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都没看过,也未必知道这一层,说不定是看到了那家人谷仓上的十字架想到的。
他对苏容的保护习惯,小怪物也跟着学,也可能是天性如此,因为在意的人不多,所以越发当作宝贝一样藏起来。苏容整天看见小孩就爱心泛滥,小怪物脸都气歪了。
其实这里还有个人和他是一类人,说出来苏容一定不信,是裴隐。他只当裴隐对黎商的敌意是吃醋,猜不到这背后更深的原因。裴隐从来没有信过黎商,因为他和黎商是一样的人,他连自己都不信,怎么会信黎商。
这世上有一类人就是不会有什么恒定的信仰的,更别说信什么爱情了。他们都习惯用最现实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事,裴隐知道这个,所以他总警惕着黎商,总在苏容露出理想主义的那一面时先黎商一步出来笑他——他不知道黎商已经不再笑苏容了。
过去的许多年,黎商习惯于用他的见解和知识当作武器取笑别人,裴隐是更世俗版的他,林飒说他们拧巴其实也没说错,他们一面不相信这世上有能看穿浮华表象的所谓爱情,一面又用自己在浮华表相上的高深造诣去欺凌别人,但最终他们都遇到苏容。
就像小麦不会因为苏容不懂那些事而轻视他,更不会觉得那样就不能当他爸爸,爱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爱一个人,他什么都是好的。小怪物在这点上和他是很像的,虽然当过很久混蛋,最终仍然认同爱的价值。理想主义不值得嘲笑,就像他们为苏容构建一层现实的壳也不是什么值得标榜的事,这是他们独特的相处方式。苏容辛辛苦苦奔波着应对这世界的样子虽然也很能干,很漂亮,但终归是发表宣言的样子最可爱。
黎商只在恶趣味的时候欣赏苏容偶尔露出的锋利,像欣赏猫咪捕猎和露出爪牙,大部分时候他只是想这样抱着他,让他暖暖和和地在自己怀里睡上一觉。不去想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守夜,不去问为什么他要准备一把枪,是为了打熊还是为了防身,买的狗为什么是可以猎熊的猎犬,不去问他是不是做好自己这把还不够的准备,才会让贺容轩也获得持枪资格,也不要问贺容轩那把藏在哪里。
他见过流浪汉,瘾君子,治安不好的社区,种族歧视,阶层歧视,以及应对这些的逆向歧视,反智,仇富,恐同,他见过这世界的背面,所以他向来用最警惕的视角远远地漠视这世界。但苏容想要进行一场横穿这个国家的旅行,黎商就陪他来。
像互相缠绕的藤蔓,根缠在一起的大树,或者小怪物看的海洋纪录片上,鲨鱼和吸附在它身上的小鱼,苏容听到这比喻一定发脾气,但他不知道黎商说出来,就是为了看他气得脸红红的样子而已。谁是鲨鱼谁是小鱼有什么重要呢?就像不用在乎谁是小王子谁是玫瑰,在他这里,苏容永远是和他不言而喻地平等,那玫瑰花的宣言多舍本求末?爱一个人,他的灵魂在你眼中就是发着光的,根本不需要一场站在上帝前灵魂平等的宣言。
就像此刻,他呆在一个连自己也叫不出名字的森林里,守着一堆篝火,周围也许有熊,也许没有。裴隐的惜命和他是一样的,那是一种在这巨大世界里独自长大的小孩特有的自恋和警惕,但他讲了一万个熊吃人的故事,今晚还是留在了这森林。
他从来只当爱是弱点,原来爱也让人变得强大,让你敢卸下那些嘲讽,切实地去生活,去你以前说着不想去其实可能是不敢去的地方,爱会给人勇气。因为不管去到哪,因为只要抱着这个人,你就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爱这门学问向来艰深,还好,他们还有漫长的一生,可以慢慢学。
第168章 番外 旅行的意义(四)
苏容现在知道搞艺术的人为什么执着于采风了, 其实采到的并不是风景本身,再好看的风景能有多好看呢?最高清的照片也差不多复原了。采风真正采到的是凌晨吸一口气都觉得肺部清凉的空气,是草叶尖上转瞬即逝的露水,和林飒恰到好处念的那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拉开帐篷, 外面朝霞漫天, 树林中的光线如同实体一般散射开来, 树叶间的天空,水洼中芦苇的气味, 轻轻摇曳的声音,叶子的青色, 和忽然飞出来的一只白色水鸟。也是起风后湖水荡漾的样子,是阿切斯拱门, 红色的岩石映着蔚蓝天空,登上高处,触目所及是赤色岩石的荒原, 寸草不生的孤寂感。车过大峡谷,一天也遇不到一辆车,群山寂静无言。车辆从平顶山之间的蜿蜒路段开过, 两侧都是高耸的平顶山, 千万年堆叠的岩层,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露营点选在一个小山顶,晚霞似锦,眼前的大峡谷如同画卷一般展开,暮色四合, 景象无比壮阔。怪不得都说江南婉约,塞外壮阔,看见这样的风景, 实在是让人心胸都开阔,想不豪迈都难。
所以说采风这词真是好,采的不就是风一样的东西吗?看不见摸不着,像一阵风一样从你心头吹过,只有你能清晰知道那一刻的感受,无法与人分享。稍作描述,就成了作品。
最震撼苏容还是在羚羊彩穴登山,走在狭窄的缝隙间,两侧都是扭曲而逼仄的岩壁,只露出头顶一线狭窄天空,阳光照得红色岩壁无比艳丽,佟晓佳都说要犯幽闭恐惧,苏容却看得话都说不出来。颜色与光影本来是他死穴,再加上流动的线条,从来只有在将要
