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5

搓着手,这年春太冷了些,哪怕是殿内火盆数个,似乎还是没办法消解那种从骨子里散发的
  寒冷。
  年轻的史官面如缟素,对着空白的卷轴纸张不知从何下手,“解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今年发生的事情,那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皆足以令朝野震惊。
  汉王朱高煦同鞑靼里应外合,实属叛国。
  帝王御驾亲征,悍然抗击敌袭。
  太子殿下把守北平城,守住了军队后勤。
  汉王与赵王联手袭击朝廷命官,致使北平大乱。
  帝千里奔袭,回城救援。
  这一桩桩一件件不管是在何时都是足以留史千年的事迹,竟然都在短时间内爆发,这如何能不让这位刚刚上任的史官感到责任重大?
  解缙低垂着眉眼,那周正的模样似是在认真思索的,而后他对史官的哀叹回应道:自然是如实写。”
  年轻史官哑口无言。
  如实写?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十分艰难。
  帝有三子,这其中两子做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定然让帝王震怒,且这最后的那一桩,却带着足够暧味的色彩。
  工部尚书何玉轩。
  这从来都是让人私底下津津乐道,有着足够八卦欲.望的人物。
  学医出身,有从龙之功,与太子交好,备受帝王恩宠,是盛宠隆恩的人物。
  这么一个人,自然常常渲染着某种嗳味的意味。
  毕竟……
  帝王已有多年为近后宫,除了原本旧邸的三子,再无所出。而何尚书至今都不曾婚娶。
  这写正史的内容,年轻史官定然要再三斟酌,不能如同那些野史那般随意胡来,可要是下笔的内容是真的呢?
  解缙轻笑了声,混不在意地看着年轻史官,耳边是火盆燃烧发出的啪嗒声。
  太静了。
  舂色未至,凌寒犹在。
  “尔等当初入职,难道不曾知道史官的职责?”解缙慢吞吞地说着,双手交叉握在小腹,“下笔为实,便是连帝王也不能更改。我等之责,便是要记住这些真实的画卷,不易一宇,不改一词。倘若万岁不喜,可那终究是实情。谁能彻底抹杀这份实情?去,该写什么就写什么,该留下什么就留下什么,不要忘记你们是我大明的史官,手中记载的是要流传万年的史书。莫要抛却了手中这杆笔!”
  “是!”
  众声交叠在一处,似是要把这安静的春天都唤醒。
  如同相隔数道宫墙之外,正在伏案睡去的良人。
  宫仆安静地在殿内侍立,无人敢打扰那位正昏睡着的大人,就连偶尔的鸟叫都不被允许,连带着呼吸都是极为轻微。
  啪嗒。
  忽而响起了靠近的脚步声,那是帝王而归。
  朱棣看着外面守着的几位内侍,就知道里面的人还没醒。他停下脚步吩咐着些什么,然后才让人轻轻推开了门。殿内地暖扑面而来,一瞬间洗涤了从外面带来的寒冷,但是朱棣没有立刻走近,而是在外间站了会,直到浑身发暖,不再有外面的冷意,这才慢慢地走近那伏案睡着的人。
  何玉轩睡得很安逸。
  桌案上似是摆着一本还未看完的医书,连带着朱笔都搁置在旁,圈圈点点的工作还未完成,那做事的人早就沉沦在睡意中。
  这让刚午朝回来的朱棣露出淡淡的笑意。
  可纵使屋内温度很暖,可何玉轩这么睡久了还是容易不舒服。朱棣走近欲要叫醒何玉轩,就看到他懒懒地嘟哝了句:“你回来了?”
  朱棣眼里的暖意更甚,大手摸了摸何玉轩的侧脸,“醒了?”
  朱棣的声音清清冷冷,在提醒神脑的方而颇有功效,何玉轩趴着闷笑,“便是不醒,你的声音也足以把我叫醒了。”他懒洋洋地闷着自己,却是把朱棣伸过来的手彻底包裹住,不让走了。
  何玉轩的身体在经过西山那一遭后,又有些不行了。
  小黑屋在临走前送了何玉轩一份大礼,好歹是护住了心脉,不然按照常人那种挨冻的法子,怕是第二天就横尸当场了。
  当曰朱棣千里奔袭赶往西山,堪堪救下了何玉轩的小命,而在次日鞑靼大军就被击溃,以朝廷大获全胜告终,彼时抵达的朱高煦率军而来,正好被亲军拿下,押解归来等候帝王处置。
  只事情爆发至今,朱高煦依旧在狱中等候处置,而赵王则是被软禁在府中,无召不得出。帝王就好像忘却了这件事情一般,待班师回朝论功行赏之后,至今都没有处理这件事。
  自然有人想着要为万岁分忧解难,可递上來的折子不是被压着,就是留中不发,仍是无所回应。
  何玉轩慢吞吞地打了个哈欠,暖意依旧让他有些不太清醒,他慢慢地坐直了身子,看着半靠在书桌前的朱棣,忍不住偏头说道:“你难道是打算把我一直软禁在宫中吗?”
  他说得懒散自在,却让殿内守着的几个侍从忍不住抖了抖,压下的头颅更加的低,丝毫不敢抬起。
  朱棣眉峰犀利,几经沙场让他的行事作风总带着难以察觉的血腥,包括这次处理通敌之事,除了两位王爷之外,从上到下所有涉及此事的人一概被撸了个干净。
  该杀的杀!
  丝毫不留任何的余地。
  帝王的血腥残杀一如既往,一旦触犯底线从来都不心慈手软。
  而他欲要温养在皇宫内的娇花,却时不时想要出墙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