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买,百老汇的演出每天都有又不会抢不到票,但柳生每次都在收到电话时爽快地应下,然后去订票系统上订两张票。
都是仁王的错。
下单的时候柳生总这么想。
他们成为朋友满一年时,仁王在一次课后给了他一张音乐剧的票。
是正好在四季剧团巡演的《歌剧魅影》。
“我喜欢的音乐剧。”仁王撑着脑袋对他笑,“一起去看吗?”
四季剧团演出《歌剧魅影》的是专门的剧场,演员的演出让人酣畅淋漓,整个灵魂都被带到了歌曲里。
谢幕时柳生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攥紧了拳头。
然后他听到仁王对他说:“如果有一天我能演魅影就好了。”
“……你喜欢?”
“是啊。”仁王坦然转过头,眼睛很亮,“而且你不觉得你很适合子爵的角色吗?形象一致~如果我们能在场上演魅影和子爵,那真是最奇妙的事了。”
仁王不会讲他对魅影的理解,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他每次说到《歌剧魅影》的时候,只会给一个注解,就是他喜欢。
“喜欢的事就尽量去做啦,不然人生多无趣呀,噗哩~”仁王放轻声音说话时会加上一些奇怪的口癖,而柳生似乎总被那样的口癖撩动心弦。
后来他们看过了很多次《歌剧魅影》。
百老汇的表演场次很多,每次的演出都有不一样的魅力。
但柳生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天在“海”剧场里看过的《歌剧魅影》。
日语能完全听懂吧。
柳生有些欲盖弥彰地想,完全忽视了他自己是个美国读书的全A高材生的事实。
5、
仁王毕业后没有去金融公司工作。
他拿了东大金字招牌一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继续跟着以前舞团打工时认识的哥哥工作。跳舞演戏拍摄什么工作都接。
他长得好,一直以来就收到不少星探的名片,面试了几个舞台剧都通过了,也开始上综艺演电视剧。
他都觉得很有趣。
拍广告也很有趣,拍杂志也很有趣,在摄像机前走位,扮演一个陌生人也很有趣。
在格子间做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才是最无趣的。
有了名气以后舞台剧他也不再做B角了,好看的脸还能让他拿到颇为重要的角色。
唱唱跳跳的,听着观众们的欢呼——
但还是不够。
仁王发觉自己的欲望并没有被满足。
他想起他第一次看的音乐剧,四季剧团的狮子王。
他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的版本他看过了很多遍,每次都以“弟弟想看”为理由,但家里人都知道想看的人其实是他。
因为这样的喜欢,家人在他生日这天带着他坐进了剧院。
那太震撼了,剧场里的狮子王。
然后他看了很多音乐剧。国外的,国内的,很多很多。
他很喜欢《歌剧魅影》的电影,但也依然被音乐剧版本所折服。
仁王做了一个决定。
他给四季剧团投了简历。
——然后他在面试的时候被刷掉了。
6、
柳生有时候觉得,自己在仁王眼里,大概是一个免费声乐家教。
仁王这一年推掉了很多工作,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练习声乐上。
他在这方面真的说不上是有天赋,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演技带动情感再带动歌唱的。
学院派的柳生对音阶格外敏感,一首歌下来可以指出十几二十个音程错误。
“算了吧,仁王。”柳生说。
仁王表示你休想。
“你得陪我。”他说。
7、
我为什么要陪你啊?
柳生这句疑问就没有问出口的时候。
他对上仁王的眼睛,每一次,每一次都是一样的,败在那双眼睛里闪烁的星星里。
8、
仁王雅治想要做成一件事,他就一定会做到。
第二年他拉着柳生一起投了简历,这次两个人一起通过了研究生的甄选。柳生一边想着我一个器乐部的学生为什么要陪着人来演音乐剧,就算我声乐也很专业但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但他和仁王看上去很儿戏的互帮互助小组倒是在剧团里出了名。
他专门帮仁王纠正音程。
仁王负责给他指导演技。
他们成功通过了剧团的考核,正式签约成为了剧团的演员。
9、
太荒谬了。
10、
《歌剧魅影》很久没有复排了。
两人在剧团里撑过了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在第四年的末尾等到了《歌剧魅影》的复排。
为了参与选拔,仁王的年末考核拼了命,难得一次考核绩效排在前几名。
以他练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质的进步的音准来说,这真的很了不起了。
经典音乐剧,竞争压力当然很大。
谁都想演。
虽然剧团主角配角和声演员的演出费都是一样的,但演这种剧目拿到经典角色,这不是钱的问
都是仁王的错。
下单的时候柳生总这么想。
他们成为朋友满一年时,仁王在一次课后给了他一张音乐剧的票。
是正好在四季剧团巡演的《歌剧魅影》。
“我喜欢的音乐剧。”仁王撑着脑袋对他笑,“一起去看吗?”
