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物,耳濡目染,也是受益匪浅。
闵生一个机灵,笑道:“我背与父皇听第一章,父皇觉得称心如意,可以放我出去吗?”
皇上瞥了一眼钟贵人,想闵生又被管控不得出去,见钟贵人长身而立不语,便坐下来,雅致勃勃道:“背来与我听听。”
闵生清了清嗓子,朗朗上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闵生一完,皇上当即拊掌一笑,皇儿中可是少见的,畅怀道:“好,好,好,嗯,不错,不错,停顿有寸,抑扬有别。”
“可以……”闵生欣喜雀跃,眼睛期待已久的望向门外,激动不已的问道。
皇上听得也心悦,无所顾忌的哈哈笑道:“一言九鼎,怎有撤回之理,去玩吧。”
“啊,多谢父皇。”闵生兴奋不已跳起来。
“闵生!”钟贵人见闵生完全忘记应有的礼节,实属大不敬,处处危险,呵斥道。
“母妃所说的是,方才是孩儿失礼了。”闵生收敛作告,中规中矩的退了出去,随后便抛之脑后。
“孩子不能压得太严,朕儿时心中也难免有贪恋,这也是人之常情,爱妃也不必于斯。”皇上笑道。
孩子的天性,不能随随便便抹杀。
钟贵人持否认态度,皇上没时间管教,那么子不教,应当是母之过,道:“皇上虽所言极是,但也不能过于放纵,否则恶疾难除终害己。”
皇上笑着摇了摇头,道:“思想虽说是对的,但也不能过于死板迂腐,朕就挺喜欢生儿那个性格,豪放不羁,无所顾忌,过多的担忧只会让人早早白了发,你瞧瞧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钟贵妃抢着回答道:“皇上怎会老,在臣妾心中,皇上一直都是当年那个持刀征战四方沙场的卫国第一个公子闵君,无人能及。”
皇上年芳二九,便可独当一面,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威严响彻云霄,尤其是在征战讨伐蓝伽国,更是一举成名,民间常言道:卫国第一公子谓谁?文武双全,闵君是也。
“哈哈……哈,那已是过眼云烟了,值不得再提。”皇上有所感触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放眼望去,已白茫茫一片,多少人求长生不老,世间又怎会有其物。
钟贵人猛的一摇头,不希望皇上如此贬低自己,妄自菲薄,人总会苍老白须,但在爱人心中,永远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急忙道:“对于别人是过往云烟,可对于臣妾却是历历在目,皇上是天下的国主,却是臣妾的大英雄,皇上心怀天下,可臣妾却心胸狭隘得只装得下陛下一人。”
皇上对于钟贵人是不一样的存在,所有的一切,皆是她死心塌地,心甘情愿的,不掺杂任何虚情假意,虚与委蛇。
皇上温情脉脉的搂着钟贵人,有感而发道:“朕又何尝不想想闲云野鹤般悠哉悠哉,心系你一人即可。”
闵生顾不得温文尔雅,信步而行,未至假山石旁,便听闻一阵熙熙攘攘之声,此时院房里的小女宫太监都已开始二虫鏖战,蛐蛐之戏,火热朝天的嚷个不休。
斗促织,中原民间的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不仅兴于京师,贵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戏,对蟋蟀遴选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仅外观颜色就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等讲究。
闵生倒也同宫人娴熟,从未摆过四皇子架势,宫人见他,依旧如故,自顾不暇,闵生苦恼站在外圈,无论怎样蹦跳谋划,也瞧不清一二。
只得一鼓作气,见孔急钻,糊里糊涂的挤了个前锋,也理会不得头发毛乱,衣襟褶皱。
木制小盅里,两只体雄而矫健的黑褐色的秋将军不分伯仲,两位小太监分别持着蟋蟀草,在各自蛐蛐儿边缘打旋,闵生也情绪高涨的嚷着道:“司将军加油……易司向左边进攻,别让它占优势。”
“这还需四殿下说。”易司洋洋得意道,轻车熟路的驱使司将军,三下五除二就接连干下了几位“猛将”,囊中鼓鼓,清脆声让输家怒目切齿,旁观者垂涎三尺。
人群散尽后,闵生紧跟易司,易司乐乎足矣才注意到不对劲。
天已渐暗,易司也该回司礼监清扫杂物,可闵生还尾随其后,驻足注视着闵生,不解道:“四殿下一直跟着我作甚?”
闵生面露羞涩,口齿不清的笑道:“哈哈,那个……易司,你……可不可以……拿你的司将军……借我几天。”
闵生憨笑的直伸食指挠脸,红得一小边的看着易司。
易司紧紧护住手中的木制小盅,生怕闵生像以往一样死皮赖脸的夺了去,惊恐道:“这可借不得,正所谓顽石易得,美玉难求,我这司将军可是独一无二的一宝,怎么可以轻而易举的借与他人,不借不借,天色已晚,四殿下还是快回去吧。”
闵生不泄气,使出平日里对易司的方法,死缠烂打,软磨硬泡道:“易司,你就借我瞧瞧嘛,刚才人群熙攘,我都没有仔仔细细的瞧过司将军一眼,我方晓,你爱惜司将军,但我何尝不是与你一心,绝不让它饿着,冻着,你就行行好,借给我几天吧。”
闵生一个机灵,笑道:“我背与父皇听第一章,父皇觉得称心如意,可以放我出去吗?”
