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在外,相认之时,便用这一招来验证你。”
  陆昭明怔了怔:“他怎么知道……”
  当年之事极为突然,掌印太监汤衡淮从中作梗,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李寒川又怎么可能早预知到之后要发生的事。
  “他也不知要发生什么。”文肃远道,“那时卫芸姑娘已经随张高令离京归隐,我们谁都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陆昭明问:“那他……”
  “李兄常口出惊人之举,他这人虽有些奇怪,可为人一向正直,不畏生死,途中所遇波折虽多,他却始终未曾惧怕亦或是后退。”文肃远长叹一口气,“郡主说他是时运不济,才成天遇到那些乱七八糟的怪事。”
  陆昭明鲜少听别人这么谈起他的父母,王鹤年口中的李寒川,是凌霜剑李大侠。行侠仗义,忠君为主,完美得好似一个刻在话本上的小人一般,没有皮肉骨血,甚至与他记忆之中那个总爱与他笑还有些吊儿郎当的父亲全然不同。
  而他觉得,戚连与文肃远口中的“李兄”,好像才更生动一些,有同寻常人一般的坏毛病,也有自己百般坚守且毫不可动摇的家国情怀。
  “可李兄说,他就像是那戏台上的角儿,一出戏怎么可能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生来如此,本该轰轰烈烈在这江湖朝堂之中走上几遭。”文肃远一面低声与陆昭明说话,一面却又觉得十余年前李寒川的面容好似就在眼前,他终于又忆起了李寒川所说的一句话,下意识一拍手,道,“哦!李兄说,他这就是主角命。”
  ……
  张小元听不懂。
  他从文肃远与戚连所说的字里行间中,勉强构筑起一个有些疯疯癫癫的男人形象,那人可不像是什么大侠,而陆昭明听得很认真,好像生怕错过任何一句与他父母有关的话,张小元不由将椅子搬得离他们近了一些,一面小声说:“李大侠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他是很有意思。”文肃远面露些许钦佩,道,“他拟定了许多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其中一种就是你失散在外。”
  陆昭明抿了抿唇,像是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
  “他担心认亲不易,这才让我们用这个问题来验证的。”文肃远说,“若非与他极亲近的人,又怎么能知道,凌霜剑只是个称号。”
  张小元举手提问。
  “文将军。”张小元很是疑惑,“凌霜剑不是一把剑吗?”
  文肃远咳嗽一声,道:“不是。”
  张小元:“那李大侠为什么会被称作凌霜剑?”
  文肃远:“大……大概是他自己传出去的吧。”
  张小元怔住。
  等等,他听不懂了,所以李寒川的佩剑并不是凌霜剑,或许这世上都没有一柄名剑叫做凌霜剑?
  张小元提出最后一个疑问:“那他为什么要称自己凌霜剑。”
  “……因为听起来好像很冷若冰霜。”文肃远停了停,像是在思索当年李寒川的措辞,半晌才犹豫道,“李兄说,这听起来好像很……很酷。”
  张小元:“……”
  那又是什么意思?
  他已经无法直视他小时候最钦佩的李寒川李大侠了!
  好在陆昭明顺利通过二人的验证,他们终于确信了陆昭明就是李寒川之子,而张小元费尽心思想要知道的那些朝堂秘事,文肃远与戚连干脆直接一五一十告诉了陆昭明。
  当年李寒川入朝后立即便去了边关,他有赫赫战功在手,先帝本来也是希望他能够干脆在边关镇守,好护关内太平,他不知照着何物,琢磨出了一套火铳与军制,麾下军士大多极其尊敬他,且只听他调令,以至于他逝去后,赵承阳怎么也使唤不动他的下属。
  如今边关一片散沙,宫中又全是谣言,也算是内忧外患,在这当口,汤衡淮终于忍不住了。
  当年摄政之臣大多已死,赵长鸢只是长公主,哪怕有监国之权,赵承阳在时,她还是不能过多干涉朝政,而朝中惯有党争,汤衡淮隐在暗处,朝中好似所有人都是他的耳目,却没有任何证据证实他与此事有关。
  他们总算介绍完了当下的局面,张小元深吸一口,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若只是要验证师兄的身份,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一旁听了许久的佘书意也点头道:“滴血验亲,交换信物,甚至直接谈一谈,我想哪一样都可以轻松辨出昭明的身份。”
  李寒川夫妇已不在世,可郡主的兄长还在,这种情况下,滴血验亲总该有些作用。
  “李兄说,信物可以伪造,直接谈话可以作假。”文肃远深深叹气,“而你的血和猪的血滴在一个碗里,也都是能相融的。”
  张小元:“……”
  佘书意:“……”
  李寒川这人怎么回事?骂谁是猪呢!


第92章 皇家八卦
  212.
  虽说张小元觉得李寒川这句话是在讥讽那些想要滴血认亲的人,可原来人血和猪血也能融合吗?张小元不免对此事充满好奇,甚至想等自己空闲的时候,偷偷去试一下。
  “若李兄知你平安长大了,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文肃远又抬起手,抹了抹眼睛,好像在擦拭将要流出的眼泪,“十余年一晃而过,你如今都已有李兄那么高了。”
  戚连站在一旁,忽而轻声道:“可你为什么要回京。”
  陆昭明微微一怔,他本来就话少,更是应对不了当下的境况,有些不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