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又说,才把卫青宁的害怕打消,傅居言也想通了,宁家人总归不会对他不好,他只要努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不要出错,就对了。
宁府不是个让人失望的地方,傅居言一进宁府家门,虽然还没见人,就喜欢上了。
府邸的建造大气纯朴,下人寥寥,也许是因为正值午后,人们都在午憩。
没有欢声鼓舞,没有红灯结彩,仿佛今天和往日一样,只是平常的一天。
而全部等在客厅里的人,显出了主人家的真诚和重视。
这样的方式,让傅居言很喜欢、很放松。
老爷子三人见了他,和宁戟一样,都恍惚了一瞬,傅居言猜想,也许,他的相貌和那位已经故去的侯夫人有些许相似之处,又或者,是和老侯爷的外孙,那位英年早逝的先代皇帝相似也说不定。
直到这一刻,傅居言才清楚的意识到了血脉的力量。
宁府众人待他们很好,傅居言想象中热泪盈眶狗血淋头的种种认亲方式都没有,老侯爷只简单吩咐了几句,交代他们收拾妥当之后去书房找他,就离场了。
温婉大方的谢夫人热情地介绍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院落,而帝师,这位傅居言名义上的父亲,更是不着边际捉着卫青宁问了几句简单诗词条目就离开了,期间只和傅居言夫夫说了一句话,“这小家伙要进国子监,就看你们两个了。”
傅居言和葛正修张二摸不着头脑,谢夫人颇有些尴尬地解惑,“你父亲素来好文,听闻你在华曲的时候,多次赠书于洪起学院,那院长宫老先生曾书信说过几次,你父亲他,比较上心。”
傅居言懂了,这很好理解,一个喜欢的东西,别人有我却没有,别人还几次三番来炫耀,是人就不开心。
于是三人收拾妥当后,傅居言马上找出了了几本书交给了他娘,交了卫青宁的书费钱。
卫青宁一听真能去国子监,也不蔫了,甚至因为宁千持帝师的身份,一见了这位高风亮节仙风道骨的文人儒士,两只大眼睛就放光。
这可比他小爹和父亲的半吊子水平高明多了。
因此野了半月有余的心又收了回来,为了能给这位外祖父留下好印象,小家伙每天都在卯足了劲儿的学。
傅居言也不用担心他因为没有伙伴而寂寞了。
初来乍到,傅居言和葛正修都不敢轻易使用空间,因此来的时候,马车上装了不少东西,收拾起来也费了一点时间。
说到这里,傅居言本来以为刚进府的时候,没有看到几个下人是因为大家都在休息,这会儿才知道人家本来下人就不多,宁府信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论,所以主子们的一切日常都基本要自己来打点,除了庭院里扫地、浇花这类的下人,像收拾屋子,整理床铺等,都得他们自己来。
宁戟来叫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刚把东西归整好。
宁戟笑看着他们累得满头汗的样子,道:“爷爷不喜欢府里养太多下人,你们要实在适应不了,等过几日,自去买上几个可靠的下人。”
葛正修道:“不了,老候……外祖父喜好清净,我们这院子离他老人家不远,太过叨扰就是我们的不是了。”
宁戟握拳捶了他肩膀一下,“这样客气干什么?你们既然来了我宁府,就是宁府的一份子,就拿这里当自己家!什么祖父不祖父的,就叫外公。你这话叫他老人家听了,免不了棍棒伺候你一顿。”
傅居言笑了笑,“嗯,大哥,找我们什么事?”
宁戟这才严肃起来,“爷爷在书房等你们,宫里来了人,要你们进京一趟。”
葛正修问:“现在?”
“即刻,马上。”
傅居言两人都有些忐忑,虽然说天下至高之位上坐着的,算是两人最亲密的人,但先前的一面,毕竟是在外面见的,如今就要走近那座庄严的宫殿,心里不紧张是假的。
宁戟见状安慰道:“不用害怕,只是见一面,聊聊家话而已。居言你毕竟……皇上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毕竟从小接触官场,熟知套路,“况且你夫妇二人如今的情况,皇上越是重视你们,某些屑小才会歇了自己的小心思。”
两人这才有些放松。
到了书房,除了老侯爷,还有一位据说是宫里来的,此时正在与老侯爷寒暄。
那位宫里人居然不是傅居言以为的太监,而是一位面白肤腻的哥儿,这位给皇帝传话的首先看见了他们,起身行了一礼,这才说出此行的目的,不外乎是宁戟告诉他们的那些。
老侯爷见了他们,依旧话不多,只吩咐他们把卫青宁也叫来,傅居言他们又把在他们自己的院子里埋头练字的卫青宁挖出来,这才随两人坐轿一路北行,约莫半个多时辰,才到了皇宫。
此时已近黄昏,京都有夜市,宽敞平净的大道两旁,时不时有叫卖声传来,远处繁华处,已经有秦楼楚馆点亮了烛火,准备开张迎客,宁府的马车一路向前,已经将这片繁华抛在了身后。
立于几人面前的,是威严堂皇的东陵皇宫。
傅居言前世也见识了不少古皇宫的遗址,有保存的极为完整的,其沉肃巍峨扑面而来,却没有一次,能给他如今这样的震撼感。