四季剧团演出《歌剧魅影》的是专门的剧场,演员的演出让人酣畅淋漓,整个灵魂都被带到了歌曲里。
谢幕时柳生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攥紧了拳头。
然后他听到仁王对他说:“如果有一天我能演魅影就好了。”
“……你喜欢?”
“是啊。”仁王坦然转过头,眼睛很亮,“而且你不觉得你很适合子爵的角色吗?形象一致~如果我们能在场上演魅影和子爵,那真是最奇妙的事了。”
仁王不会讲他对魅影的理解,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他每次说到《歌剧魅影》的时候,只会给一个注解,就是他喜欢。
“喜欢的事就尽量去做啦,不然人生多无趣呀,噗哩~”仁王放轻声音说话时会加上一些奇怪的口癖,而柳生似乎总被那样的口癖撩动心弦。
后来他们看过了很多次《歌剧魅影》。
百老汇的表演场次很多,每次的演出都有不一样的魅力。
但柳生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天在“海”剧场里看过的《歌剧魅影》。
日语能完全听懂吧。
柳生有些欲盖弥彰地想,完全忽视了他自己是个美国读书的全A高材生的事实。
5、
仁王毕业后没有去金融公司工作。
他拿了东大金字招牌一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继续跟着以前舞团打工时认识的哥哥工作。跳舞演戏拍摄什么工作都接。
他长得好,一直以来就收到不少星探的名片,面试了几个舞台剧都通过了,也开始上综艺演电视剧。
他都觉得很有趣。
拍广告也很有趣,拍杂志也很有趣,在摄像机前走位,扮演一个陌生人也很有趣。
在格子间做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才是最无趣的。
有了名气以后舞台剧他也不再做B角了,好看的脸还能让他拿到颇为重要的角色。
唱唱跳跳的,听着观众们的欢呼——
但还是不够。
仁王发觉自己的欲望并没有被满足。
他想起他第一次看的音乐剧,四季剧团的狮子王。
他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的版本他看过了很多遍,每次都以“弟弟想看”为理由,但家里人都知道想看的人其实是他。
因为这样的喜欢,家人在他生日这天带着他坐进了剧院。
那太震撼了,剧场里的狮子王。
然后他看了很多音乐剧。国外的,国内的,很多很多。
他很喜欢《歌剧魅影》的电影,但也依然被音乐剧版本所折服。
仁王做了一个决定。
他给四季剧团投了简历。
——然后他在面试的时候被刷掉了。
6、
柳生有时候觉得,自己在仁王眼里,大概是一个免费声乐家教。
仁王这一年推掉了很多工作,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练习声乐上。
他在这方面真的说不上是有天赋,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演技带动情感再带动歌唱的。
学院派的柳生对音阶格外敏感,一首歌下来可以指出十几二十个音程错误。
“算了吧,仁王。”柳生说。
仁王表示你休想。
“你得陪我。”他说。
7、
我为什么要陪你啊?
柳生这句疑问就没有问出口的时候。
他对上仁王的眼睛,每一次,每一次都是一样的,败在那双眼睛里闪烁的星星里。
8、
仁王雅治想要做成一件事,他就一定会做到。
第二年他拉着柳生一起投了简历,这次两个人一起通过了研究生的甄选。柳生一边想着我一个器乐部的学生为什么要陪着人来演音乐剧,就算我声乐也很专业但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但他和仁王看上去很儿戏的互帮互助小组倒是在剧团里出了名。
他专门帮仁王纠正音程。
仁王负责给他指导演技。
他们成功通过了剧团的考核,正式签约成为了剧团的演员。
9、
太荒谬了。
10、
《歌剧魅影》很久没有复排了。
两人在剧团里撑过了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在第四年的末尾等到了《歌剧魅影》的复排。
为了参与选拔,仁王的年末考核拼了命,难得一次考核绩效排在前几名。
以他练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质的进步的音准来说,这真的很了不起了。
经典音乐剧,竞争压力当然很大。
谁都想演。
虽然剧团主角配角和声演员的演出费都是一样的,但演这种剧目拿到经典角色,这不是钱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