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十次写这句话了,可见我其实并没有多么惭愧。而且你也没有立场指责我,你只是一个日记本而已。
总而言之,我这段时间感觉还算不错。
当然不可能就这么好了,但也没有以前那么坏。低谷期出现得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都能挺过来,也很少去想关于“逃避”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觉得可能有一天我真的能彻底治愈。谁知道呢?
我们暂时不去想太遥远的事情。
月底的时候去拆了内固定,现在已经完全好了。
医生说像我这样本来就有断裂折痕的伤处不可能长得这么好,好像所有痕迹都开始慢慢消除了。好几个护士都跑过来看,其中一个小姑娘还说我这样是一个什么什么神显灵。
真的有神灵吗?我也不知道了。”
沈霁青转过头,在床头灯昏黄的光线下看程姜睡熟的侧脸。他看了一小会儿,伸手轻轻揉了一下程姜的头发,像是恶作剧一样。
他甩一甩手,把注意力转移回日记本:
“上周末剧团最后的公演结束了。谁也没想到那部戏得到了林穗梦老姑妈的赏识,居然搬到正式剧场里演了几场。绀剧场是铁路街那边的一个小剧场,但对我们来说很大,我们不得不把戏改长。他后来给车票加了四五个角色,演一场下来有一个多小时,我拉琴拉得手都快断了。但是真的有很多人来看,我从来没想到过那个五百人的大厅能几乎坐满人。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戏是同一时间段里最便宜的那个,人总得看点什么吧?
Cee一直在后台跟着一个姓魏的来帮忙的姑娘玩,特别兴奋,虽然她可能看不懂他们演的具体是什么。
熊成也演了一个小角色。姜还留着他们三个的联系方式,第一次演的时候有问他们要不要来看,后来他就很感兴趣。
我挺惊奇这件事,因为怎么看都是段哲更有喜剧效果。
我不是很确定,但我觉得他和林穗梦最近可能有点什么,明天可以问一下。我从来不知道她喜欢粗犷的这款。
姜的驾照终于下来了。我们计划清明节的时候开车到活水公园去玩,走之前会在家里做好三明治一起带着。我们昨天去买了金枪鱼沙拉酱,据说可以用来配鳄梨。”
沈霁青书签拿到一边。那是一张小小的拍立得,上面是莘西娅骑着一辆儿童自行车。他又把本子往前翻找一番,确认内容还没写过后添加:
“《琴吻》居然投稿成功了,这是另一件没有想到的事情。前段时间刚印出来,出版社说会往书店投放,但我下班路上偷偷找过好几家书店,都还没有。
我们自己留了十本,把楼上的书架都放满了,看起来挺奇怪的,但书的侧边有图案,连成一片还挺好看。
他现在又开始翻译第三本,中文译过来叫《苜蓿乐园》,是新西兰那边的一个作家写的。
他自己也写东西,有一篇叫湖中女人的我看过,据说改了很多遍。我也想给他投稿来着,但投一次拒一次。他说没关系,本来就不是写来给外人看的。
他还在继续写,我相信出版社总有一天会良心发现。
春天到了。
我们开始打理花园,从小区里的晚饭花里找了种子种植,目前为止长得很好。二楼的房间已经彻底变成书房使了,周末白天的时候我们会在上面看看书加加班。
今天早上我去窗口看他们在院子里做什么,可能在修剪树枝。那时候我突然想:他会不会忽然抬头看我一眼?但他忽然真的抬起脸来了,他和Cee两个人都在看着我。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以前不是没有出现过,但以前没有这么强烈。
我想”
沈霁青没有写完,因为躺在旁边的程姜忽然用手紧紧攥了一下他腿边的床单。他低头去看,见程姜大半张脸埋在枕头里,布料上一点圆圆的湿晕,是无意识中留下的眼泪。
*
起初是黑暗,随后他走在一片大雾里,看见绿沈色的大地在白茫茫的表皮下若隐若现。
程姜穿过一个个乍看一模一样的黑色小石碑,终于停在其中一个平淡无奇的石碑前面。
这个梦是熟悉的:很久很久以前,他曾经见过它一次,只是不知为何忘记了。
石碑孤零零的,黑色的石头表面落满灰尘与雨滴留下的细痕,像很多其他石碑一样并没有被人前来看过的痕迹。程姜蹲了下来,去看那块石碑上的铭文:
沈霁青
1987年9月17日——2017年9月17日。
没有照片,没有墓志铭。就是一块简陋得可怜的小石碑。
程姜直起身来,茫然地四处张望。
墓园里静悄悄的,除了他之外别无他人。在这个梦境里时间和现实并不一致:不是2019年,不是2020年,而是更多年后。他站在那里,仿佛自己是被剩下来的那最后一个人。
墓园里全部的墓碑沉默地回望他,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黑色小方块像是咖啡杯里漂浮的小块硬巧克力,味苦而薄。程姜重新蹲下来,把沈霁青的那一块墓碑一点点擦拭干净,直到它看起来像是刚刚置在那里的一样。
他站起身来:跑。
那些草在疯狂生长,盖住了墓碑。他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都如出一辙:宽广的,无边无际的绿色。
每一根草都与另一根完全相同:绿得扎眼的草茎,月白色的草尖,
总而言之,我这段时间感觉还算不错。
当然不可能就这么好了,但也没有以前那么坏。低谷期出现得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都能挺过来,也很少去想关于“逃避”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觉得可能有一天我真的能彻底治愈。谁知道呢?