卫青宁下意识攥紧了他小爹和父亲的手,这样的一座庞然大物,已经超过他的认知范围了。
他们一下轿,就有宫里宦官迎上来,声音不似想象中
宁府不是个让人失望的地方,傅居言一进宁府家门,虽然还没见人,就喜欢上了。
府邸的建造大气纯朴,下人寥寥,也许是因为正值午后,人们都在午憩。
没有欢声鼓舞,没有红灯结彩,仿佛今天和往日一样,只是平常的一天。
而全部等在客厅里的人,显出了主人家的真诚和重视。
这样的方式,让傅居言很喜欢、很放松。
老爷子三人见了他,和宁戟一样,都恍惚了一瞬,傅居言猜想,也许,他的相貌和那位已经故去的侯夫人有些许相似之处,又或者,是和老侯爷的外孙,那位英年早逝的先代皇帝相似也说不定。
直到这一刻,傅居言才清楚的意识到了血脉的力量。
宁府众人待他们很好,傅居言想象中热泪盈眶狗血淋头的种种认亲方式都没有,老侯爷只简单吩咐了几句,交代他们收拾妥当之后去书房找他,就离场了。
温婉大方的谢夫人热情地介绍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院落,而帝师,这位傅居言名义上的父亲,更是不着边际捉着卫青宁问了几句简单诗词条目就离开了,期间只和傅居言夫夫说了一句话,“这小家伙要进国子监,就看你们两个了。”
傅居言和葛正修张二摸不着头脑,谢夫人颇有些尴尬地解惑,“你父亲素来好文,听闻你在华曲的时候,多次赠书于洪起学院,那院长宫老先生曾书信说过几次,你父亲他,比较上心。”
傅居言懂了,这很好理解,一个喜欢的东西,别人有我却没有,别人还几次三番来炫耀,是人就不开心。
于是三人收拾妥当后,傅居言马上找出了了几本书交给了他娘,交了卫青宁的书费钱。
卫青宁一听真能去国子监,也不蔫了,甚至因为宁千持帝师的身份,一见了这位高风亮节仙风道骨的文人儒士,两只大眼睛就放光。
这可比他小爹和父亲的半吊子水平高明多了。
因此野了半月有余的心又收了回来,为了能给这位外祖父留下好印象,小家伙每天都在卯足了劲儿的学。
傅居言也不用担心他因为没有伙伴而寂寞了。
初来乍到,傅居言和葛正修都不敢轻易使用空间,因此来的时候,马车上装了不少东西,收拾起来也费了一点时间。
说到这里,傅居言本来以为刚进府的时候,没有看到几个下人是因为大家都在休息,这会儿才知道人家本来下人就不多,宁府信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论,所以主子们的一切日常都基本要自己来打点,除了庭院里扫地、浇花这类的下人,像收拾屋子,整理床铺等,都得他们自己来。
宁戟来叫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刚把东西归整好。
宁戟笑看着他们累得满头汗的样子,道:“爷爷不喜欢府里养太多下人,你们要实在适应不了,等过几日,自去买上几个可靠的下人。”
葛正修道:“不了,老候……外祖父喜好清净,我们这院子离他老人家不远,太过叨扰就是我们的不是了。”
宁戟握拳捶了他肩膀一下,“这样客气干什么?你们既然来了我宁府,就是宁府的一份子,就拿这里当自己家!什么祖父不祖父的,就叫外公。你这话叫他老人家听了,免不了棍棒伺候你一顿。”
傅居言笑了笑,“嗯,大哥,找我们什么事?”
宁戟这才严肃起来,“爷爷在书房等你们,宫里来了人,要你们进京一趟。”
葛正修问:“现在?”
“即刻,马上。”
傅居言两人都有些忐忑,虽然说天下至高之位上坐着的,算是两人最亲密的人,但先前的一面,毕竟是在外面见的,如今就要走近那座庄严的宫殿,心里不紧张是假的。
宁戟见状安慰道:“不用害怕,只是见一面,聊聊家话而已。居言你毕竟……皇上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毕竟从小接触官场,熟知套路,“况且你夫妇二人如今的情况,皇上越是重视你们,某些屑小才会歇了自己的小心思。”
两人这才有些放松。
到了书房,除了老侯爷,还有一位据说是宫里来的,此时正在与老侯爷寒暄。
那位宫里人居然不是傅居言以为的太监,而是一位面白肤腻的哥儿,这位给皇帝传话的首先看见了他们,起身行了一礼,这才说出此行的目的,不外乎是宁戟告诉他们的那些。
老侯爷见了他们,依旧话不多,只吩咐他们把卫青宁也叫来,傅居言他们又把在他们自己的院子里埋头练字的卫青宁挖出来,这才随两人坐轿一路北行,约莫半个多时辰,才到了皇宫。
此时已近黄昏,京都有夜市,宽敞平净的大道两旁,时不时有叫卖声传来,远处繁华处,已经有秦楼楚馆点亮了烛火,准备开张迎客,宁府的马车一路向前,已经将这片繁华抛在了身后。
立于几人面前的,是威严堂皇的东陵皇宫。
傅居言前世也见识了不少古皇宫的遗址,有保存的极为完整的,其沉肃巍峨扑面而来,却没有一次,能给他如今这样的震撼感。
卫青宁下意识攥紧了他小爹和父亲的手,这样的一座庞然大物,已经超过他的认知范围了。
他们一下轿,就有宫里宦官迎上来,声音不似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