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
薛斐大概是被他一句“没什么心机”这种虚伪至极的形容恶心了一下,定定望着他一双含笑的眼半晌,这才缓缓道了句:“必然会尽力而为。”
方得寸进尺完了的大将军听罢回答也没有立马抽身,而是继续盯着这双过分冷静的眸子,直到对方忍不住先一步移开视线才轻笑一声坐回原位,又将话题岔开:“也不知这次赵墉的案子能得个什么结果。”
凉薄的微风忽地看上了祝临的头发,十分霸道地近前来宣示主权,与之缠缠绵绵地你侬我侬了会,扰得他被乌黑的发丝挡着视线看不清薛斐的脸色,只能摸瞎听到对方不带多少感情的话语:“赵墉的罪行按我朝律例是可以在西漠就斩首的,但陛下却执意要下旨让你将他押送回京,这本就已经是一种袒护。能得到这种结果,那位赵婕妤想是也费了不少的功夫。所以我猜,赵墉怕是也死不了了,最多判个流放。不过想来凭赵家人的本事……”
叛国之罪,在这宽厚仁慈的楚国,竟连流放都还要斟酌。
言语顿在了这处,两人许是都觉得荒谬得不知还能说什么好,只得任沉默肆虐。
祝临有些烦躁地将乱了的发丝拨弄几下,十分敷衍地顺到一边,渐渐出了神。
薛斐一动不动地坐了会儿,似是觉得这样的气氛过于沉重,思索片刻决定再说些别的:“我忽然想起,你上次回信时似乎提到了平陵王?”
祝临还在兀自思索赵墉的事儿,没有即刻回应,过了些时候才回过神,有些迟缓地答道:“啊……哦是,我提他是因为……觉得这人很是奇怪。正儿八经一个郡王,放着闲散日子不过,跑去南疆跟我们受了快一年的苦,一直到我回京了才不情不愿回了封地。若说他是去尽忠报国的,他也没怎么掺合过战事。若说他是存了不当的心思想要拿到南疆驻军的军权……也不太像。”
薛斐听他十分认真地将满腹狐疑细细分析了一遍,一时竟有些犹豫该不该将真相说出来,直到对上他疑惑得不似作假的目光后才有些艰难地开口:“我觉得,他是为了你去的。”
“为了我?”祝临短暂地抛开自己的狐疑,十分纨绔地一挑眉,“我在南疆带兵打仗几乎算得上是朝不保夕,他图我点什么?难道图我的美色不成?”
薛斐眼都不眨地盯了眼前这只凭借没皮没脸的功力撞上死耗子的瞎猫一会儿,直盯得这只猫毛都要炸起来了才叹了口气,情绪晦涩地道:“也不是没这种可能。平陵王他……是个断袖。”
☆、宫宴
平陵王萧岘早十年前在京城当三皇子的时候还没断袖,可自打去了封地,进府的男宠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定安帝膝下出了这么个“伤风败俗”的不肖子孙,自然是气了个够呛,多次约束不成,只好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勒令他不许再踏进京城半步。
这事闹的沸沸扬扬之时祝临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子,便是比同龄人聪慧些,也聪慧不到此等方面。而真待祝临稍微大些后,祝公碍于世家体面也极其忌讳让儿子接触这些,由是,祝临从前竟当真对平陵王的断袖之名一无所知。
但如今虽说知道了,于这位大少爷其实也无甚区别,只是略微觉得有些新奇。虽说此前平陵王在他身边晃悠了一年多,可他也没吃什么亏,反倒是那位跟着南疆驻军一起过了许久的苦日子。如此折算,祝临心里倒更是没了芥蒂,很快便将这事抛于脑后,安心去参加老皇帝安排的宫宴。
定安帝大概是对祝临的归来期待已久,毕竟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堵住御史台那些不懂事的老古板的嘴大办宴席一回,早早就为这次宫宴做足了准备。
饶是祝临再怎么对本朝贪图享乐的不良风气看不过眼,他也不得不承认皇帝的宴会办得十分体面,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此次给官员们供的酒是江南进贡的,不知是工艺出巧还是原料稀奇,入口辛辣之余不乏清新的甜香,但便是伴着轻微的酸甘也难以抵消它的烈,劲头挺足。吃食由御厨负责惯了,老皇帝也怕让贼人钻了空子不肯轻易换,虽不出彩,倒也还中规中矩不至于出纰漏。定安帝是个爱热闹的,好不容易有充足的理由办场宫宴,也不愿意只是小范围地乐乐,正巧皇子们和京中的公子哥儿们也多半到了适婚年纪,便顺水推舟地将各家夫人小姐们都给放进了宫里,莺莺燕燕的脂粉味好不呛人。
皇帝入了座没多久便搂着身侧貌美如花的妃子咬起了耳朵,时不时还能见那位娘娘红着脸抬手在九五至尊胸口轻轻敲一下,然后便有娇俏的笑声传来。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朝中官员们也不怎么拘束,一个个相互敬酒敬得欢。半醉不醉后的大人们则撑在桌上欣赏着舞女曼妙的舞姿,胆子大一点的甚至毫不掩饰自己靓丽衣冠下的禽兽之心,一双眼睛都在姑娘们某些部位打起了转。
这场宫宴名义上是给祝临接风洗尘,但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明白接风洗尘只不过是个时机正好的借口,因而这位不喜应酬的大将军也没被当成重点对象劝酒,这一点倒是让祝公子本人甚为满意。他是不乐意扎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中间的,甚至舞女们的形容落在他眼中都是一种有伤风化的折磨。显然薛大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两人凑了个对,趁着宴席上气氛正酣,离了座位勾着肩站一块斗起了酒。
这俩幼时便相识,
薛斐大概是被他一句“没什么心机”这种虚伪至极的形容恶心了一下,定定望着他一双含笑的眼半晌,这才缓缓道了句:“必然会尽力而为。”
方得寸进尺完了的大将军听罢回答也没有立马抽身,而是继续盯着这双过分冷静的眸子,直到对方忍不住先一步移开视线才轻笑一声坐回原位,又将话题岔开:“也不知这次赵墉的案子能得个什么结果。”
凉薄的微风忽地看上了祝临的头发,十分霸道地近前来宣示主权,与之缠缠绵绵地你侬我侬了会,扰得他被乌黑的发丝挡着视线看不清薛斐的脸色,只能摸瞎听到对方不带多少感情的话语:“赵墉的罪行按我朝律例是可以在西漠就斩首的,但陛下却执意要下旨让你将他押送回京,这本就已经是一种袒护。能得到这种结果,那位赵婕妤想是也费了不少的功夫。所以我猜,赵墉怕是也死不了了,最多判个流放。不过想来凭赵家人的本事……”
叛国之罪,在这宽厚仁慈的楚国,竟连流放都还要斟酌。
言语顿在了这处,两人许是都觉得荒谬得不知还能说什么好,只得任沉默肆虐。
祝临有些烦躁地将乱了的发丝拨弄几下,十分敷衍地顺到一边,渐渐出了神。
薛斐一动不动地坐了会儿,似是觉得这样的气氛过于沉重,思索片刻决定再说些别的:“我忽然想起,你上次回信时似乎提到了平陵王?”
