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

样,他们下了班才有时间准备晚饭。将车停在街边后,俩人推着超市的购物车,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之间穿梭。只是程斌十分节俭,俞任杰扔进购物车里的大多东西都被他原封不动地扔了回去,这让俞任杰很不愉快。
  “这不是牛排,只是牛仔骨,一点都不贵。”
  “你想吃的话,菜场就有,便宜多了。”
  “这么大一袋薯角才三十几,赶紧把它捡回来。”
  “这么大一袋才几个土豆?明天我去菜场买几个土豆回家,给你切块油炸吧。”
  “你就抠吧你!”
  “你怎么说话呢?我是你老板!”
  “我们买点酸奶吧。”
  “中午食堂里不是有吗?”
  “那种不好喝。”
  程斌看了俞任杰一眼,还是将车推向了冷柜:“那你买吧。”
  俞任杰扫视一圈,最终选了没有果粒的大瓶包装,有些不乐意地把它放进了车里。他从没想过,原来程斌竟然这么穷。
  答应还的钱,程斌每个月按时打款,两千一次,按小五万的总金额来算,还得还上两年。程斌是真的没钱,每个月的工资扣除房贷,油费和水电煤后所剩无几,再给俞任杰的账户划上两千,存款总额每天都在减少,便连肉都吃不起了。
  于是俞任杰常常做出妥协,比如刚才他就建议:“门把手的钱不用你出了,我们用省下来的钱买点薯片吧。”但程斌又喜欢穷大方,打肿脸充胖子:“区区门把我还是买得起的,薯片你就少吃点吧,只能买一包。”
  若不是俞任杰也背着贷款,银行|卡里所有的钱都给装修队了,他才不愿受这种窝囊气。一穷二白的他与山穷水尽的程斌达成一致,在程斌家借宿的这段期间,程斌负责所有生活开销,俞任杰的饭钱可直接用于抵扣欠款。于是乎,穷人加穷人,穷都加倍了。
  看了一眼购物车,里面都是又重又不值钱的玩意儿,俞任杰有些丧气地问道:“你家不是挺有钱的嘛,你爸不是当官么,怎么就你这么穷?”
  程斌推着购物车看了他一眼,趁他不注意时又从车里扔出一袋葱油饼:“几十年的努力工作,不如几年前买一套房,在这方面我爸妈没你爸妈有远见。”
  俞任杰点了点头,琢磨着要是把他家的房产都卖了的话,他也算半个有钱人了。
  十年风水轮流转,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程斌的父亲当上总经理后,程斌的母亲王敏慧在俞任杰的母亲任霞面前风光了好些年,直到房价被炒起来之后,风光不再。
  一开始俞任杰家只是买了一套小公寓,夫妻俩准备养老用的,没想到房价在短短几个月里就涨了二十个点,得了便宜的任霞便劝程斌家也投资一套,但王敏慧特胸有成竹地说:“我老公讲了,这段时间房价涨了这么多,都是泡沫,泡沫经济你懂吧,肯定要跌的。两年内房价就会跌到比以前还低,那时候我们再买。我劝你也把新买的那套房给卖了吧。”
  任霞没听王敏慧的,后来聊天时她多次表示幸亏没听她的,又常说王敏慧要是肯听自己的就好了。在任霞的张罗下,后来的几年里,俞任杰家总共买了三套房,其中一套还是问王敏慧借的无息借款,那时王敏慧还固执地以为房价会下调呢。
  任霞常说,要不是缺少资金,她一定能成为地产大亨。成不了大亨,她总算也混成了个包租婆,光一个月的房租收入就有五位数。反观程家,固执地相信房价会跌,直到去年年底房价创了新高,他们才纠结着买了第一套房,便是程斌现在住的这套,还欠了银行一百来万。
  莫名其妙的,工作上平平庸庸的俞家倒是比事业有成的程家资产丰厚了。


第43章 散装饼干(6)
  回忆着房价上涨的历史,
  程斌挑了一盒颜色鲜艳的番茄丢进推车里:“回去榨汁给你喝怎么样?让你克服一下晕血。”说着,
  他的嘴角弯了一弯:“怎么会有你这种人,
  还刑警呢,
  晕血?真是好笑!”
  俞任杰头一次把车里的东西往外拿:“太酸了,
  不喝。要么你拿点红心火龙果,
  草莓,
  车厘子什么的榨汁吧。”
  程斌嫌贵,又把番茄取了回来:“这些用来做番茄炒蛋。”
  俞任杰不喜欢番茄,但面对上司,
  敢怒不敢言。
  十年风水轮流转,也体现在俞任杰的身上。
  俞任杰也没有想过多年前的做老大的自己竟成了手下小弟的下属,而且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一样比得上他的,
  这就要从孩子生长发育的时候说起了。
  孩童时期俞任杰一直都比程斌高一个头,
  长得也比他结实,程斌只是跟在他屁股后头的跟屁虫。但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俞任杰咳嗽特别厉害,
  请了好几天假,
  后来程斌才知道他是那时起得了哮喘。从此之后他就经常旷体育课,
  人也日渐纤弱起来。当老大的不需要做体力活,
  所以他还是当着小团体的头儿,
  直到有一次,程斌和他打架,俞任杰输了。
  那是五年级期末发生的事情,
  十二岁的程斌长高了许多,
  比俞任杰还高了两三公分,体格也渐渐超过了他。正值少年的叛逆时期,程斌和其他孩子一样,觉得自己是可以拯救世界的宇宙英雄,这样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