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罪!”
第60章 杀人诛心
常清河跪下一叫师父,刚刚还其乐融融的屋子里顿时所有人都如临大敌,梁玄琛捏紧了手边的白玉紫竹杖,常家母子儿媳更是跳起来,指着那老者道:“你……你……你不是说你是他军中的师爷,李佥事太忙了不能亲自来接,才托了你来的。”
师父一见气氛不对,赶紧起身将常清河扶了,“别慌,我不是来找麻烦的。”说罢又看着常清河,“你还愿意叫我一声师父,为师甚感欣慰。来来来,都坐下,今日不妨把话都说开了。”
常清河虽然依言坐下了,然而他左看看梁玄琛,又看看母亲和弟弟,李明堂站在他身侧,眼看着他额头冷汗涔涔而下。显然他不是怕师父来寻仇,真打起来也就打起来了,大家左不过以死相拼,以命相搏,他怕的是当师父的把话说得太开了。
“十一他们已经把那天晚上的事情都跟我说了,我责罚了他们,本想废了这些徒弟的武功,然而练武之人若是废了武功,连普通人都比不得了。今时不同往日,叫他们出去如何讨生活,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货,唯有卖力气为生。不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不许再来找你的麻烦,更不许威胁你的家人。”
常清河眼睛一红,“谢师父不杀之恩。”
“你大师兄说你欺师灭祖,这话不对,若不是你忍辱负重,当日朝廷的兵马闯进门来拿人的就不是你,换成别人,为师今日还有命在吗?你对我怎样,我心里是清楚的。我让他不许去找你,然而他非不听。他学艺不精,死在你手上,只能怪他自己了!”
“师父……我是迫不得已……这些年我母亲和弟弟东躲西藏,大师兄还是找了来,我以为……”
“你以为是我下的令?”师父叹气,“我将你母亲和弟弟带来就是为的这个事,以后你们也不必东躲西藏,我和十一他们已经明说了,再有来纠缠不休的,我决不轻饶,便不是废武功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常清河又要跪倒叩谢。
“孩子,这些徒弟里面,就属你资质最高,又最勤奋,人各有志,我不怨你。”师父再次扶起他,他手中摸到什么,心中一动,颤声道:“那蛇信子,你还随身带着?”
常清河点头,“带着,这是师父送的。”
“你就是用蛇信子,结果了你大师兄?你……”说到此处,师父的眼中一红。
常清河听他这么讲,心中并无波动,因为自己的选择也并非为了“人各有志”四个字,杀同门师兄弟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感情。他抽出袖中的武器,那根细如发丝的银锁链,绕了几圈双手逢上,预备交回师门。
然而当师父的并没有接,“送你就是防身之用,没打算收回。我与你爹也算旧识,至今我都在问自己,当初把你带到康王跟前究竟是为了你好,还是害了你。”
他说到“康王”二字,梁玄琛的眼皮抬了抬,他看不见,所以并不朝这边看,但是常清河发现他在竖起耳朵听。
“师父,都是过去的事了,休要再提了。”
常清河的师父尴尬地笑笑:“也是,旧主成了逆贼……,多提怕是要惹来杀身之祸。”说罢他转头看向梁玄琛这边,拱手道:“国舅爷不会去告御状吧?”
梁玄琛手里“咕噜咕噜”地玩着两个核桃,“哪里哪里?提又如何,过去都是一起喝过酒摆过把子的交情,今上也不会因此就将我打成同党。竟不知阁下当年也是康王麾下,听内情似乎是很复杂,承望也牵扯进去了?我只听他约略提过,却不知他的旧主乃是康王。”
“国舅爷是个有大胸襟大气魄的人,在下佩服。当年我这徒儿还未出师,因为模样生得好,被康王选中安插到您身边去以做眼线。”
“师父!”常清河闭上了眼睛,他恨不得天上立时劈下一道雷,能及时阻止这场谈话。
梁玄琛笑道:“这倒有趣,个中详情,承望从未向我提起过,还要听听师父细说细说。”
常清河盯着师父的眼神,都带着凶狠了,然而他那位师父显然没会意,应该说,他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出来,只是他看都不看常清河一眼,反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说下去。
“国舅爷既想听,那我便说,当中有些事,连阿四……不对,现在叫承望是吗?有些事啊,连承望都不清楚。当年七王之乱,整个梁家可谓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国舅爷协助燕王南征北战,是一员猛将。为此康王下令让承望,也就是当时的常四下毒害您……听说您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常清河,这个名字好,乃是起自夏英公一首名句,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好诗啊!”
