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
主要是大山部落,实在有些太小啦,若是稍微再大些,有500-1000人的规模。
恐怕就冲着跟野结伴侣后,不用自己去打猎,野会养着这点,就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部落太小,需要大家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保证过得下去,懒惰这种习惯,还没滋生。
不过景蕖更喜欢现在的部落就是。
换盐队回来,部落里变得热闹欢欣,就连下雨都掩不住外面叽叽喳喳、兴奋的吵闹声。
大家都学景蕖,顶张绵绵树叶在头上,遮住雨水,去领自己的皮毛和盐石。
水季后,天气转暖,因此这次换盐队出去,皮毛交换的很换,大多换的都是盐石。
分盐石的时候,有拿背篓背的,有拿绵绵树叶袋装的,换盐队的人见到新奇东西,不免要问。
留在部落里面的人,就有数不清的话说,以前都是换盐队讲路上的经历,这次终于轮到他们,
从背篓说到木桶扁担,从绵绵树叶,说到兽皮鞣制,再从溪边的茅厕,讲到洞里的架子床。
句句都离不开景蕖,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哇,景那么厉害的?背篓真的好用。”
“原来盐是长这样的么,还有那个茅厕,景真聪明呀,怎么想出来的。
我刚回来就发现,部落里变得好干净,比大河部落还要干净,都没有臭味。”
“等以后去换盐,咱们不带盐石,拿袋子装盐就行,这得省多少力气呀。”
“是呀,景说过咱们用的盐石,有七成是泥土,七成就是非常多,里面只有很少的盐。
盐石特别难搬运,全提纯成盐就很轻很轻,这次盐换的多,咱们可以腌好多腊肉。
景说,腊肉可以从现在,一直放到寒季!”
“还有架子床,睡在上面,特别的暖和,晚上都感觉不到冷,你想要么,我帮你做。”
“幸亏这次没跟青草部落换很多皮毛,你摸摸我的兽皮,是不是特别软、特别暖和,景教的。
他那有专门鞣制皮毛的水水,你跟他换,兽皮和肉都可以换,景人真的超好的。”
留在部落里的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换盐队的点头如啄米,“哦哦哦。”
“真的吗?太好啦!”
“好好好。床?要做的要做的。”
交流异常愉快,刚回来,其他还没熟悉,反正景这个名字,是深深印刻在脑子里。
景蕖不喜欢下雨天,总感觉被雨水沾到身上,湿漉漉的,浑身难受,就坐在洞口看着外面。
耳朵里听到部落的人,扯着大嗓门,把他拎出来,翻来覆去的夸,忍不住笑笑。
野站起来,从旁边走出去,景蕖以为他去帮忙分盐石,就没拦着,看着他出去。
自己转回洞里,把祭祀的石锅架起来,锅里烧上水,等着把分给他和祭祀的盐石,提纯成盐。
等部落里的盐石和兽皮分完,山扶着祭祀,慢慢走进来。
风跟在他们后面,拎着两块巨大兽皮,里头都包裹着东西,鼓鼓囊囊的。
把左边兽皮团扔到地上,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右边那个,露出里面灰不溜秋的东西。
献宝似的递给祭祀,“这是我从土部落换来的黑锅,比石锅煮肉快,还比石锅轻,给您用。”
祭祀杵着权杖,把黑锅接到手里看,确实比石锅轻得多,更加薄,黑不溜秋的,摸着很光滑。
祭祀眯着自己浑浊的眼睛,“这个难道是,土部落用他们部落的石头,磨出来的锅?”
大山部落的石器,可是很受欢迎的,其中就包括石锅和石刀,要是土部落的锅更受欢迎。
那他们的石锅,可就没人换啦,祭祀不由的涌起些危机感。
风摇摇头,“不知道怎么做的,不过土部落都很少换,需要用五头咩咩兽换。”
他们的石锅,只需要两头咩咩兽,而且数量不少,毕竟连老人都能打磨。
祭祀稍微松口气,喊正在烧水,准备提纯盐石的景蕖,“景,用这个锅烧水。”
景蕖应着,走过来,“咦,这不是土陶器么。”
第28章 嘎嘎兽
看着祭祀手里的黑锅,景蕖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现在居然已经有人能烧制陶器。
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可是旧石器时代,往新石器时代跨越的标志之一。
他把黑锅接到手里,仔细查看,这个黑锅,确实是土陶,或者说是土陶的雏形。
黑锅的形状很怪,大致能看得出是个锅,可外壁和内壁上,都有各种坑洼和凹陷,奇形怪状的。
原因可能是,捏泥胚的手艺不到家,或者用来做锅的泥土,水掺的太多,泥胚摔的太软、不好定型。
或者可能是用黏土捏成锅状后,根本就没阴干定型,就直接放到火堆上,用大火烤导致的。
景蕖觉得这锅是直接用火烧的,而不是放到窑里面烧的,是因为他在黑锅外壁。
发现有混合进去的木炭渣,是火堆燃烧后,留下的。
看来土部落的制陶手艺,还并不成熟,正处在摸索中,能够误打误撞烧出来这口黑锅。
虽然质量堪忧,隐隐有裂纹,已经能算得上是运气非常好啦。
祭祀稍微惊讶,随即笑眯眯的看着他,“你认识这种锅?你们以前,都用这种锅煮肉么。”
景蕖摇摇头,“我们都用铁锅,比这个好用,不过陶锅确实比石锅好用
