的显摆一下。
  “禀太妃,奉皇上命,我们先去通州安顿,之后的事贫道再慢慢跟你讲。”李乘风让她稍安勿躁,等到了通州别苑,确保人员都安顿好,才将最近发生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
  “啪!!”蒋氏听完直接摔了杯子:“岂有此理!这帮混账东西欺人太甚!”她性格一向刚毅倔强,爱恨分明,虽然嫁人生子后收敛了不少,但依然改不了本质,这一点朱厚熜也完美的继承了母亲的脾气。
  等稍稍发泄了怒气,蒋氏连忙抓住李乘风的手,感激道:“靖华师父,这次多亏了有你,吾儿才能保全。”不止是这点,多亏李乘风遣散了来迎接的蒋家人,否则本来是想去炫耀,结果被人生生打脸说自己认不了儿子,那场景想一想就觉得下不来台。
  李乘风摇头:“如今皇上在朝中如履薄冰,还望太妃您能祝其一臂之力。”
  “你说吧,我能做什么。”蒋氏坚定的点点头,谁让他们母子不痛快,她就让那帮人全都不得安生!
  ……
  近日京里闹得风风雨雨,听闻当今皇上的生母从安陆赶来,得知最近朝中的大礼议,当场就在众人面前吐了血,大骂赶来的礼部官员。说如果让她当皇叔母,皇叔母见到皇上可是要下跪的,这是让亲妈跪自己儿子,陷皇上于不孝不义,其心险恶!
  礼部官员还想申辩,结果蒋太妃袖子一甩,大声喊道:“你们去告诉姓杨的,只要我丈夫的尊号没定下来,我绝对不会进京!”说罢便要收拾东西回安陆。
  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听到这话,痛哭流涕,直接便对身边人说,自己连生母都保护不了,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他要退位!要跟母妃一同回安陆做藩王去!
  李乘风心中感叹,这一家子戏精,太厉害了。
  此时不止是朝廷,就连民间也议论纷纷,大臣们把皇帝逼到退位,这种事在明朝可是头一回见。张璁又趁机上了一封奏疏,再一次提出要求。
  一时之间,几方遥相呼应,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杨廷和终于顶不住了,他退了一步,同意了朱厚熜的要求,为死去的兴献王上了个兴献帝的尊号,蒋氏也自然而然的变成兴献后。
  至此,闹了几个月的大礼议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作者有话要说:简单的说一下出场的几个人物,方便大家理解
  杨廷和,四川成都府人,十二岁中举(应该是大明最年轻的举人),十九岁中进士,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当上首辅,改革家,政治家,在位颇有建树。
  费宏,江西人,十三岁于童子试为文元,十六岁于乡试中解元,二十岁中殿试状元,文武双全,三次入阁。
  杨一清,云南人,十四岁参加乡试,从小就是超级有名的神童,有名到成化皇帝听说后亲自派人教导他。中进士后,去防御边疆,曾亲自领兵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蒙古军的进犯。
  有这样一帮大臣,也难怪正德皇帝能可劲儿玩,可劲儿作了。
  厚脸皮求一波收藏,双开古言《我失手杀了皇帝》,胆小宫女,在线屠龙
  同系列接档文《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求预收
  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着手教育改革,国子监为最高学府。
  穿越者叶安机缘巧合下被破例安排进去读书
  目不识丁又身无长物的他在贵族子弟、学霸考神、名臣大佬的包围中,开始了自己的艰难求学之路……
  没错,这是一篇北宋男版杉菜奋斗的故事!
  请问在古代国子监念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叶安:谢邀,人在北宋,刚出学府。帅哥很多,心情很堵。神童遍地,惨成分母。毕业无期,谁有我苦!
  正史野史掺杂,包含一点七五的人物,轻松种田文~
  收藏作者你将获得更多快乐!!


第30章 惊雷
  说其告一段落, 但也只是双方各退一步,因为兴献帝与兴献后的名号前还有本生两个字。也就是说假如后人介绍朱厚熜, 会指着弘治的排位说, 这是朱厚熜的爹,指着兴献帝的排位说,这是他本生爹, 归根到底还是要叫人爸爸。
  嘉靖本来还想提进一步的要求, 但是被李乘风拦住了。李乘风虽说对朝政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清楚,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 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这么说或许有失偏颇, 毕竟兴王一家是真的父慈子孝, 但小皇帝心中未必没有想要夺权的念头。
  于是李乘风劝道:“陛下稍安勿躁, 如今您初登大宝,连着驳回内阁两次,天下人都看在眼里, 已经清楚您是什么样的人。杨首辅为官几十载,门生满天下, 倘若逼迫的太紧, 唯恐他触底反弹,暂且先这样吧。”
  “世界上哪有人有两个爹?难道他杨廷和一日不点头, 朕就要受一日委屈不成!我们俩到底谁是皇帝!”朱厚熜依然忿忿不平,他也知对方说得有理,可心中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李乘风笑了:“杨廷和都已经六十多岁了, 您才刚刚十五,陛下饱读诗书,想必比贫道更加清楚卧薪尝胆的道理,这终究是您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