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每次上门之后,卫舟便也明白了。
他深思熟虑后对郑蕴道:“我并不是为了谁,只是想实现自我价值。”
因有过一段被踢足球的经历,卫舟养成了寻找自我价值的习惯,好似若体现不了价值便必遭抛弃,这是他的病根,无药可医。
“我幼年时,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期待和喜爱是不是就因为自己无用。”卫舟想起卫六:“若是小六能如他二兄一般,是不是被送出家门的就不是他。”因为有同样的被嫌弃的经历,他在接收小六记忆后,特别有共情,因而才能接受这个身份接受的那么快。
郑蕴想说什么,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说起小六,郑家也是薄待了他。
卫舟甩开那些复杂阴郁的坏心情,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能拿出压箱底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变卖一两样留在手里也无用的东西呢,若是日后我缺钱,难道你会不愿意想办法?!”
郑蕴自然道:“我定是愿意的。”
卫舟便道:“那不就是了么,咱们来考试,是两个人一起考,又不是只你一个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么?郑蕴仿佛思索着什么,豁然开朗的笑了:“好。”日后自是一家人,咱们既然同舟共济,钱财这些身外之物确实不该分出个你我来。
见郑蕴想通了,卫舟这才敢把心思挪一挪,一边复习着,一边和杨文晏讨论些烧玻璃的事宜。
杨文晏的身份在东都不算什么但他大哥很是能干,又有生母留下的嫁妆,对比卫舟就是个巨富了。
他是个急性子,得了卫舟的方子,立刻便找了一队匠人,在东都自然找不到成熟的玻璃匠人,他找的匠人里有泥瓦工、烧炭工、陶瓷工,但凡是需要用到火烧的,能找到的他都找来了。
“可惜兵器受管制,那些匠人都由工部统管,不然我定要找个铁匠来。”杨对自己的队伍还不是很满意。
卫舟道:“先看温度,能不能烧出琉璃化,再一点点改善配方。”他恍惚记得,古代东西方的玻璃是不一样的,因为加了不同的材质。
他还把自己做肥皂时用来记录配方数据的方法给杨文晏看:“你看这表格,写明每一种材料的比例,温度也一并写上,这样就能得出最佳配方了。”
杨公子挑眉:“你这是又要卖我方子了?”这套实验数据就是香皂数据本身,等同于是把香皂配方也传给他了。
卫舟摇头:“这个方子已是给我....我弟弟三郎,三郎凭这个做买卖,我却不好把方子卖给你。你若是想做,便自己做吧。”
杨文晏便道:“你觉得这方子我做不出来?你就不怕若是我也做这门营生,你那弟弟就没有生意可做啦。”
卫舟笑道:“一个东都一个江南,隔着道呢,便是你们二人竭尽全力,又能吃得了天下几分香皂生意?”他是巴不得杨文晏在东都也能开个香皂铺子。
谁也不知道郑莯那香皂铺子有多挣钱,挣钱道他三年不敢离开彭蠡,实在太打眼了。
若是能有一个人分担一部分活力,那人还是个有钱有权的世家子,那想必眼红郑莯的人也能少一些。
何况他给杨文晏的只是最开始做香皂的第一手方子,如今郑莯铺子里卖的早就升级换代了,都是有不同香味不同功能的美容圣品。
杨文晏摇着卫舟送的一把山水图扇子,在春天的凉风里将风度刷的满满的:“行,我承你这个情。”
此后杨公子上门就少了,到快春闱前,更是怕打扰卫舟,一次也没过来。
春闱时,两人考试科目不同,考场也很不相同。
卫舟考试的内容基本和县试差不多,只是题型更深奥了些,最后还加了几道经义题,考文化水平。
来到大城市的卫舟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愣是等一大半人交了卷才跟着慢悠悠站起来交卷,但是他这么磨蹭,在约定好的汇合处,却也没见到郑蕴。
等了许久,才有相熟的又有门路消息的学子过来告诉他,主考官为礼部侍郎今日竟然特地去尚书省礼部南院贡院(考场)现场查看明经、进士两科举子,更更巧合的是,其中有几位才华出众的举子试卷吸引住了这位主考官,礼部侍郎不仅当场交他们作诗考察才情,还要带他们去面圣。
多么荣耀,多么好运,把这消息告诉卫舟的学子眼睛里的艳羡都要装不下啦。
卫舟思忖着以郑蕴的才学,不能现在还没交卷,他必然是被考官带着面圣去啦。
因着手机里早早写了郑蕴中状元的事,卫舟便没有迟疑,喜滋滋的回家去了。
他回家后先做了些容易入口的吃食,叫车夫仍把马车赶回去,在考场外候着,吃食给车夫带着,一部分车夫自己吃,一部分让他接到郑蕴后给郑蕴吃。
卫舟在家里烧了热水,先简单洗漱一番,然后接着做吃食,这就是热菜汤品点心都有了,保证未来的状元,回到家来就能好吃好喝好洗好睡。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上。
郑蕴很晚很晚才回来,醉醺醺的。
他醉了后,不会拉着人诉说往事,也不会又哭又笑的闹腾人,他就那么倚着,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不去闻那满身的酒味,都不能看出这是喝醉了。
卫舟拿热毛巾给他擦拭一番,又端着汤哄着他喝了半碗,又找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忙活到大半夜,累得够呛。
偏偏这过程中
他深思熟虑后对郑蕴道:“我并不是为了谁,只是想实现自我价值。”
因有过一段被踢足球的经历,卫舟养成了寻找自我价值的习惯,好似若体现不了价值便必遭抛弃,这是他的病根,无药可医。
“我幼年时,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期待和喜爱是不是就因为自己无用。”卫舟想起卫六:“若是小六能如他二兄一般,是不是被送出家门的就不是他。”因为有同样的被嫌弃的经历,他在接收小六记忆后,特别有共情,因而才能接受这个身份接受的那么快。
郑蕴想说什么,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说起小六,郑家也是薄待了他。
卫舟甩开那些复杂阴郁的坏心情,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能拿出压箱底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变卖一两样留在手里也无用的东西呢,若是日后我缺钱,难道你会不愿意想办法?!”
