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轩还不能这般完整地串联起这条线。
如果一直没有怀疑到胡市梅的话,那怎么都不可能把整条线索串联起来。谁能想到举报的人也为同党?
而对这件事,何玉轩已然厌烦。
不论金忠所欲为何,不论陈水河所厌为何,这错事便是错事,当没有为了争斗拖延的道理。
查到谁便是谁,难道还有辩驳的理由?
朱棣登基后,曾经在京师宴请各位藩王,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后,就各自散去各自当各自的地方王爷,而且朱棣还把大宁赐给了朵颜三卫,这显示了朱棣的大方,也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安抚各个藩王,说明他并无削藩的心思。
可大明朝的藩王不是只有朱棣动过心思想要清君侧,甚至从一开始清君侧就只是个借口,只为了有能够顺利行事的理由罢了。
宁王便是曾经的其中之一,只不过他未成行,后来又被朱棣多方压制,不敢妄动而已。
朱棣慢悠悠地看着何玉轩,“子虚就不怕没有证据?”
何玉轩敛眉,眼里满是笑意:“这便要看万岁了。”
朱棣同何玉轩的视线对上,彼此间都没有退让的打算。
顷刻,朱棣抚掌大笑,那冷意破碎后只余无奈与温和,“子虚怎的知道这个中详情?”
何玉轩的视线落在桌面上,“万岁的性格一贯多疑,便是这些藩王表现得很是安分,臣认为万岁还是会一直派人盯着。若是万岁什么都不曾感觉到,而是任由着这暗流涌动……臣会失望的。”
朱棣勾唇看着何玉轩,漫不经心地说道:“倒也是不担心我听到你的话后,一剑把你给砍了。”这剑指帝王多疑,又言说失望,简直不治他个不敬之罪!
何玉轩是亲眼看过朱棣动剑的,他低眸笑道:“臣是亲眼见过万岁的能耐,自然是不敢胡来。”
朱棣把玩着那几块小小的木块,慢悠悠地说道:“此事我知道了。”
何玉轩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若是万岁真的查出了什么,尤其是陈水河的身份,还望万岁能告知一二。”
朱棣挑眉看着何玉轩,何玉轩看似平静地说道:“臣怀疑他或许同当初举检我父亲的那位陈大人有关。那位陈大人虽然只有独子,可臣向来不曾与人结仇,以陈水河对臣的恨意,除开这个臣不知道缘由,还有……”
朱棣勾唇,似笑非笑地看着何玉轩,“你这久久不来一次,一来便是一大堆事情?”
何玉轩失笑,“还有一件事,是臣家中留有父亲的一个遗物,那是关于造船的各类图纸,臣很好奇这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早前何玉轩把造船图纸算作礼物,如此想来何必如此麻烦,一概丢给帝王去思考吧。
若是当初那件事里头当真有不公,如今两家都各自败落,查出来后能与谁人为敌?
何玉轩的请求,朱棣自然是答应了。
朱棣敛眉,低眉时那笑意倾泻而出,就好似整个人也柔和了起来般:“子虚难得一次有所请求,怎么能不答应呢?”
何玉轩:……
怎么说呢,他突然有种油然而生的后悔,哪怕只有一瞬间。这种看似温柔的压迫,总让何玉轩有些背后毛毛的。
何玉轩出宫的时候,身前是郑和在带着,这位大监对何玉轩的态度向来体贴温和,这让他有点过意不去。
“这路径我都认识,自己走也没关系。”何玉轩慢慢地说道。
郑和轻笑:“何大人,这是礼数问题,您便不要推脱了。”
何玉轩敛眉轻叹,移开视线看着两侧朱墙青瓦,草绿花香,那抹悠然的气息让他一直紧绷着的精神稍稍松缓了下来。
金忠为何一直不肯上报,是有理由的。
——没有证据。
一概没有证据的东西,哪怕有在帝王面前的份量,呈现上去就是诬告。
哪怕何玉轩的猜测再如何的井井有条,可他不再是当初在北平时候的幕僚了。做幕僚的时候,说话做事可以凭推测,毕竟那时候压根就没有时机让你收罗证据,一旦断定得当便可行,然做官不行。
这是走朝廷一途需要遵从的规则,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怀疑而随口诬告,不然与酷吏有何差别?
何玉轩费尽心思要马晗从干船坞顺来那木料同样是如此,哪怕这个点再小,可水楠终究变不成金丝楠,这问题一旦暴露,就有了顺藤摸瓜的理由。
因为这证据再小,同样是证据。这对帝王来说,已然是个足够动手的理由。
何玉轩一直认为,朱棣对这些朝廷的暗流是不可能不知内情的,不论是藩王也好,工部的事态也罢,虽不至于清清楚楚,然那暗流涌动间的端倪,总能捕获一二。
不动,是时机未到。
如今何玉轩给他送上这个时机,这个微小的突破口究竟能不能行……那就不是何玉轩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那箱子图纸会一并送到帝王面前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可是费劲千辛万苦,才把自己在小黑屋写的那堆东西都混杂进去,总能有所帮助。
……
风雨欲来,任谁都能感觉到这说法是如此的贴切。
数日帝王频频调整官员的位置,原是高官,可能一眨眼就突然成为了贬谪的人,这其中锦衣卫的存在可说是非常鲜明。
锦衣卫最开始是太祖时期留下来的,后期朱元璋似是不喜欢这机构,认为其权利过大,后面则
如果一直没有怀疑到胡市梅的话,那怎么都不可能把整条线索串联起来。谁能想到举报的人也为同党?