我们暂时不去想太遥远的事情。
月底的时候去拆了内固定,现在已经完全好了。
医生说像我这样本来就有断裂折痕的伤处不可能长得这么好,好像所有痕迹都开始慢慢消除了。好几个护士都跑过来看,其中一个小姑娘还说我这样是一个什么什么神显灵。
真的有神灵吗?我也不知道了。”
沈霁青转过头,在床头灯昏黄的光线下看程姜睡熟的侧脸。他看了一小会儿,伸手轻轻揉了一下程姜的头发,像是恶作剧一样。
他甩一甩手,把注意力转移回日记本:
“上周末剧团最后的公演结束了。谁也没想到那部戏得到了林穗梦老姑妈的赏识,居然搬到正式剧场里演了几场。绀剧场是铁路街那边的一个小剧场,但对我们来说很大,我们不得不把戏改长。他后来给车票加了四五个角色,演一场下来有一个多小时,我拉琴拉得手都快断了。但是真的有很多人来看,我从来没想到过那个五百人的大厅能几乎坐满人。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戏是同一时间段里最便宜的那个,人总得看点什么吧?
Cee一直在后台跟着一个姓魏的来帮忙的姑娘玩,特别兴奋,虽然她可能看不懂他们演的具体是什么。
熊成也演了一个小角色。姜还留着他们三个的联系方式,第一次演的时候有问他们要不要来看,后来他就很感兴趣。
我挺惊奇这件事,因为怎么看都是段哲更有喜剧效果。
我不是很确定,但我觉得他和林穗梦最近可能有点什么,明天可以问一下。我从来不知道她喜欢粗犷的这款。
姜的驾照终于下来了。我们计划清明节的时候开车到活水公园去玩,走之前会在家里做好三明治一起带着。我们昨天去买了金枪鱼沙拉酱,据说可以用来配鳄梨。”
沈霁青书签拿到一边。那是一张小小的拍立得,上面是莘西娅骑着一辆儿童自行车。他又把本子往前翻找一番,确认内容还没写过后添加:
“《琴吻》居然投稿成功了,这是另一件没有想到的事情。前段时间刚印出来,出版社说会往书店投放,但我下班路上偷偷找过好几家书店,都还没有。
我们自己留了十本,把楼上的书架都放满了,看起来挺奇怪的,但书的侧边有图案,连成一片还挺好看。
他现在又开始翻译第三本,中文译过来叫《苜蓿乐园》,是新西兰那边的一个作家写的。
他自己也写东西,有一篇叫湖中女人的我看过,据说改了很多遍。我也想给他投稿来着,但投一次拒一次。他说没关系,本来就不是写来给外人看的。
他还在继续写,我相信出版社总有一天会良心发现。
春天到了。
我们开始打理花园,从小区里的晚饭花里找了种子种植,目前为止长得很好。二楼的房间已经彻底变成书房使了,周末白天的时候我们会在上面看看书加加班。
今天早上我去窗口看他们在院子里做什么,可能在修剪树枝。那时候我突然想:他会不会忽然抬头看我一眼?但他忽然真的抬起脸来了,他和Cee两个人都在看着我。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以前不是没有出现过,但以前没有这么强烈。
我想”
沈霁青没有写完,因为躺在旁边的程姜忽然用手紧紧攥了一下他腿边的床单。他低头去看,见程姜大半张脸埋在枕头里,布料上一点圆圆的湿晕,是无意识中留下的眼泪。
*
起初是黑暗,随后他走在一片大雾里,看见绿沈色的大地在白茫茫的表皮下若隐若现。
程姜穿过一个个乍看一模一样的黑色小石碑,终于停在其中一个平淡无奇的石碑前面。
这个梦是熟悉的:很久很久以前,他曾经见过它一次,只是不知为何忘记了。
石碑孤零零的,黑色的石头表面落满灰尘与雨滴留下的细痕,像很多其他石碑一样并没有被人前来看过的痕迹。程姜蹲了下来,去看那块石碑上的铭文:
沈霁青
1987年9月17日——2017年9月17日。
没有照片,没有墓志铭。就是一块简陋得可怜的小石碑。
程姜直起身来,茫然地四处张望。
墓园里静悄悄的,除了他之外别无他人。在这个梦境里时间和现实并不一致:不是2019年,不是2020年,而是更多年后。他站在那里,仿佛自己是被剩下来的那最后一个人。
墓园里全部的墓碑沉默地回望他,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黑色小方块像是咖啡杯里漂浮的小块硬巧克力,味苦而薄。程姜重新蹲下来,把沈霁青的那一块墓碑一点点擦拭干净,直到它看起来像是刚刚置在那里的一样。
他站起身来:跑。
那些草在疯狂生长,盖住了墓碑。他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都如出一辙:宽广的,无边无际的绿色。
每一根草都与另一根完全相同:绿得扎眼的草茎,月白色的草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