郑蕴自然道:“我定是愿意的。”
卫舟便道:“那不就是了么,咱们来考试,是两个人一起考,又不是只你一个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么?郑蕴仿佛思索着什么,豁然开朗的笑了:“好。”日后自是一家人,咱们既然同舟共济,钱财这些身外之物确实不该分出个你我来。
见郑蕴想通了,卫舟这才敢把心思挪一挪,一边复习着,一边和杨文晏讨论些烧玻璃的事宜。
杨文晏的身份在东都不算什么但他大哥很是能干,又有生母留下的嫁妆,对比卫舟就是个巨富了。
他是个急性子,得了卫舟的方子,立刻便找了一队匠人,在东都自然找不到成熟的玻璃匠人,他找的匠人里有泥瓦工、烧炭工、陶瓷工,但凡是需要用到火烧的,能找到的他都找来了。
“可惜兵器受管制,那些匠人都由工部统管,不然我定要找个铁匠来。”杨对自己的队伍还不是很满意。
卫舟道:“先看温度,能不能烧出琉璃化,再一点点改善配方。”他恍惚记得,古代东西方的玻璃是不一样的,因为加了不同的材质。
他还把自己做肥皂时用来记录配方数据的方法给杨文晏看:“你看这表格,写明每一种材料的比例,温度也一并写上,这样就能得出最佳配方了。”
杨公子挑眉:“你这是又要卖我方子了?”这套实验数据就是香皂数据本身,等同于是把香皂配方也传给他了。
卫舟摇头:“这个方子已是给我....我弟弟三郎,三郎凭这个做买卖,我却不好把方子卖给你。你若是想做,便自己做吧。”
杨文晏便道:“你觉得这方子我做不出来?你就不怕若是我也做这门营生,你那弟弟就没有生意可做啦。”
卫舟笑道:“一个东都一个江南,隔着道呢,便是你们二人竭尽全力,又能吃得了天下几分香皂生意?”他是巴不得杨文晏在东都也能开个香皂铺子。
谁也不知道郑莯那香皂铺子有多挣钱,挣钱道他三年不敢离开彭蠡,实在太打眼了。
若是能有一个人分担一部分活力,那人还是个有钱有权的世家子,那想必眼红郑莯的人也能少一些。
何况他给杨文晏的只是最开始做香皂的第一手方子,如今郑莯铺子里卖的早就升级换代了,都是有不同香味不同功能的美容圣品。
杨文晏摇着卫舟送的一把山水图扇子,在春天的凉风里将风度刷的满满的:“行,我承你这个情。”
此后杨公子上门就少了,到快春闱前,更是怕打扰卫舟,一次也没过来。
春闱时,两人考试科目不同,考场也很不相同。
卫舟考试的内容基本和县试差不多,只是题型更深奥了些,最后还加了几道经义题,考文化水平。
来到大城市的卫舟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愣是等一大半人交了卷才跟着慢悠悠站起来交卷,但是他这么磨蹭,在约定好的汇合处,却也没见到郑蕴。
等了许久,才有相熟的又有门路消息的学子过来告诉他,主考官为礼部侍郎今日竟然特地去尚书省礼部南院贡院(考场)现场查看明经、进士两科举子,更更巧合的是,其中有几位才华出众的举子试卷吸引住了这位主考官,礼部侍郎不仅当场交他们作诗考察才情,还要带他们去面圣。
多么荣耀,多么好运,把这消息告诉卫舟的学子眼睛里的艳羡都要装不下啦。
卫舟思忖着以郑蕴的才学,不能现在还没交卷,他必然是被考官带着面圣去啦。
因着手机里早早写了郑蕴中状元的事,卫舟便没有迟疑,喜滋滋的回家去了。
他回家后先做了些容易入口的吃食,叫车夫仍把马车赶回去,在考场外候着,吃食给车夫带着,一部分车夫自己吃,一部分让他接到郑蕴后给郑蕴吃。
卫舟在家里烧了热水,先简单洗漱一番,然后接着做吃食,这就是热菜汤品点心都有了,保证未来的状元,回到家来就能好吃好喝好洗好睡。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上。
郑蕴很晚很晚才回来,醉醺醺的。
他醉了后,不会拉着人诉说往事,也不会又哭又笑的闹腾人,他就那么倚着,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不去闻那满身的酒味,都不能看出这是喝醉了。
卫舟拿热毛巾给他擦拭一番,又端着汤哄着他喝了半碗,又找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忙活到大半夜,累得够呛。
偏偏这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