而对这件事,何玉轩已然厌烦。
不论金忠所欲为何,不论陈水河所厌为何,这错事便是错事,当没有为了争斗拖延的道理。
查到谁便是谁,难道还有辩驳的理由?
朱棣登基后,曾经在京师宴请各位藩王,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后,就各自散去各自当各自的地方王爷,而且朱棣还把大宁赐给了朵颜三卫,这显示了朱棣的大方,也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安抚各个藩王,说明他并无削藩的心思。
可大明朝的藩王不是只有朱棣动过心思想要清君侧,甚至从一开始清君侧就只是个借口,只为了有能够顺利行事的理由罢了。
宁王便是曾经的其中之一,只不过他未成行,后来又被朱棣多方压制,不敢妄动而已。
朱棣慢悠悠地看着何玉轩,“子虚就不怕没有证据?”
何玉轩敛眉,眼里满是笑意:“这便要看万岁了。”
朱棣同何玉轩的视线对上,彼此间都没有退让的打算。
顷刻,朱棣抚掌大笑,那冷意破碎后只余无奈与温和,“子虚怎的知道这个中详情?”
何玉轩的视线落在桌面上,“万岁的性格一贯多疑,便是这些藩王表现得很是安分,臣认为万岁还是会一直派人盯着。若是万岁什么都不曾感觉到,而是任由着这暗流涌动……臣会失望的。”
朱棣勾唇看着何玉轩,漫不经心地说道:“倒也是不担心我听到你的话后,一剑把你给砍了。”这剑指帝王多疑,又言说失望,简直不治他个不敬之罪!
何玉轩是亲眼看过朱棣动剑的,他低眸笑道:“臣是亲眼见过万岁的能耐,自然是不敢胡来。”
朱棣把玩着那几块小小的木块,慢悠悠地说道:“此事我知道了。”
何玉轩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若是万岁真的查出了什么,尤其是陈水河的身份,还望万岁能告知一二。”
朱棣挑眉看着何玉轩,何玉轩看似平静地说道:“臣怀疑他或许同当初举检我父亲的那位陈大人有关。那位陈大人虽然只有独子,可臣向来不曾与人结仇,以陈水河对臣的恨意,除开这个臣不知道缘由,还有……”
朱棣勾唇,似笑非笑地看着何玉轩,“你这久久不来一次,一来便是一大堆事情?”
何玉轩失笑,“还有一件事,是臣家中留有父亲的一个遗物,那是关于造船的各类图纸,臣很好奇这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早前何玉轩把造船图纸算作礼物,如此想来何必如此麻烦,一概丢给帝王去思考吧。
若是当初那件事里头当真有不公,如今两家都各自败落,查出来后能与谁人为敌?
何玉轩的请求,朱棣自然是答应了。
朱棣敛眉,低眉时那笑意倾泻而出,就好似整个人也柔和了起来般:“子虚难得一次有所请求,怎么能不答应呢?”
何玉轩:……
怎么说呢,他突然有种油然而生的后悔,哪怕只有一瞬间。这种看似温柔的压迫,总让何玉轩有些背后毛毛的。
何玉轩出宫的时候,身前是郑和在带着,这位大监对何玉轩的态度向来体贴温和,这让他有点过意不去。
“这路径我都认识,自己走也没关系。”何玉轩慢慢地说道。
郑和轻笑:“何大人,这是礼数问题,您便不要推脱了。”
何玉轩敛眉轻叹,移开视线看着两侧朱墙青瓦,草绿花香,那抹悠然的气息让他一直紧绷着的精神稍稍松缓了下来。
金忠为何一直不肯上报,是有理由的。
——没有证据。
一概没有证据的东西,哪怕有在帝王面前的份量,呈现上去就是诬告。
哪怕何玉轩的猜测再如何的井井有条,可他不再是当初在北平时候的幕僚了。做幕僚的时候,说话做事可以凭推测,毕竟那时候压根就没有时机让你收罗证据,一旦断定得当便可行,然做官不行。
这是走朝廷一途需要遵从的规则,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怀疑而随口诬告,不然与酷吏有何差别?
何玉轩费尽心思要马晗从干船坞顺来那木料同样是如此,哪怕这个点再小,可水楠终究变不成金丝楠,这问题一旦暴露,就有了顺藤摸瓜的理由。
因为这证据再小,同样是证据。这对帝王来说,已然是个足够动手的理由。
何玉轩一直认为,朱棣对这些朝廷的暗流是不可能不知内情的,不论是藩王也好,工部的事态也罢,虽不至于清清楚楚,然那暗流涌动间的端倪,总能捕获一二。
不动,是时机未到。
如今何玉轩给他送上这个时机,这个微小的突破口究竟能不能行……那就不是何玉轩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那箱子图纸会一并送到帝王面前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可是费劲千辛万苦,才把自己在小黑屋写的那堆东西都混杂进去,总能有所帮助。
……
风雨欲来,任谁都能感觉到这说法是如此的贴切。
数日帝王频频调整官员的位置,原是高官,可能一眨眼就突然成为了贬谪的人,这其中锦衣卫的存在可说是非常鲜明。
锦衣卫最开始是太祖时期留下来的,后期朱元璋似是不喜欢这机构,认为其权利过大,后面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