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5

梯,还有消防车,装水的大车子,高头大马来拉车,为了担心水压,还改装了水压的工具,让救火的时候,水可以像现代那样喷出来。
  自然是自来水厂也没有放过,肯定是要建造的,光抽地下水可不行,还有那些江河里的水都是要被抽出上来,然后沉淀消毒等等,再传输到千家万户去的。


第207章 梦见迁都
  别看这北方京城还没完全建完, 可该有的规模已经都布置完毕, 赵爵有系统的帮助,规划出了最合理的建筑图纸, 衙门也被分了好多种模式, 当然了,本来就有好几种,比如大理寺,赵爵还增加了六扇门,专门培养出捕头, 针对江湖人士的犯案等等。
  为了节约土地,不少的建筑都是小两层,甚至还有三层的, 不包括地下的。
  不过允许建造两层以上的建筑, 不是谁都可以的, 那是必须经过审批的,像衙门, 大理寺等等,那都是建造的比较巍峨,材质跟普通的水泥木头也不一样。
  高高的台阶,巨大的石块, 给人一种威严的压迫感。
  至于为什么建成这样,主要还是, 希望普通百姓不要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去告状, 毕竟要什么事都去衙门的话, 当官的怕不是要忙死了。
  所以赵爵在庞昱的提议下,阻止了居委会,专门管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有居委会解决不了的事,才会被送到衙门来解决。
  至于衙门,也不再是原本简单的模式,被分成了无数分局,没有办法,北方京城面积太大了,赵爵和庞昱当初设计图建造的时候,就想着,干脆建个大的。
  这不,区域大了,那么管理起来就麻烦,没有相应的管理,就容易乱套。
  赵爵就跟赵祯讨论了一下,在每个小区域里,都建了相对应的分局,还有防火等等。
  就连书院,那都是建了好几个,你不可能让全城的小孩都跑一处来读书,又不是寄宿的书院。
  只有在城外山上的书院,才能让人选择住宿,并且一年就放两回假,每次假期也就十天半个月,其他时间全部都在山上度过,那就是北方的温山书院。
  全称温山书院北地分院,跟总院不同之处,分院建造的更加庞大,占地面积也更加的光,光马场,就有大半个书院那么大。
  差不多原本在汴梁的不少学员,都已经转来了温山书院北地分院,同时也有不少的老师也跟着过来,现在留在汴梁城的,都是一些新的老师和不愿意挪地方的老师。
  至于学生,赵祯虽说想要迁都,可是汴梁也算人杰地灵,附近学子还是有很多的,比起去北方上学,在汴梁的温山书院,更是首选。
  反正赵爵是不可能再担任书院的院长的,这活太麻烦了,不适合他。
  作为一个纨绔,他就该过着逍遥无负担的日子,工作是什么,跟他有关系吗?
  好在他哥帮他解决了人生大事,顺便还解决了工作问题,有胖头鱼在,他的工作量可以说,只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凑点热闹。
  这才是人生啊……
  谁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爵被他亲哥娇养了这么多年,吃过最大的苦头,大概就是上南方走了一趟,事实上有那么多的侍卫宫女,也没吃上什么苦。
  作为赵恒最喜欢的弟弟,只要不是赵恒亲自说自己厌弃了弟弟,否则谁也别想作践他。
  有他当皇帝的哥哥罩着,赵爵走路带风,上哪都是高高在上的。
  整个大宋,能让他受委屈的,也只有他哥独一份。
  虽说他哥命不大好,活的不够长,对赵爵却没有多少的影响,除了对亲人逝去的伤心,他在大宋的地位依然不变,毕竟下一任皇帝,还是他坚强的靠山。
  比起时不时黑他的亲哥,这个侄儿更加的可靠,当然了,赵祯也是真的需要他这个叔叔。
  对赵爵,赵祯的感情十分的复杂,比起亲爹,赵爵养育的他更多,而且在他当上皇帝以后,绝对是支持,才能让他年纪轻轻就掌握了政权,而不是看那些大臣们的脸色。
  他大概是史上以来,最快速掌握朝政的皇帝。
  可在他的身边,不断的有人在耳边嘀咕,让他防着襄阳王,毕竟襄阳王正值年轻力壮。
  如今他还能拒绝听那些人的话,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也多亏了庞玉燕在身边,可不要小瞧了那枕头风!
  开玩笑,她弟弟可是襄阳王的王君,襄阳王要是不好了,她弟弟还能好的?
  更何况那些说襄阳王坏话的人,都是些什么居心?
  襄阳王甚至都没有子嗣,他要夺了皇位做什么,闹着玩吗?
  那些说襄阳王坏话的人在想些什么她不清楚,反正她家相公,是绝对不能听他们的就对了。
  特别是早几年,他们发现,那些在外头宣传赵爵坏名声的,居然是先帝的授意,也是气到没谁了,先帝是不是病糊涂了,才会干出这般寒人心的事来。
  那可是他一手带大的亲弟弟,还是一母同胞的那种。
  不过在某些大局上来说,比如他哥的面子,弟弟的名声什么的,还是可以小小的牺牲一下的。
  反正赵爵从小就是纨绔,也不介意长大了以后,继续做一个纨绔。
  只不过赵恒没有想到,他死后还想维护自己的名声,搞出这样的骚操作。他儿子却不答应,用抹黑他小叔叔来成全他爹的名声?想屁呢!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