祝临还在兀自思索赵墉的事儿,没有即刻回应,过了些时候才回过神,有些迟缓地答道:“啊……哦是,我提他是因为……觉得这人很是奇怪。正儿八经一个郡王,放着闲散日子不过,跑去南疆跟我们受了快一年的苦,一直到我回京了才不情不愿回了封地。若说他是去尽忠报国的,他也没怎么掺合过战事。若说他是存了不当的心思想要拿到南疆驻军的军权……也不太像。”
薛斐听他十分认真地将满腹狐疑细细分析了一遍,一时竟有些犹豫该不该将真相说出来,直到对上他疑惑得不似作假的目光后才有些艰难地开口:“我觉得,他是为了你去的。”
“为了我?”祝临短暂地抛开自己的狐疑,十分纨绔地一挑眉,“我在南疆带兵打仗几乎算得上是朝不保夕,他图我点什么?难道图我的美色不成?”
薛斐眼都不眨地盯了眼前这只凭借没皮没脸的功力撞上死耗子的瞎猫一会儿,直盯得这只猫毛都要炸起来了才叹了口气,情绪晦涩地道:“也不是没这种可能。平陵王他……是个断袖。”
☆、宫宴
平陵王萧岘早十年前在京城当三皇子的时候还没断袖,可自打去了封地,进府的男宠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定安帝膝下出了这么个“伤风败俗”的不肖子孙,自然是气了个够呛,多次约束不成,只好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勒令他不许再踏进京城半步。
这事闹的沸沸扬扬之时祝临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子,便是比同龄人聪慧些,也聪慧不到此等方面。而真待祝临稍微大些后,祝公碍于世家体面也极其忌讳让儿子接触这些,由是,祝临从前竟当真对平陵王的断袖之名一无所知。
但如今虽说知道了,于这位大少爷其实也无甚区别,只是略微觉得有些新奇。虽说此前平陵王在他身边晃悠了一年多,可他也没吃什么亏,反倒是那位跟着南疆驻军一起过了许久的苦日子。如此折算,祝临心里倒更是没了芥蒂,很快便将这事抛于脑后,安心去参加老皇帝安排的宫宴。
定安帝大概是对祝临的归来期待已久,毕竟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堵住御史台那些不懂事的老古板的嘴大办宴席一回,早早就为这次宫宴做足了准备。
饶是祝临再怎么对本朝贪图享乐的不良风气看不过眼,他也不得不承认皇帝的宴会办得十分体面,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此次给官员们供的酒是江南进贡的,不知是工艺出巧还是原料稀奇,入口辛辣之余不乏清新的甜香,但便是伴着轻微的酸甘也难以抵消它的烈,劲头挺足。吃食由御厨负责惯了,老皇帝也怕让贼人钻了空子不肯轻易换,虽不出彩,倒也还中规中矩不至于出纰漏。定安帝是个爱热闹的,好不容易有充足的理由办场宫宴,也不愿意只是小范围地乐乐,正巧皇子们和京中的公子哥儿们也多半到了适婚年纪,便顺水推舟地将各家夫人小姐们都给放进了宫里,莺莺燕燕的脂粉味好不呛人。
皇帝入了座没多久便搂着身侧貌美如花的妃子咬起了耳朵,时不时还能见那位娘娘红着脸抬手在九五至尊胸口轻轻敲一下,然后便有娇俏的笑声传来。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朝中官员们也不怎么拘束,一个个相互敬酒敬得欢。半醉不醉后的大人们则撑在桌上欣赏着舞女曼妙的舞姿,胆子大一点的甚至毫不掩饰自己靓丽衣冠下的禽兽之心,一双眼睛都在姑娘们某些部位打起了转。
这场宫宴名义上是给祝临接风洗尘,但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明白接风洗尘只不过是个时机正好的借口,因而这位不喜应酬的大将军也没被当成重点对象劝酒,这一点倒是让祝公子本人甚为满意。他是不乐意扎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中间的,甚至舞女们的形容落在他眼中都是一种有伤风化的折磨。显然薛大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两人凑了个对,趁着宴席上气氛正酣,离了座位勾着肩站一块斗起了酒。
这俩幼时便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