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项目组的大家都很放松。

  仁王适应这种社交场合。他也说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总之他是擅长的。以他的资历能在这个年纪就担任设计院大型项目的主设计师,当然也有社交技能纯熟的缘故。

  他其实没怎么醉,但他在酒吧门口站着思考了一会儿,还是选择给柳生打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才被接通。

  “你在忙吗?”他放轻了声音问。

  已经快半夜十二点了,在这个时间点打电话找室友其实是颇为失礼的一件事。但仁王觉得自己只是在试探,至于要试探什么,其实他自己也并不是很清楚。
  更别提他确实没喝醉,但也确实喝了酒了。

  “你喝多了?”柳生在电话那头冷冷地说,“喝多了也别打电话找我,我可没空去接你。”

  “我又没醉。而且我没开车上班。”仁王说。

  柳生在电话那头就沉默了两秒,说:“我给你叫出租,你把地址发给我。”

  4、

  仁王在出租车上闭上了眼睛。

  三个月前他刚好在为项目做前期准备,属于工作比较闲的阶段。主设计师已经定下来是他了,但项目具体的合同还没走完流程,业务在敲定最后的合同和文档,设计师则在做项目准备。
  那天晚上柳生值夜班,他在家里的书房(是的,他和柳生的合租的房子已经进展到可以租三室一厅的房子并且把最小的朝北的房间布置成书房的程度了,听起来和住起来都挺奢侈的)看项目相关的资料。

  书房里他和柳生的专业书籍是混杂着放的,各自还夹着资料集,打印出来的论文之类的。最开始其实分了区域,但渐渐也混在一起了。书总是不会拿错的,重要的资料则贴了标签。

  书房算是默认的“公共场合”。有保密性的材料他们通常会放在自己的卧室里,放在自己的包里。总之,放在书房的部分是默认“都可以看“的东西。

  仁王在整理材料时想起有篇挺冷门的论文,他打印出来看过,又收了起来,上面有一个理论和案例和这次的项目十分相关。他站起来在书架上翻找着。

  找出了一本手账本。

  这不是我的东西。仁王在看到手账本的第一眼就知道。但柳生是会用手账本的人吗?
  黑色的牛皮本面,没带锁只是用牛皮绳绑了两圈,在仁王眼里就是没上锁的神秘盒子。
  他实在太好奇了。

  仁王站在原地思考了几秒,最终还是因为书房的“公开法则”而伸手解开了绕在手账本上的牛皮绳。
  这是默认“可以看的“,不算隐私。
  这么想着的仁王翻开手账本,就愣住了。

  是画,黑色签字笔画的手绘。

  大概是柳生画的,仁王见过柳生的美术作业。

  最前面的几页能从纸的颜色看出年代颇为久远,因此笔触也有些生疏。
  逐渐地变得娴熟起来,画风也越来越写实了。

  如果仁王眼睛没有问题,认知也没有问题,那他理所当然就能看出来画里的人是谁。
  他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看出来了。
  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一张张上面都是他自己的脸。

  被同居室友画画像这件事是好是坏呢?

  仁王翻到了手账本靠后的位置。

  学医的人笔触越来越冷淡了,纸上的人的身躯透视也变得过于写实,甚至都可以用来做人体透视图的范例。

  心脏的部分被刻意从身躯和骨骼里勾勒出来。

  脊椎的骨头有几张画的特别仔细,还标注了骨骼的名称。

  如果不是那张脸和自己一模一样,仁王完全可以把这本手账本当做是柳生自学人体骨骼的“课堂笔记”。

  他合上手账本,一会儿又翻开,试探地摸了摸手账本皮面护套的里面。

  他从封底的位置摸出两张照片。

  一张是他和柳生在高中重新拿到全国大赛冠军时和立海大其他人一起拍的合照。
  另一张是他的侧颜。
  仁王看着照片里的自己,侧着躺在房间的床上,闭着眼大概是在睡着。从光线和睡衣来看分明就是近期被拍的。

  但他一点印象也没有。

  5、

  仁王到家时没有用钥匙开门而是直接按了门铃。
  没等两分钟柳生就过来开了门。
  客厅的大灯是开着的,柳生换了居家服,腰上还为了围裙,见了他有些冷淡地看了他一眼:“来喝汤。”

  “你煮了什么?”仁王笑着问,脱了鞋以后自然而然张开手臂,扑到就站在门口的柳生身上。

  柳生同样自然而然撑住他,把他往里一拖,反手拉上了房门。

  “你喝了多少?”他有些嫌弃地微微皱眉,低头看仁王的眼神也有些凉,“雪梨汤。你前两天不是在咳嗽吗?”

  “风吹的,又没感冒。”仁王在他肩上蹭了蹭,闻到熟悉的衣物柔顺剂的味道。

  柳生任由他在肩膀蹭了一会儿,才把他撕扯下来丢在沙发上:“喝完去洗澡,太脏了。”

  “你嫌弃我啊。”仁王扬起头笑着看他。

  柳生还皱着眉,也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自顾自摘下围裙,把一碗汤端了放在茶几上,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