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路某开放式小区、原自来水厂职工院。家住3号楼602的周艳女士报案,一男子凌晨一点左右非法侵入她的住所。
  受害人周女士身材姣好,衣着入时。但她没有化妆,看起来颇为憔悴,提起这事还后怕不已:“我这个人睡眠一向不太好。那天凌晨一点左右的时候,我还没有睡着,隐约听见背后有声音。我挺怕的,吓得浑身冰冷,转过身正好看见一个黑影从窗户里进来。我吓得大叫,他猛扑上来,扼住我的喉咙。我吓坏了,只是拼命去打他,几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害怕了,从窗户跑了出去。我不敢追也不敢去看,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就发现自己拽下了他的头套。我去把窗户锁上了,然后报警,警察很快就来了,给我安排了住处。我是再也不敢继续住在这里了,这段时间住在妹妹妹夫家。我老公也回国了,安排好了以后就搬走。”
  头套!
  现在有了物证,这位勇敢的女士帮了大忙。
  “犯人长什么样?”
  “太黑了,我没有看清,好像头发有点卷。力气很大,爬进来的动作像猩猩。”
  周女士的住所也没能提取到任何指纹,但留下了脚印。刑警队感到兴奋,犯人的肖像越来越清晰了。但是又感到不安:这是连环作案。
  但赵志飞的烟几乎没从嘴上拿下来过。
  “并案,没意见吧。”


第33章
  现在,找到罪犯是最重要的。两个案发地相距不远,但也不近。初步推断,案犯是当地人,就住在这一片。
  然而茫茫人海,敌暗我明。仅案发的南城区和宁安区就有近百万人口,从何找起呢。
  犯人的动机依旧模糊。杨烁心中出现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这人很可能如陈诚成所说,是心理变态。他还会再次犯案,没有人知道下个受害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他们必须尽快抓住犯人。
  时间一分一秒砸在二队队员紧绷的神经上。排查任务下派到各个支队,更多警察忙碌起来了。
  近两周过去了,案件没有任何一点进展。
  赵志飞抽烟抽得更凶了,每次路过局长办公室时脚步都很沉重,眼窝一天比一天深。
  刑警们每天将近工作18小时,忙着核查各组送来的嫌疑人。有那么几个人在某些方面符合预期,进一步跟踪下去却不是,像削断了蛛网,手里的线索散成一把断头丝。
  太让人焦躁了。杨烁嘴上起了个大燎泡。
  5月13日上午,二队正在工作。王霄接了电话后突然脸色一白,趴倒在桌案上。
  “队长,坏消息,”王霄向后倒在椅子上,双手抹了一把脸,“南城区百柳路梅溪三村,11号楼501,三十九岁独居女性,一模一样的手法。”
  会议室里沉默了两秒。
  笔筒被赵志飞猛地扇飞,滚落在地板上,来回摇晃,里面的笔噼里啪啦掉了一地。他还不解气,一脚踹在墙上。杨烁看着那面墙。前年才粉刷过的,已经又被队长踹脏了好几处。
  陈诚成感到崩溃。那一片是他负责且尚未仔细排查到的地方。他知道,本市的老小区太多了,出动全市警力,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周之内查遍。可他依然深深地绝望与自责。
  他差一点就抓住他了。可是这“一点”,差了十万八千里,差了一条滔滔黄河,更差了一条命。
  冷静。
  白板上写着一排文字。
  作案动机不明——提示这个人很可能是心理原因所致,会连环作案。他很可能有前科,注意查找以往类似案件的刑满释放人员。
  嫌疑人有较强攀爬能力。
  嫌疑人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他没有留下指纹,刻意破坏了现场。
  针对中年女性——他自己可能有过一段不幸婚史。
  身高约170,较瘦。如果第三条的推论正确,他的年纪应该在四十岁左右。
  这次的死者黄玉,女,三十九岁。约凌晨2点于家中被害,死于颈动脉割裂大出血。死后尸体被破坏,面部损毁,右侧乳房被割裂,胸口用刀划了很多叉。该受害人生前做过整形,鼻根处的假体和乳房假体均被剖出。
  屋顶上一串触目惊心的梅花血迹似在诉说,死者的颈动脉血是如何喷涌而出。
  犯人作案后在屋内停留了很久,翻动过受害人家的冰箱,消耗部分食品,并且试图抹去作案痕迹。根据技术侦察人员的计算,本次停留时间比岚清园案更久。另外,现场丢失了部分现金与一部手机。
  连环杀人案的出现,在这个平静的城市掀起一面巨浪。人心惶惶,防盗窗一夜间销量剧增。
  全市刑警集中投入这个案子,展开拉网式排查。每晚九点至次日凌晨四点,他们分批蹲守在南城区、七漕区、花山区、宁安区的各个开放式小区。一切不安都压在全市警察的背上。
  犯人胆子变大了。如果不抓住他,还会越来越大。
  这次案件发生,说明我们还没有惊动他。又或者他胆大包天?不,前者更加符合。等这次的案件被报道出来,他大概会被惊动。
  大家~新年快乐啊~虾虾携我家猫>θ?θ


第34章
  如果是我,我会做什么?也许该出去躲躲了吧。
  他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根据受害人家中的食品消耗,犯人是典型的“穷人口味”,应该会倾向于火车和汽车。
  杨烁把手捏成拳头,在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