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插一两句嘴,但话刚到嘴边就被乔纪维扭大腿,钱大永只得闭上嘴。
“所以你们来这儿干什么?”钱大永的姑父问道。
乔纪维如实回答道:“我们的麻丝没有了,就想着到这县城来,看看能不能收到一些麻丝,结果还是没有。”说完乔纪维一声叹息:“哎!”
钱大永的姑父低下头沉思片刻,过后抬起头,“我凑巧从南方收到一批麻丝,你们要不要?”
这些麻丝是钱大永的姑父跟人谈生意时拿到的附加产品,拿这种原料做生意根本没什么收益,就没有转手卖掉,这些麻丝于他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一直运送到了这里。他也看出来这是郭掌柜的暗中捣鬼,他与郭掌柜的私交甚浅,如今外侄有难,他想自己也没有不帮的道理。
乔纪维的眼中现出光彩,“那敢情好,我们正求之不得呢。”
说完乔纪维要给他敬酒,但他只当没看见。乔纪维思之觉得有些不对头,“您这是?”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你说是不是?”
乔纪维恍然大悟,“这个我们懂道理,该孝敬您的我们绝不含糊。”
“好!”钱大永的姑父一声喝,把乔纪维敬的酒一饮而尽。虽然他仍然有点看不上他这个外侄,但对乔纪维却颇有好感,觉得他能言善辩,又懂得察言观色,很像他年轻时的样子,若是再闯荡几年,绝对不会输给他。
钱大永的姑父从他们那里拿到了四百文钱,把麻丝尽数给了他们。
乔纪维把这些麻丝平均分到村子里,但织完一件衣服乔纪维只给他们十七文,比之前减了三文。但这三文钱也不是乔纪维凭空可口的,是从麻丝里减去的一部分成本价,不是全部。
有了姑父提供的麻丝作周转,前几天还凋敝的麻衣制造又变得兴旺起来。整个村子各家的机杼声与拉麻丝的声音如秋雨低落在大地上一般不绝于耳,更有几个外村的人也织起了麻衣。有织妇一整日都在机杼前织麻衣,累得满头大汗都不带休息的。
若是富裕的人家有两台织机,织妇便教自己的丈夫织麻衣,妻子丈夫齐上阵,使得织麻衣的进度进一步加快。有的男人的手脚比较笨,织起麻衣来一步错步步错,气得女人把他们训斥了好几次,“这么没用,真是个瞎熊!”
郭掌柜的已经三番两次地找他们家的麻烦,乔纪维心想若是不礼尚往来,就真显得他们无能加上怂,要屈服于郭掌柜的的淫威之下了。
这一次的麻衣便按乔纪维的指示加大了产量,为了生产更多的麻衣,乔纪维继续扩大生产范围,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被邀请织麻衣,很多村妇欣然接受,但乔纪维提出的条件是必须接受钱母的训练。
之前他从来没有售卖过普通麻衣,这一次他坚持开拓普通麻衣的市场。意图很简单:与郭掌柜的抢生意。他把每件普通麻衣定价为四十五文,比郭掌柜家的麻衣低五文钱。可别小看这五文钱,仅仅是这种差价就足以让两个麻衣商人拉开距离。
四十五钱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差不多就是成本价。但乔纪维也不打算凭这些普通麻衣赚钱,他搞这些普通麻衣就是为了给郭掌柜的添堵,好让他陷于被动。而染色麻衣的价格依前,不作改动。
染色麻衣只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发售,但卖普通麻衣却不受时间的限制。听说有人低价卖普通的麻衣,县城里的人纷纷出门买钱大永家的麻衣。同时以钱大永家为核心呈辐射状,整个乡都成了那些普通麻衣的潜在客户区。
不到几天的工夫,郭掌柜的店里客人骤减。有些郭掌柜的常客脚力好,慕名去乔纪维所在的村子买麻衣。前些日子乔纪维只卖染色麻衣的时候郭掌柜的店里收益还基本不受影响。如今真得惹到乔纪维了,也尝到了门可罗雀的滋味。郭掌柜的心里很后悔,恰似捅了一个马蜂窝,非但没有吃到蜂蜜,还被全身蛰了。
麻衣卖不出去,郭掌柜的整日都很焦虑。从业以来可从来没有过这等难捱的时候。
祸不单行,郭掌柜的当时让手下把此县治下村里的麻丝全都收光,却只是给了他们空头支票。如今农民们迟迟没有收到银钱,纷纷去当初收麻丝的人那里讨账。手下一时拿不起钱,被暴怒的村民打得头破血流,直到县衙的士兵出来干涉才被制止住。
有人打听到背后的主使是郭掌柜的,部分激愤人员堵在了成衣店的大门口,不让客人进去,也不给郭掌柜的退路。
长此以往郭掌柜的必定不会在这县城里带下去,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偿还账单,这一次他赔了夫人又折兵,按两文钱一匝麻丝的价,把几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按票据交给麻民。真可谓把牙打碎往肚子里咽。
虽然把麻丝钱的漏子补空,但一下子付出这么多钱财,成衣店的资金流动一时难以周转。而且这下郭掌柜的声誉也受到极大损害,雪上加霜,这时县城里极少有人踏足麻衣店。无奈郭掌柜的裁减店员,架子上摆了几个月的衣服没人触碰,都积满了灰尘。
第25章
钱家麻衣的生意渐渐走上正途,乔纪维心中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一日乔纪维觉得无聊地很,拉着钱大永逛县城的集市。
集市上炸串的、卖馄饨的、卖糁的、烙大饼的、耍杂技的、唱戏的应有尽有。乔纪维又是个好玩的,钱大永被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晃得直晕。
“所以你们来这儿干什么?”钱大永的姑父问道。
乔纪维如实回答道:“我们的麻丝没有了,就想着到这县城来,看看能不能收到一些麻丝,结果还是没有。”说完乔纪维一声叹息:“哎!”
