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还击:“我看您呢这么年轻,就跟三十岁似的,何不也给大永哥找个继爹,来年生个大胖小子都是有可能的。”
  “你这小浪蹄子,我撕烂你的贱嘴。”钱母说着话冲向翡翠,翡翠连忙逃开。
  今早钱母煮了粟米粥暖胃,吃过早餐,乔纪维便着手做棉垫。
  造的时候乔纪维发现只要把按照先前搓麦器的原型,扩大一个型号,再稍微改造一下,就能把衣服捣碎。
  乔纪维一个早上都在院子里给这设备安装器具,钱大永在院子里融了一团火,没过一会儿钱大永便让乔纪维停下手中的活儿来烤火。至中午,乔纪维终于把这器具给造出来了。
  随后他把钱大永少时穿过的衣服、钱母的旧衣服收集起来。再加上一些今年新收的棉花。先加少量的衣物在这搅拌器里,随后用手摇动起来。搅拌器齿轮摩擦的声音把邻居全都吸引了来。
  众人走上前去看着器具的里面,只依稀看到里面的东西在翻滚。
  乔纪维摇得手累了,再换上钱大永接着摇。不断有棉絮从里面的接口出来,然后乔纪维再把旧棉衣加到里面。过了一个时辰,无数的棉絮和破布堆满了院子。就跟破烂似的。
  接下来就该交给钱母负责了,还好今年夏天钱家买了一架大型的纺车,一层层棉絮在纺车上滚动,过了几个时辰,棉垫终于出来了。众人惊大了眼,明明看着像一堆破烂,这纺车好像被赋予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这棉垫比寻常的被子厚得多,表面呈现出一种深灰的颜色,大概是钱大永衣服上的颜色。王五媳妇好奇,走上前去摸了摸,很暖很厚实的感觉,手伸到里面还有些烫人。“这被子厚,冬天不愁喽。”
  王五媳妇说完,又有几个人走上前去摸这棉垫。摸完后皆对这棉垫赞不绝口。
  乔纪维看着这棉垫,觉得不是自己期待的样子。因为实在是太软了,看上去更像层被子,就像王五媳妇那样说的。这棉垫比起普通的被子,里面的棉花排列地更疏松,因此盖上去更暖。但又实在太重了,所以还是当床垫子好,这样照样能暖床。
  他和钱大永把这棉垫抬到了床上,钱大永多多少少是不乐意这棉垫铺在床上的,这样一来他又得跟乔纪维分开被子睡,突如其来的变故太讨厌。


第44章
  邻居们看了,也想有一床棉垫。好在家里都有一些旧衣服。于是每天都有人把旧衣服抱到钱家,要做一床棉垫需要的旧衣服的量着实不小,也只有少数人家能攒将近一麻袋的衣服。虽然长贵对钱家有些眼红,还是收集了一套衣服,请钱家做棉垫。对此,乔纪维乐于接受。白来的生意不接,傻。
  之后几日乔纪维一直在器具前摇着手柄,把放到搅拌器里的衣物搅碎,待觉得手腕累了,就换钱大永来。
  而纺棉垫的事,自然是交给钱母,这些天钱母有意让翡翠学纺织。翡翠之前在府里作丫鬟时是没机会学这些的,钱母觉得翡翠终究是要嫁人的,纺织自然是必备技能,就趁这个时机教授她。至于做饭,钱母觉得翡翠做的饭实在是寡淡,待过些日子得闲了,自然也得手把手地提醒。翡翠在纺这些棉絮时钱母在旁边指导着,倒也学得蛮快,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棉絮织得有模有样了。
  纺完一床棉絮钱母收他们三十文钱,这个价钱收得还算公道,毕竟造棉垫也是一个需要技术的活,而且两道工序呢,花费了不少的力气。
  干完一天的活计,四个人都累得够呛。钱母也没心思再做饭菜。干脆就在锅里放上油和葱花,加上一锅水,再把事先用水搅好的一堆散面粉团倒进锅里。切上一点白菜丝。这饭虽然做得简单,但出锅后用勺子舀出来,倒一点酱油进去,喝起来那叫一个香。
  不久邻村人也都拿着旧棉衣而来,想着拿一床棉垫回去。为此钱家每日都有数不完的活计要做,乔纪维嫌这样太麻烦,干脆又造出几驾器具。再把这些器具按一银子卖给村子里想买的人,让他们造棉垫,自己负责“高科技”就好了。
  乔纪维是没有时间钻研造牙膏了,便把造牙膏的方子给了村子里没有分到鱼豆腐方子的人家。这些人也实在,凑分子买了一头公羊一头母羊,牵到了钱家里去。
  钱大永开辟出一个杂物间,略加改造,成了羊圈。至于公羊,钱大永第二天就给宰了,全村的人家都得到了一份。那些没有凑份子的人家分到羊肉略感惭愧,偷偷给了钱家一些松菇或者鸡蛋。
  钱家四人都吃不惯大块的肉,钱母便把羊杂碎和肉打成了一锅汤,羊杂汤在锅里煮着肉香四溢。煮完羊汤钱母才发现桌上还剩了一大块肉,大概是钱母给忘了。过了几天,钱母把剩下的一块肉剁碎,包了羊肉饺子。
  这几日县城了的作坊也无杂事,且已是腊月,郭掌柜的给村子里学刺绣的姑娘放了假。翠花回到家,和钱家的翡翠很谈得来,没过几天的工夫翠花就到经常到钱家与翡翠闲侃。两位姑娘拉呱时乔纪维也在一旁,听翠花说了很多县城里的见闻。
  翠花说今年要卖的棉衣已经制完,余下来了不少棉花和布料子,但作坊里的姑娘不允许拿,就扔在那里。翠花觉得怪可惜的,最后郭掌柜“抠”的话都给说出来了。乔纪维听了,却觉得这些棉花大有用处。
  乔纪维也不做休整,第二日便架着牛车跟钱大永一起去往县城,到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