皇上瞥了一眼钟贵人,想闵生又被管控不得出去,见钟贵人长身而立不语,便坐下来,雅致勃勃道:“背来与我听听。”
闵生清了清嗓子,朗朗上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闵生一完,皇上当即拊掌一笑,皇儿中可是少见的,畅怀道:“好,好,好,嗯,不错,不错,停顿有寸,抑扬有别。”
“可以……”闵生欣喜雀跃,眼睛期待已久的望向门外,激动不已的问道。
皇上听得也心悦,无所顾忌的哈哈笑道:“一言九鼎,怎有撤回之理,去玩吧。”
“啊,多谢父皇。”闵生兴奋不已跳起来。
“闵生!”钟贵人见闵生完全忘记应有的礼节,实属大不敬,处处危险,呵斥道。
“母妃所说的是,方才是孩儿失礼了。”闵生收敛作告,中规中矩的退了出去,随后便抛之脑后。
“孩子不能压得太严,朕儿时心中也难免有贪恋,这也是人之常情,爱妃也不必于斯。”皇上笑道。
孩子的天性,不能随随便便抹杀。
钟贵人持否认态度,皇上没时间管教,那么子不教,应当是母之过,道:“皇上虽所言极是,但也不能过于放纵,否则恶疾难除终害己。”
皇上笑着摇了摇头,道:“思想虽说是对的,但也不能过于死板迂腐,朕就挺喜欢生儿那个性格,豪放不羁,无所顾忌,过多的担忧只会让人早早白了发,你瞧瞧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钟贵妃抢着回答道:“皇上怎会老,在臣妾心中,皇上一直都是当年那个持刀征战四方沙场的卫国第一个公子闵君,无人能及。”
皇上年芳二九,便可独当一面,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威严响彻云霄,尤其是在征战讨伐蓝伽国,更是一举成名,民间常言道:卫国第一公子谓谁?文武双全,闵君是也。
“哈哈……哈,那已是过眼云烟了,值不得再提。”皇上有所感触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放眼望去,已白茫茫一片,多少人求长生不老,世间又怎会有其物。
钟贵人猛的一摇头,不希望皇上如此贬低自己,妄自菲薄,人总会苍老白须,但在爱人心中,永远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急忙道:“对于别人是过往云烟,可对于臣妾却是历历在目,皇上是天下的国主,却是臣妾的大英雄,皇上心怀天下,可臣妾却心胸狭隘得只装得下陛下一人。”
皇上对于钟贵人是不一样的存在,所有的一切,皆是她死心塌地,心甘情愿的,不掺杂任何虚情假意,虚与委蛇。
皇上温情脉脉的搂着钟贵人,有感而发道:“朕又何尝不想想闲云野鹤般悠哉悠哉,心系你一人即可。”
闵生顾不得温文尔雅,信步而行,未至假山石旁,便听闻一阵熙熙攘攘之声,此时院房里的小女宫太监都已开始二虫鏖战,蛐蛐之戏,火热朝天的嚷个不休。
斗促织,中原民间的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不仅兴于京师,贵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戏,对蟋蟀遴选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仅外观颜色就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等讲究。
闵生倒也同宫人娴熟,从未摆过四皇子架势,宫人见他,依旧如故,自顾不暇,闵生苦恼站在外圈,无论怎样蹦跳谋划,也瞧不清一二。
只得一鼓作气,见孔急钻,糊里糊涂的挤了个前锋,也理会不得头发毛乱,衣襟褶皱。
木制小盅里,两只体雄而矫健的黑褐色的秋将军不分伯仲,两位小太监分别持着蟋蟀草,在各自蛐蛐儿边缘打旋,闵生也情绪高涨的嚷着道:“司将军加油……易司向左边进攻,别让它占优势。”
“这还需四殿下说。”易司洋洋得意道,轻车熟路的驱使司将军,三下五除二就接连干下了几位“猛将”,囊中鼓鼓,清脆声让输家怒目切齿,旁观者垂涎三尺。
人群散尽后,闵生紧跟易司,易司乐乎足矣才注意到不对劲。
天已渐暗,易司也该回司礼监清扫杂物,可闵生还尾随其后,驻足注视着闵生,不解道:“四殿下一直跟着我作甚?”
闵生面露羞涩,口齿不清的笑道:“哈哈,那个……易司,你……可不可以……拿你的司将军……借我几天。”
闵生憨笑的直伸食指挠脸,红得一小边的看着易司。
易司紧紧护住手中的木制小盅,生怕闵生像以往一样死皮赖脸的夺了去,惊恐道:“这可借不得,正所谓顽石易得,美玉难求,我这司将军可是独一无二的一宝,怎么可以轻而易举的借与他人,不借不借,天色已晚,四殿下还是快回去吧。”
闵生不泄气,使出平日里对易司的方法,死缠烂打,软磨硬泡道:“易司,你就借我瞧瞧嘛,刚才人群熙攘,我都没有仔仔细细的瞧过司将军一眼,我方晓,你爱惜司将军,但我何尝不是与你一心,绝不让它饿着,冻着,你就行行好,借给我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