钱大永的姑父低下头沉思片刻,过后抬起头,“我凑巧从南方收到一批麻丝,你们要不要?”
这些麻丝是钱大永的姑父跟人谈生意时拿到的附加产品,拿这种原料做生意根本没什么收益,就没有转手卖掉,这些麻丝于他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一直运送到了这里。他也看出来这是郭掌柜的暗中捣鬼,他与郭掌柜的私交甚浅,如今外侄有难,他想自己也没有不帮的道理。
乔纪维的眼中现出光彩,“那敢情好,我们正求之不得呢。”
说完乔纪维要给他敬酒,但他只当没看见。乔纪维思之觉得有些不对头,“您这是?”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你说是不是?”
乔纪维恍然大悟,“这个我们懂道理,该孝敬您的我们绝不含糊。”
“好!”钱大永的姑父一声喝,把乔纪维敬的酒一饮而尽。虽然他仍然有点看不上他这个外侄,但对乔纪维却颇有好感,觉得他能言善辩,又懂得察言观色,很像他年轻时的样子,若是再闯荡几年,绝对不会输给他。
钱大永的姑父从他们那里拿到了四百文钱,把麻丝尽数给了他们。
乔纪维把这些麻丝平均分到村子里,但织完一件衣服乔纪维只给他们十七文,比之前减了三文。但这三文钱也不是乔纪维凭空可口的,是从麻丝里减去的一部分成本价,不是全部。
有了姑父提供的麻丝作周转,前几天还凋敝的麻衣制造又变得兴旺起来。整个村子各家的机杼声与拉麻丝的声音如秋雨低落在大地上一般不绝于耳,更有几个外村的人也织起了麻衣。有织妇一整日都在机杼前织麻衣,累得满头大汗都不带休息的。
若是富裕的人家有两台织机,织妇便教自己的丈夫织麻衣,妻子丈夫齐上阵,使得织麻衣的进度进一步加快。有的男人的手脚比较笨,织起麻衣来一步错步步错,气得女人把他们训斥了好几次,“这么没用,真是个瞎熊!”
郭掌柜的已经三番两次地找他们家的麻烦,乔纪维心想若是不礼尚往来,就真显得他们无能加上怂,要屈服于郭掌柜的的淫威之下了。
这一次的麻衣便按乔纪维的指示加大了产量,为了生产更多的麻衣,乔纪维继续扩大生产范围,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被邀请织麻衣,很多村妇欣然接受,但乔纪维提出的条件是必须接受钱母的训练。
之前他从来没有售卖过普通麻衣,这一次他坚持开拓普通麻衣的市场。意图很简单:与郭掌柜的抢生意。他把每件普通麻衣定价为四十五文,比郭掌柜家的麻衣低五文钱。可别小看这五文钱,仅仅是这种差价就足以让两个麻衣商人拉开距离。
四十五钱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差不多就是成本价。但乔纪维也不打算凭这些普通麻衣赚钱,他搞这些普通麻衣就是为了给郭掌柜的添堵,好让他陷于被动。而染色麻衣的价格依前,不作改动。
染色麻衣只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发售,但卖普通麻衣却不受时间的限制。听说有人低价卖普通的麻衣,县城里的人纷纷出门买钱大永家的麻衣。同时以钱大永家为核心呈辐射状,整个乡都成了那些普通麻衣的潜在客户区。
不到几天的工夫,郭掌柜的店里客人骤减。有些郭掌柜的常客脚力好,慕名去乔纪维所在的村子买麻衣。前些日子乔纪维只卖染色麻衣的时候郭掌柜的店里收益还基本不受影响。如今真得惹到乔纪维了,也尝到了门可罗雀的滋味。郭掌柜的心里很后悔,恰似捅了一个马蜂窝,非但没有吃到蜂蜜,还被全身蛰了。
麻衣卖不出去,郭掌柜的整日都很焦虑。从业以来可从来没有过这等难捱的时候。
祸不单行,郭掌柜的当时让手下把此县治下村里的麻丝全都收光,却只是给了他们空头支票。如今农民们迟迟没有收到银钱,纷纷去当初收麻丝的人那里讨账。手下一时拿不起钱,被暴怒的村民打得头破血流,直到县衙的士兵出来干涉才被制止住。
有人打听到背后的主使是郭掌柜的,部分激愤人员堵在了成衣店的大门口,不让客人进去,也不给郭掌柜的退路。
长此以往郭掌柜的必定不会在这县城里带下去,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偿还账单,这一次他赔了夫人又折兵,按两文钱一匝麻丝的价,把几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按票据交给麻民。真可谓把牙打碎往肚子里咽。
虽然把麻丝钱的漏子补空,但一下子付出这么多钱财,成衣店的资金流动一时难以周转。而且这下郭掌柜的声誉也受到极大损害,雪上加霜,这时县城里极少有人踏足麻衣店。无奈郭掌柜的裁减店员,架子上摆了几个月的衣服没人触碰,都积满了灰尘。
第25章
钱家麻衣的生意渐渐走上正途,乔纪维心中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一日乔纪维觉得无聊地很,拉着钱大永逛县城的集市。
集市上炸串的、卖馄饨的、卖糁的、烙大饼的、耍杂技的、唱戏的应有尽有。乔纪维又是个好玩的,钱大永被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晃得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