主要是大山部落,实在有些太小啦,若是稍微再大些,有500-1000人的规模。
恐怕就冲着跟野结伴侣后,不用自己去打猎,野会养着这点,就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部落太小,需要大家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保证过得下去,懒惰这种习惯,还没滋生。
不过景蕖更喜欢现在的部落就是。
换盐队回来,部落里变得热闹欢欣,就连下雨都掩不住外面叽叽喳喳、兴奋的吵闹声。
大家都学景蕖,顶张绵绵树叶在头上,遮住雨水,去领自己的皮毛和盐石。
水季后,天气转暖,因此这次换盐队出去,皮毛交换的很换,大多换的都是盐石。
分盐石的时候,有拿背篓背的,有拿绵绵树叶袋装的,换盐队的人见到新奇东西,不免要问。
留在部落里面的人,就有数不清的话说,以前都是换盐队讲路上的经历,这次终于轮到他们,
从背篓说到木桶扁担,从绵绵树叶,说到兽皮鞣制,再从溪边的茅厕,讲到洞里的架子床。
句句都离不开景蕖,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哇,景那么厉害的?背篓真的好用。”
“原来盐是长这样的么,还有那个茅厕,景真聪明呀,怎么想出来的。
我刚回来就发现,部落里变得好干净,比大河部落还要干净,都没有臭味。”
“等以后去换盐,咱们不带盐石,拿袋子装盐就行,这得省多少力气呀。”
“是呀,景说过咱们用的盐石,有七成是泥土,七成就是非常多,里面只有很少的盐。
盐石特别难搬运,全提纯成盐就很轻很轻,这次盐换的多,咱们可以腌好多腊肉。
景说,腊肉可以从现在,一直放到寒季!”
“还有架子床,睡在上面,特别的暖和,晚上都感觉不到冷,你想要么,我帮你做。”
“幸亏这次没跟青草部落换很多皮毛,你摸摸我的兽皮,是不是特别软、特别暖和,景教的。
他那有专门鞣制皮毛的水水,你跟他换,兽皮和肉都可以换,景人真的超好的。”
留在部落里的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换盐队的点头如啄米,“哦哦哦。”
“真的吗?太好啦!”
“好好好。床?要做的要做的。”
交流异常愉快,刚回来,其他还没熟悉,反正景这个名字,是深深印刻在脑子里。
景蕖不喜欢下雨天,总感觉被雨水沾到身上,湿漉漉的,浑身难受,就坐在洞口看着外面。
耳朵里听到部落的人,扯着大嗓门,把他拎出来,翻来覆去的夸,忍不住笑笑。
野站起来,从旁边走出去,景蕖以为他去帮忙分盐石,就没拦着,看着他出去。
自己转回洞里,把祭祀的石锅架起来,锅里烧上水,等着把分给他和祭祀的盐石,提纯成盐。
等部落里的盐石和兽皮分完,山扶着祭祀,慢慢走进来。
风跟在他们后面,拎着两块巨大兽皮,里头都包裹着东西,鼓鼓囊囊的。
把左边兽皮团扔到地上,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右边那个,露出里面灰不溜秋的东西。
献宝似的递给祭祀,“这是我从土部落换来的黑锅,比石锅煮肉快,还比石锅轻,给您用。”
祭祀杵着权杖,把黑锅接到手里看,确实比石锅轻得多,更加薄,黑不溜秋的,摸着很光滑。
祭祀眯着自己浑浊的眼睛,“这个难道是,土部落用他们部落的石头,磨出来的锅?”
大山部落的石器,可是很受欢迎的,其中就包括石锅和石刀,要是土部落的锅更受欢迎。
那他们的石锅,可就没人换啦,祭祀不由的涌起些危机感。
风摇摇头,“不知道怎么做的,不过土部落都很少换,需要用五头咩咩兽换。”
他们的石锅,只需要两头咩咩兽,而且数量不少,毕竟连老人都能打磨。
祭祀稍微松口气,喊正在烧水,准备提纯盐石的景蕖,“景,用这个锅烧水。”
景蕖应着,走过来,“咦,这不是土陶器么。”
第28章 嘎嘎兽
看着祭祀手里的黑锅,景蕖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现在居然已经有人能烧制陶器。
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可是旧石器时代,往新石器时代跨越的标志之一。
他把黑锅接到手里,仔细查看,这个黑锅,确实是土陶,或者说是土陶的雏形。
黑锅的形状很怪,大致能看得出是个锅,可外壁和内壁上,都有各种坑洼和凹陷,奇形怪状的。
原因可能是,捏泥胚的手艺不到家,或者用来做锅的泥土,水掺的太多,泥胚摔的太软、不好定型。
或者可能是用黏土捏成锅状后,根本就没阴干定型,就直接放到火堆上,用大火烤导致的。
景蕖觉得这锅是直接用火烧的,而不是放到窑里面烧的,是因为他在黑锅外壁。
发现有混合进去的木炭渣,是火堆燃烧后,留下的。
看来土部落的制陶手艺,还并不成熟,正处在摸索中,能够误打误撞烧出来这口黑锅。
虽然质量堪忧,隐隐有裂纹,已经能算得上是运气非常好啦。
祭祀稍微惊讶,随即笑眯眯的看着他,“你认识这种锅?你们以前,都用这种锅煮肉么。”
景蕖摇摇头,“我们都用铁锅,比这个好用,不过陶锅确实比石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