常清河已经浑身瘫软,他盯着梁玄琛,观察他脸上细微的反应,梁玄琛淡淡的笑着,笑容僵硬,仿佛泥塑木雕,他到这个时候都没有跳起来大发雷霆,也算是定力十足了。
“当时康王见常四犹豫再三不忍下手,便拿常家母子要挟他就犯,其实当时我也劝过康王,这样做,恐怕要失了人心啊。果然……我的好徒儿下不了手杀您,又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身首异处,只能另想个昏招,把你毒瞎了。想来,为的这个由头,国舅爷最终也是原谅了他。”
梁玄琛清了清嗓子,点点头,“不错,他也是迫不得已。”
常清河的师父又道:“见你们如今居在一处,和睦相处,为师
第60章 杀人诛心
常清河跪下一叫师父,刚刚还其乐融融的屋子里顿时所有人都如临大敌,梁玄琛捏紧了手边的白玉紫竹杖,常家母子儿媳更是跳起来,指着那老者道:“你……你……你不是说你是他军中的师爷,李佥事太忙了不能亲自来接,才托了你来的。”
师父一见气氛不对,赶紧起身将常清河扶了,“别慌,我不是来找麻烦的。”说罢又看着常清河,“你还愿意叫我一声师父,为师甚感欣慰。来来来,都坐下,今日不妨把话都说开了。”
常清河虽然依言坐下了,然而他左看看梁玄琛,又看看母亲和弟弟,李明堂站在他身侧,眼看着他额头冷汗涔涔而下。显然他不是怕师父来寻仇,真打起来也就打起来了,大家左不过以死相拼,以命相搏,他怕的是当师父的把话说得太开了。
“十一他们已经把那天晚上的事情都跟我说了,我责罚了他们,本想废了这些徒弟的武功,然而练武之人若是废了武功,连普通人都比不得了。今时不同往日,叫他们出去如何讨生活,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货,唯有卖力气为生。不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不许再来找你的麻烦,更不许威胁你的家人。”
常清河眼睛一红,“谢师父不杀之恩。”
“你大师兄说你欺师灭祖,这话不对,若不是你忍辱负重,当日朝廷的兵马闯进门来拿人的就不是你,换成别人,为师今日还有命在吗?你对我怎样,我心里是清楚的。我让他不许去找你,然而他非不听。他学艺不精,死在你手上,只能怪他自己了!”
“师父……我是迫不得已……这些年我母亲和弟弟东躲西藏,大师兄还是找了来,我以为……”
“你以为是我下的令?”师父叹气,“我将你母亲和弟弟带来就是为的这个事,以后你们也不必东躲西藏,我和十一他们已经明说了,再有来纠缠不休的,我决不轻饶,便不是废武功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常清河又要跪倒叩谢。
“孩子,这些徒弟里面,就属你资质最高,又最勤奋,人各有志,我不怨你。”师父再次扶起他,他手中摸到什么,心中一动,颤声道:“那蛇信子,你还随身带着?”
常清河点头,“带着,这是师父送的。”
“你就是用蛇信子,结果了你大师兄?你……”说到此处,师父的眼中一红。
常清河听他这么讲,心中并无波动,因为自己的选择也并非为了“人各有志”四个字,杀同门师兄弟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感情。他抽出袖中的武器,那根细如发丝的银锁链,绕了几圈双手逢上,预备交回师门。
然而当师父的并没有接,“送你就是防身之用,没打算收回。我与你爹也算旧识,至今我都在问自己,当初把你带到康王跟前究竟是为了你好,还是害了你。”
他说到“康王”二字,梁玄琛的眼皮抬了抬,他看不见,所以并不朝这边看,但是常清河发现他在竖起耳朵听。
“师父,都是过去的事了,休要再提了。”
常清河的师父尴尬地笑笑:“也是,旧主成了逆贼……,多提怕是要惹来杀身之祸。”说罢他转头看向梁玄琛这边,拱手道:“国舅爷不会去告御状吧?”
梁玄琛手里“咕噜咕噜”地玩着两个核桃,“哪里哪里?提又如何,过去都是一起喝过酒摆过把子的交情,今上也不会因此就将我打成同党。竟不知阁下当年也是康王麾下,听内情似乎是很复杂,承望也牵扯进去了?我只听他约略提过,却不知他的旧主乃是康王。”
“国舅爷是个有大胸襟大气魄的人,在下佩服。当年我这徒儿还未出师,因为模样生得好,被康王选中安插到您身边去以做眼线。”
“师父!”常清河闭上了眼睛,他恨不得天上立时劈下一道雷,能及时阻止这场谈话。
梁玄琛笑道:“这倒有趣,个中详情,承望从未向我提起过,还要听听师父细说细说。”
常清河盯着师父的眼神,都带着凶狠了,然而他那位师父显然没会意,应该说,他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出来,只是他看都不看常清河一眼,反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说下去。
“国舅爷既想听,那我便说,当中有些事,连阿四……不对,现在叫承望是吗?有些事啊,连承望都不清楚。当年七王之乱,整个梁家可谓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国舅爷协助燕王南征北战,是一员猛将。为此康王下令让承望,也就是当时的常四下毒害您……听说您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常清河,这个名字好,乃是起自夏英公一首名句,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好诗啊!”
常清河已经浑身瘫软,他盯着梁玄琛,观察他脸上细微的反应,梁玄琛淡淡的笑着,笑容僵硬,仿佛泥塑木雕,他到这个时候都没有跳起来大发雷霆,也算是定力十足了。
“当时康王见常四犹豫再三不忍下手,便拿常家母子要挟他就犯,其实当时我也劝过康王,这样做,恐怕要失了人心啊。果然……我的好徒儿下不了手杀您,又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身首异处,只能另想个昏招,把你毒瞎了。想来,为的这个由头,国舅爷最终也是原谅了他。”
梁玄琛清了清嗓子,点点头,“不错,他也是迫不得已。”
常清河的师父又道:“见你们如今居在一处,和睦相处,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