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时候正带着人在外围种荆棘。
  他现在彻底辞了账房的差事,且收夏茶的时间已经错过,立秋至处暑的暑茶还有一段时间,索性便回了林家村,专心打理山头。
  木木和二木在大伯那里听课,林父林母去照料家里得小菜园了,家里赵时悦正在和赵娘子看着小四木翻身,三木在一旁加油。
  赵时悦看着两兄弟,笑着对赵娘子说:“看四木多有劲儿,刚生下来时瘦瘦小小的,真是多亏了你。”
  赵娘子温柔拿开四木塞进嘴里的小手,说道:“哪有你说的那样,再说我一个也是带,两个也是带。”
  赵时悦又问道:“妹夫写信说要回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
  赵娘子面露愁色道:“快了,这次出去才知道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钱都亏了进去。说来还要多谢悦哥,幸好有你这里的进项,不然等相公回来怕是要节衣缩食了。”
  赵时悦本想问问她,妹夫回来后,她会不会回去?但想到年初就呆在县城,没看过几次孩子得二弟妹两人。
  ‘哎……,算了,到时候再说吧。’赵时悦心里叹口气想。
  此时艾晓雅并不知道大哥夫的烦心事,当然即使知道也没心情理会,她自己还烦着呢。
  这古代怎么就没人搞房地产呢,买个铺子就这么难。
  她往牙行跑了十几趟,又在县城打听了好几圈,只有靠近城墙有间四平米左右的早点铺要卖,而且少了三百两还不行。
  其实她也不想想,古时候的铺子又不像现代的门面,只有四十年产权,那是可以当做祖产,父传子,子再传孙的,没事谁卖啊。
  艾晓雅无法,只得暂时放弃火锅店生意,守着林方明写《石头记》。
  好在林方明终于构思好,开始下笔,可惜过程不顺利,写了几笔觉得不对,又重新开始,反反复复写了一个月,至今还在修改第一回 。


第二十一章
  若说这段时间谁最寂寞,莫过于林方启,他在想父亲怎么就没把自己生得优秀一点呢,这样院试就能考好一些,和旭哥儿去府学了,继续做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现在只能自己一个人上下学,以前还能经常去旭哥儿家混晚饭,再逗逗三木,现在是去不成了。
  先不说跟二堂哥关系不是很好,二堂哥似乎也忙得很,上次去的时候他不知道在书房写什么,披头散发,抓耳挠腮的。
  当林方德八月初带着母亲去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回村后,林方启便整个人都活跃了起来,很快适应了县学生活。
  原来是因为他舅母给他说的婚事谈好了,中秋的时候就去下定,林母那天来县城就是为了采买下定的东西。
  他舅父在淮安府清河县任县丞,他未来夫郎是清河县主簿的大哥儿,林母告诉他,据舅母说是个沉稳明理的小哥儿。
  林方启现在满心都是自己那沉稳明理的哥儿,哪还想的起林方旭这个曾经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而林方旭还不知道他的好兄弟已经重色轻友地忘了他,他此时正在前世的师爷,今生的学兄家里喝茶。
  说来也是缘分,沈茂租的小院就在他租的不远处,两人上下学遇到过几次,也许学霸身上都有种独特的气质,一个新生魁首,一个老生首席,就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
  林方旭看着沈茂那过于正直的脸,眉眼与沈京有些相似,两人其实是同父兄弟。
  沈家太爷当时为了攀上董家,让自己大儿子娶了董阁老庶孙女,嫡长子沈京的出世算是完成了这场政治联姻,沈大老爷自觉为家族尽了义务,带着青梅竹马的妾室去外地任职了,第二年和妾室生下了沈茂。
  两兄弟的出身注定了他们不能和睦相处,一个自信骄傲,心眼又不大,一个因为父亲的不管不顾,对嫡兄居然抱有愧疚之情,处处忍让。
  这些都是上一世沈茂成了他的师爷后知道的,此时沈茂正顶着一张正直的方脸说道:“林贤弟以后不要总是这般客套,以后唤我表字大荣即可,说来还不知贤弟有没有表字?”
  林方旭回过神道:“参加县试前,师父就为我取了表字,为东升。”
  林方旭说完,见他面色扭曲,幽幽道:“大荣兄想笑就笑吧。”
  沈荣实在忍不住笑道:“旭日东升,许先生想来是对东升贤弟期望很高啊,哈哈哈……”
  林方旭想到许先生为他取好表字后愉悦的表情,一脸无奈道:“大荣兄,可否不要再说了。”
  现代人受很多电视剧和小说影响,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古人中了秀才以后,有钱的就每天郊游参加诗会,没钱的还可以在同福客栈当当账房,谈谈恋爱。
  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林方旭入了府学后,每月只有三天休息日,除了要继续学习的四书五经外,礼、射、书、数四科,也是必须要学好的,课业极其繁重。
  当然你只要每月去报道了,翘课也是没人管的,但必须参加每月初一、十五的小考,每季还有大考,若是每季大考连续垫底,就会被降级甚至除名,到时候你就只能等着下一次县试,再从头考起,估计没有哪个生员丢得起这个人。
  在九月末,在林方旭参加了这一世的第一次府学季考,并取得府学第一的时候,林方勤夫夫炒制秋茶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当林方勤将炒好的茶叶给岳父送去的时,岳父岳姆似乎正在为什么事情烦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