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兴趣缺缺地放下了,显然目标并不在此。他绕过办公桌,眼尖地发现了地上的碎纸机,或许是因为电源突然断掉的缘故,碎纸机里还夹着一张碎了一小半的a4纸,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大标题——病毒传播路径说明和流行病学分析。
  将剩下的大半张纸从碎纸机里暴力地扯了出来,顾舟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地球历20xx年,北极冰川融化,7月,科考队伍在北极考察过程中于史前冻土中发现未知病毒,因一科考队员操作不规范,将含有大量未知病毒的土壤于未有防护的私人空间进行恒温恒湿软化,造成休眠病毒恢复活性,从伤口处感染该科研人员。
  跳过中间一段病情描述,顾舟直接看向传播路径部分。
  科考队发出紧急求援,地球联合组织驻冰国部门协助冰国紧急救援队派出直升机及舰艇迅速转移所有感染者共计24人,余下一未感染者为华国生物学家兼病毒学家林昊,科考队所有成员均被送往冰国A军区附属医院,三天后,A军区沦陷,病毒开始在冰国蔓延,国内居民纷纷出国逃难,病毒开始世界性传播。
  病毒首次出现在我国为首都时间7月29日,携带者为一海外入境的我国公民,患者在……
  纸上的内容到这里戛然而止了,顾舟颇有些可惜地看了看那台碎纸机,似乎有些意犹未尽。他随手将纸扔掉,来到挂着锁的文件柜前,拔出自己心爱的枪,瞄准,射击,古老的铜锁应声而落。
  与铜锁落地声同时响起的,还有后脑勺边丧尸的嗬嗬声。顾舟表示,这种气管腐烂但声带还在略微颤动由此发出的诡异声音,他这辈子都不想近距离再多听一次。
  因为当这个声音响起时,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丧尸那张腐烂的嘴和一口腥臭尖利的牙,已经与他无比金贵的后颈相距不超过十公分了。
  来不及多想,顾舟迅速向左前方扑去,想要借助办公桌当做掩体,完美地实现一个帅气的反杀。
  事实同样如此,卧倒,侧翻,起身,举枪,盲射,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非常之标准而完美,丧尸右脸着地,实现了与地板最亲密的接触。
  顾舟心有余悸地转枪,收枪。
  居然忽略了窗边那个足有两人宽的大衣柜。
  大意了,大意了。
  重新回到文件柜前,丧尸黏糊糊的血喷在上面,让人实在提不起打开的兴趣。
  顾舟闻了闻自己的战术手套,再一次为自己的干净整洁而感到沾沾自喜,他左手捏住自己的鼻子,右手猛地一下打开柜门,令人意外的是,柜子里放的不是资料,而是一排新式配枪和几排弹夹。
  顾舟眉毛挑得老高,似乎完全不能理解这种朴实而又惊悚的藏枪方式。
  顾舟仔仔细细地将整间办公室检查了一遍,确认再也没有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于是便来到碎掉的窗前,准备最后接受一下机关事业单位组织的关怀,并且向从窗户摔出去的那个不知道是同僚还是丧尸的可怜蛋表示最深切的默哀。
  三楼的窗户,向下看去就是小楼正门前的那个小院,地上也没看见可疑的尸体,不知道是变成了敌方势力的一员还是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顾舟估摸了一下三楼的具体高度,认为自己如果单纯为了耍帅跳下去,而周围甚至连一个丧尸观众都没有,实在是得不偿失、白费力气,于是决定中规中矩地从一楼的窗户里重新爬出去。正转身,一阵眩晕感一下子涌了上来,让他险些没有站稳,差点从这窗户直愣愣地摔出去。
  走过去扶住桌子,顾舟皱着眉头,脱下战术手套,摸了摸自己的后脖颈。
  手上出现了一道黑红的血迹。
  顾舟刷地看向地上的丧尸。
  他好像被那个丧尸咬到了。
  一条细细的伤口出现在他的后脖颈右侧,此时正缓缓渗出黑红色的血液来。
  顾舟靠着桌子席地而坐,一时之间有些恍惚。许是人到了这种涉及生离死别的关头,总是忍不住回顾自己的过往,顾舟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那个大院儿,看见长满爬山虎的围墙,听见成片的鸟啼蝉鸣。再往后,他的眼里只剩下了西北荒漠的茫茫黄沙,只剩下了白炽灯明灭带来的日月更替,剩下满腔热血和赤子之情。
  因为我有未竟的使命。
  顾舟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感觉除了晕眩外,脑袋里仿佛嵌入了一颗烧红的螺丝钉,不断搅动,每一下都牵扯住神经,迸发出剧烈的疼痛来。
  我好像有一点点发烧了。
  趁着自己意识还算清醒,还能有基本的行动能力,顾舟扶住桌子站了起来,向外面走去,走之前还不忘颇为可惜地看了看那满满一柜子的枪和子弹。
  摇摇晃晃地出了小楼,顾舟辨别了一下方向,然后绕过小楼,来到后院。不同于小楼的古朴破败,后院乃是一个极具现代化的直升机升降坪,四周围着消音的玻璃板,内部被均分为四个区域,可以容纳四架大型直升机。
  后院的上空搭载着自动化成像式玻璃板,外围配备数台小型识别仪,可以通过识别直升机编码判断其是否具有降落资格,从而控制玻璃板的开合。这种成像式玻璃板可以通过适应周围环境来改变成像,使得这里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后院,因此常常被用于军事基地或者机要部门。
  此时玻璃板呈现出完全打开的状态,正中一架崭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