他对苏容的保护习惯,小怪物也跟着学,也可能是天性如此,因为在意的人不多,所以越发当作宝贝一样藏起来。苏容整天看见小孩就爱心泛滥,小怪物脸都气歪了。
其实这里还有个人和他是一类人,说出来苏容一定不信,是裴隐。他只当裴隐对黎商的敌意是吃醋,猜不到这背后更深的原因。裴隐从来没有信过黎商,因为他和黎商是一样的人,他连自己都不信,怎么会信黎商。
这世上有一类人就是不会有什么恒定的信仰的,更别说信什么爱情了。他们都习惯用最现实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事,裴隐知道这个,所以他总警惕着黎商,总在苏容露出理想主义的那一面时先黎商一步出来笑他——他不知道黎商已经不再笑苏容了。
过去的许多年,黎商习惯于用他的见解和知识当作武器取笑别人,裴隐是更世俗版的他,林飒说他们拧巴其实也没说错,他们一面不相信这世上有能看穿浮华表象的所谓爱情,一面又用自己在浮华表相上的高深造诣去欺凌别人,但最终他们都遇到苏容。
就像小麦不会因为苏容不懂那些事而轻视他,更不会觉得那样就不能当他爸爸,爱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爱一个人,他什么都是好的。小怪物在这点上和他是很像的,虽然当过很久混蛋,最终仍然认同爱的价值。理想主义不值得嘲笑,就像他们为苏容构建一层现实的壳也不是什么值得标榜的事,这是他们独特的相处方式。苏容辛辛苦苦奔波着应对这世界的样子虽然也很能干,很漂亮,但终归是发表宣言的样子最可爱。
黎商只在恶趣味的时候欣赏苏容偶尔露出的锋利,像欣赏猫咪捕猎和露出爪牙,大部分时候他只是想这样抱着他,让他暖暖和和地在自己怀里睡上一觉。不去想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守夜,不去问为什么他要准备一把枪,是为了打熊还是为了防身,买的狗为什么是可以猎熊的猎犬,不去问他是不是做好自己这把还不够的准备,才会让贺容轩也获得持枪资格,也不要问贺容轩那把藏在哪里。
他见过流浪汉,瘾君子,治安不好的社区,种族歧视,阶层歧视,以及应对这些的逆向歧视,反智,仇富,恐同,他见过这世界的背面,所以他向来用最警惕的视角远远地漠视这世界。但苏容想要进行一场横穿这个国家的旅行,黎商就陪他来。
像互相缠绕的藤蔓,根缠在一起的大树,或者小怪物看的海洋纪录片上,鲨鱼和吸附在它身上的小鱼,苏容听到这比喻一定发脾气,但他不知道黎商说出来,就是为了看他气得脸红红的样子而已。谁是鲨鱼谁是小鱼有什么重要呢?就像不用在乎谁是小王子谁是玫瑰,在他这里,苏容永远是和他不言而喻地平等,那玫瑰花的宣言多舍本求末?爱一个人,他的灵魂在你眼中就是发着光的,根本不需要一场站在上帝前灵魂平等的宣言。
就像此刻,他呆在一个连自己也叫不出名字的森林里,守着一堆篝火,周围也许有熊,也许没有。裴隐的惜命和他是一样的,那是一种在这巨大世界里独自长大的小孩特有的自恋和警惕,但他讲了一万个熊吃人的故事,今晚还是留在了这森林。
他从来只当爱是弱点,原来爱也让人变得强大,让你敢卸下那些嘲讽,切实地去生活,去你以前说着不想去其实可能是不敢去的地方,爱会给人勇气。因为不管去到哪,因为只要抱着这个人,你就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爱这门学问向来艰深,还好,他们还有漫长的一生,可以慢慢学。
第168章 番外 旅行的意义(四)
苏容现在知道搞艺术的人为什么执着于采风了, 其实采到的并不是风景本身,再好看的风景能有多好看呢?最高清的照片也差不多复原了。采风真正采到的是凌晨吸一口气都觉得肺部清凉的空气,是草叶尖上转瞬即逝的露水,和林飒恰到好处念的那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拉开帐篷, 外面朝霞漫天, 树林中的光线如同实体一般散射开来, 树叶间的天空,水洼中芦苇的气味, 轻轻摇曳的声音,叶子的青色, 和忽然飞出来的一只白色水鸟。也是起风后湖水荡漾的样子,是阿切斯拱门, 红色的岩石映着蔚蓝天空,登上高处,触目所及是赤色岩石的荒原, 寸草不生的孤寂感。车过大峡谷,一天也遇不到一辆车,群山寂静无言。车辆从平顶山之间的蜿蜒路段开过, 两侧都是高耸的平顶山, 千万年堆叠的岩层,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露营点选在一个小山顶,晚霞似锦,眼前的大峡谷如同画卷一般展开,暮色四合, 景象无比壮阔。怪不得都说江南婉约,塞外壮阔,看见这样的风景, 实在是让人心胸都开阔,想不豪迈都难。
所以说采风这词真是好,采的不就是风一样的东西吗?看不见摸不着,像一阵风一样从你心头吹过,只有你能清晰知道那一刻的感受,无法与人分享。稍作描述,就成了作品。
最震撼苏容还是在羚羊彩穴登山,走在狭窄的缝隙间,两侧都是扭曲而逼仄的岩壁,只露出头顶一线狭窄天空,阳光照得红色岩壁无比艳丽,佟晓佳都说要犯幽闭恐惧,苏容却看得话都说不出来。颜色与光影本来是他死穴,再加上流动的线条,从来只有在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