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村里人都说邵大嫂人不实在。拿孩子来威胁,捏住了邵大哥的软肋,先花着,到时候没钱了叫孩子们过来要钱,到底是亲爹,就不相信邵大哥还能真不管孩子,这是一石二鸟。
  大部分人都感慨邵大嫂目光短浅,如今大牛村欣欣向荣,又能卖菜又能卖粮。还能找些零散的活儿干。比过去多赚三倍不止。
  他们家跟邵坤有一层关系,何愁不能富贵,偏偏过去骗钱。就邵坤那样的性子能惯得了她,结果丢了西瓜捡个芝麻。
  二十两银子听着多,可实际上花不了几年了。到时候一个被休的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邵大哥晚上来找邵坤,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小布包,里头零零散散的有五两银子:“是我段时间的积攒,你先拿着,剩下的我也慢慢想办法。”媳妇做出等不要脸的事儿,他也无颜面对邵坤。简单说了几句就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第129章 书院
  这事儿都不用邵坤关注,村子里不少人盯着呢。都在指责邵大嫂好日子烧的,非要弄种事儿,连带着邵母和邵大哥都跟着抬不起头来。
  她觉得二十两银子挺多的,还能拿捏着孩子一直挟持邵大哥。但事情却并不如她预想的那样。
  她回娘家没说被休,但村子里都知道了,哪里还能容得下她。
  附近的村里也都指望着邵坤过活呢,得罪了他,将来不收他们的菜了怎么办,邵大嫂手脚不检点,连累的哥嫂家的孩子都不好说亲。
  娘家把她赶出去,邵大嫂仗着手里有钱就想在娘家的村里租个房子。结果人家一听是她要租,宁可空着也不租给她。
  甚至还说了点歪风邪话。她成亲这么多年孩子都有俩了,邵家分家她主事儿,婆婆也不事儿多,在乡下看来是绝好的姻缘了,还不知足。
  邵大嫂在大牛村没受气,在娘家村里都补回来了!甚至还有人泼水,让她要走远点走,别连累了他们村姑娘的名声。
  给她气的够呛,孩子们也跟着哭。
  一哭可不得了,大伙儿又注意到孩子了。男丁在乡下十分金贵,她拐走邵家的金孙,回头邵家反应过来有她受的,一群人在那又骂又讽刺的。
  邵大嫂的娘家直接套车给两个孩子给送回去了,还警告她别总闹事儿。邵家虽然脾气好但也有底线,她要是样作下去,回头惹恼了大牛村连带着他们都要跟着受牵连。
  但娘家也没有做绝,让她揣着二十两银子节省一点花,等过几年大伙儿把事儿忘得差不多了,再找个人成亲,务必远点嫁着,不然没人敢要她。
  当天晚上孩子就回来了。
  邵大嫂的娘家看见邵大哥倒不像是大家预料的那样剑拔弩张,反倒是颇有些抱歉,还说俩人过不下去是缘分到了,邵大哥年纪轻轻的不可能不再找,只希望将来再找对前面的孩子好点。
  邵大哥无论对邵大嫂多少怨恨,但孩子毕竟是他的,立刻答应了。
  结果前脚岳丈家走了,后脚媒人就上门,说手里有两三个好对象给他挑,其中还有一个是没成过亲的大闺女。
  大牛村的男人能挣钱,邵大哥跟邵坤是亲戚,在旁人看来就是最好的成亲人选。
  邵大哥把媒婆打发了,刚休妻被折腾的有点心灰意冷,暂时不想找。
  但所有人都知道就是早晚的事儿。
  还暗骂邵大嫂为了二十两银子给新人腾地方,目光短浅……
  邵坤对事儿倒是没有评价,他眼下还有另外一桩事儿要忙活。
  师父姜安民找上他道:“我们办学,你出点钱。”邵坤现在的粮铺和果蔬铺还有美食城都很火,想来也不少赚。
  姜安民要推广寒门学子读书的事儿,本是一桩利国安民的好事儿。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推不动。
  他虽官职不小但俸禄不高。就是全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不得不出来化缘,可是那些商家被邵记挤压的不轻。办县学希望他们出钱,顿时来了主意,希望上头出面制裁邵记,这样愿意多出一些钱。
  这种事儿姜安民是不肯的,邵坤可是他唯一的一个入室弟子,又没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怎么好用官职出来制裁呢?结果些人耍无赖,意思是不制裁邵坤,一文钱都不会出。
  弄的姜安民直上火。
  找上邵坤,希望他能出点钱,别的再用县里的税收顶一阵,先把寒门学子入学的事儿推广下去。
  邵坤听明白缘由,道:“既然别人不肯出,那银子我包了。”直接拿了五千两。
  姜安民最近为事儿愁眉不展,本以为邵坤能拿出五百两就行。没想到邵坤却十分支持,一下子就拿出五千两银子,够他赚多少的。
  为天下寒门学子么大公无私,这份情操多少人都比不上。
  姜安民犯愁的事儿突然迎刃而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有了五千两银子,够盖校舍,买笔墨书本了。
  邵坤道:“就一点小小的要求,在校舍上写明是邵记提供的就行。”邵坤可不像是群人么短视。
  姜安民早在几十年前就是状元出身,是有真才学的。寒门学子能有样一个便利学习的机会,一定会如饥似渴的学。将来若真的有一个两个考上科举,也算是一份情。
  人生在世,要么图名,要么图利!
  他这辈子是没啥大的野心,但是可以给儿子将来搭桥铺路结善缘。
  这些对姜安民来讲都是小事儿,答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