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师兄的耳边对他耳语,“师兄,你找个女的都比他强,要办事干嘛找他?脑袋里哪根筋不对?我知道一个小娘们,那床上活儿可好了。”
  赵拐的大徒弟脸上泛起了红,“行了,赶紧找你的东西吧。”
  乔纪维趁着师兄弟找东西的时候回到了笼子中,又把笼子给反锁上。把钥匙藏在了一张桌子腿底下,就是不让大徒弟找到。
  师弟走后,因为好事被打断,赵拐的大徒弟却也没了兴致。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


第4章
  又过了一些天,赵拐带着大徒弟到外地去采买姑娘。
  这却又给了二徒弟算计乔纪维的机会。他一直对赵拐买一个男人过来耿耿于怀,觉得一个男人别人根本就不会要。其实赵拐早有打算,要把乔纪维卖到临安当小倌,供达官贵人狎玩。但赵拐的二徒弟偏偏想不到这一点,只以他的角度揣度别的男人,认为四海以内的男人全都喜欢女人。
  刚好附近一个庄子上有人出十两银子要讨一个媳妇。
  这人姓钱,已经二十四岁了,父亲已去世,因为家里穷,至今讨不到媳妇。如果在现代社会,二十四岁还是一个奶油小生。但在古代社会,到了二十四岁还娶不到媳妇,就有些迟了,是要被邻里嘲笑的。他搜了家里所有的边边角角,加上近支的援助,才凑足三两银子。但这也不能娶一个媳妇,无奈,只好买一个姑娘当媳妇。想着洞房的那天把事情做了,就算姑娘不愿意,但生米煮成熟饭,姑娘最后也只能跟着他。
  中间人自己都觉得寒酸,到目的地时,只有赵拐的二徒弟和手下几个人。
  “三两银子连一个姑娘价钱的零头都买不到,这家人还真有脸面买人。”中间人孙妈妈不禁对着赵拐的二徒弟嘀咕,揭那家人的短。
  赵拐的二徒弟一听,立马想到了乔纪维。他听到孙妈妈的抱怨后会心一笑,决定把乔纪维卖给他们。觉得十钱银子买一个人,三两银子倒卖出去,也够本了。这生意值。
  趁着赵拐和大徒弟没回来,赵拐的二徒弟让乔纪维穿着大红的衣服,让他随着他们走一趟。
  只带着他一个人走,乔纪维觉得有些蹊跷,“去哪里?”
  赵拐的二徒弟眉头一扬:“真多事,跟着走就是了。”
  黄昏时赵拐的二徒弟带了那几个人胁迫乔纪维进了村子。曾几何时夕阳已落下山去,整个村子被一种黄光笼罩着,不知是从哪里射来的,使得周围沐浴在一片明辉中。但那也只是最后的光亮,意味着即将天黑。乔纪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带他来这里。
  赵拐的二徒弟看周围没人,用绳子把乔纪维的腿脚给绑了起来,又把他的嘴给堵上,塞到了麻袋里。乔纪维这才知道缘由,原来这是要把他给卖了。
  孙妈妈亲自来迎接,把他们引到了娶亲的人的家里。
  往远处一看,这家人的房屋确实很寒酸,屋子四周围着竹篱笆,只有四间茅草屋。屋脊上有的地方还长有杂草。墙壁上挂着花生和腊肉,算是这间屋子唯一奢侈的装饰。
  要娶媳妇的丈夫也穿着大红的长袍,长袍上别着一朵红花,还是在五里外的市集上租的。站在那里等得有些焦急,看到一群人抱着麻袋进来了,笑得很爽朗。
  那人母亲站在高堂上,相貌有些凶。“你看,媳妇儿不是进来了吗,刚才看把你急得!”听完后那人笑得更欢了,有些不好意思。
  孙妈妈第一个进来,“看!新娘子来了!”
  后面的人抬着一个大麻袋,进了屋里。把麻袋放在的屋的正中间。麻袋不停地抖动着,就像蚕蛹一样。自从麻袋一进屋,“新郎”的视线就一直定在麻袋上,没离开。
  钱母忙起身,把三两银子交到了孙妈妈的手里:“哎呀!孩子的媳妇儿终于有了,还多亏了你呀。”
  转过身去看了一眼她儿子,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心想这是想媳妇儿想疯了吗,用手指了一下他,又对着孙妈妈大笑:“看我这傻儿子,看媳妇都痴了。”
  孙妈妈也转头看,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以后可别娶了媳妇忘了娘哟
  。”
  孙妈妈把成堆都碎银子交到了赵拐的二徒弟手中。一见钱拿到,他就敦促手下快些离开。“快走!”他小声说道。
  刚要走出屋门,就被钱母觉察到,她嘴巴一张,冲上前拉他,“吃了饭再走嘛!”
  赵拐的二徒弟慌忙甩开钱母的手,“大娘不了,我还得回去呢,天就要黑了。”
  钱母不依,硬是拉着他的手,赵拐的二徒弟脸上便露出苦相:“大娘啊,不是我们不想留在这里吃饭。是我师父让我及时回去。不然的话,他可要打断我的腿!我们那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办哩。”
  听他这么说,钱母也就不好留他了,脸色一滞,放下了手。
  一伙人见主人不挽留,慌忙走了出去。
  一穿过篱笆墙,赵拐的二徒弟便迈开腿没命地跑。跑得比兔子还要慌张,生怕后面有狼追上似的。
  “赶快拜堂!赶快拜堂!”孙妈妈急不可耐,把钱母又推回到高堂上。
  “新郎官”亲手打开麻袋,满以为从里面出来的会是一个二八妙龄少女,但一打开麻袋,出来的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虽气质有些柔弱,但脸上线条明显,根本掩盖不了他是男人的事实。长时间在麻袋里憋着,乔纪维有些头晕目眩,大口大口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