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2

是擅长的东西不同罢了。
  而且大家如果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真的不好说,就是家里有钱读书的,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不大有人在。
  赵爵办书院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要让他们全部以当官为奋斗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他早就发现了断文识字的工匠,要比目不识丁的工匠更加脑袋灵活,举一反三。
  所以他所招揽的工匠,不识字的都必须去重新念书,他们别提多痛苦了。
  这不,从小培养,就变的非常重要。
  庞昱差不多就按照后世的学校的模式,来安排学校的课程,反正没有科举,除非读书特别出色的,倒是可以转学校。
  来书院上学的孩子,基本都跟书院签订了合同的,等学成以后,就要替赵爵干活。
  这地主老财的套路,不是一般的深,早早的就忽悠了给他打工的人。
  没办法,辛辛苦苦的培养出来后,然后给跑了,那他哭都没地哭去,他是那种肯吃亏的人吗?
  至于签合同,人还是跑了怎么办,呵呵……
  作为大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他就看谁敢?
  还真找不出有这样狗胆包天的人,想想邻国的国主,因为得罪了襄阳王,如今连国土都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驴了襄阳王还想跑的掉?怕不是要被打断狗腿!
  庞昱对这也不可能不防,嘿嘿,洗脑模式了解一下。
  大致也就是每天让孩子们了解一下,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且忆苦思甜。
  种地的话,某些孩子都还小,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人都还没锄头高呢,不过不能下地,不代表不能干活,选一些风和日丽的日子,领着小崽们下地拔野草,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王爷亲自领队下地干活的殊荣,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没办法,作为一个懒人,他讨厌下地干活!
  有他家胖头鱼干活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他来?
  明明每次他都是躺着的那个,胖头鱼如此勤奋,当然是那下地的活也都给他包圆了。
  就看到赵爵头顶戴着一个草帽,后头跟着一串小萝卜头,同款的草帽,还有那统一的服装,既然是下地干活,当然是要穿耐脏的衣服,否则那些个小孩子在地里滚一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不是书院的学生,而是丐帮的呢。
  书院的田地不大,太大也没人种,本来就是为了锻炼书院里的学员的,没必要太大,反倒是其他地方,是有书院的外租的田地的,那是为了维持书院的开支,还有书院每天的蔬菜供应,都是从城外的田地来的。
  别看这些学员还小,都一个个认认真真的干活,一点都没有偷懒耍滑的意思。
  他们书院里的田,一块是种粮食,另一块则是种的蔬菜,等到蔬菜成熟了,就会被送去食堂里,做成好吃的,来让书院每一个人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不光是一种劳动,更是集体荣誉。
  拔完野草以后,年长的组就开始翻地,一个个都十分的熟练,没办法,书院都开了快两年了,他们也早就习惯了书院的模式,这座城市是新建的,他们从最开始书院建成以后,就搬了进来,周围原本都是空地,如今也都是住宅,不过环境的话,这边也还算清幽。
  因为附近的宅院都是被有意的删选过的,不是谁都能住到附近的。
  也因为这边的环境不错,某些读书人,也会住在附近来。
  不过这些人以为书院里就会清幽,那就大错特错了,住在靠近书院的人,才能知道,书院最吵的时候,就是早晨的时候。
  每天早上用过早饭,统一朗读百家姓、千字文等等,高年级的就换别的更高深的,所以只要是早上,就能听到书院里传出来郎朗的读书声。
  想要睡懒觉的,就不要想了,七天书院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早读结束就是健身的时间,开场活动就是赵爵的广播体操,随后是书院的教头,教导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文武双全,了解一下。
  可以说,书院完美的刻复温山书院,只不过从贵族般,变成了贫民版。
  起点不同,学习的东西也不同,庞昱在书院里,属于矮子里面挑高个,只要他们抓住了机会,相信这些孩子里面的某几个,就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自然不可能是全部的人,很多时候,不光是身份的差距,更有基因的差距。
  庞昱现在给他们提供的,就是一个可以缩短差距的平台,基本全城的适龄的孩子都进了书院,不过也不是全部,某些大家族的,就在他们自己的私塾里面读书。
  加上庞昱这个书院,什么人都接收,导致很多大家族的人,都觉得丢份,不肯送孩子来。
  对此他是不在意的,他们书院连女童都收呢,有什么好奇怪的,城里有不少的孤儿,大部分都是女娃,有些家里,男娃的话会趁着年纪小,领回去养,以后防老,至于女娃,就没什么人要领,难不成领回去做童养媳啊?这些孤儿,就被庞昱接了过来,全部安排进了书院。
  赵爵早先就下令,不允许人私自养童养媳,一旦发现,可不止是罚款这么简单,还要挨鞭子的,你要是挨的住,你就养好了。
  谁也不会愿意因为童养媳去挨鞭子,又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要是谋杀刚出生的女婴,就不止是挨鞭子的事了,自己亲生的也不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