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修远早晚要知道为白大人翻案这事其实是谢淳提的,宣和索性直接告诉他:“你出狱是我办的,你爹的事却是谢淳提的,你若要报恩便记着这份情,二十年后还吧。”
白修远愈发确定他们之间有什么不睦:“王爷放心,我明白。”
“这些日子暂且住在王府吧,我请个大夫为你调养身体。”
“多谢王爷好意,只是眼下我想为家父上一炷香。”
原本他母亲就走得早,说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似乎是过于可怜了。但确实就这样,白大人身死,小白大人入狱,白家便散了。
宣和点头应允:“叫百里汇送你去。”
白修远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王爷是想他和百里汇好好相处,不过这事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百里汇不是个文官,他甚至没读多少书,几本兵书倒是背得滚瓜烂熟。
即便白修远能将这些书倒背如流,他也没有百里汇的见解,几日下来他就已经明白为何王爷这样看中一个少年。
小白大人重新入朝的第一天,宣和叫人给他送了双鞋:“平步青云。”
“借王爷吉言。”
仍旧是百里汇赶车,白修远同他一起坐在外头,将手帕还给他。
从他拿出那手帕,百里汇的表情就奇奇怪怪的:“你……什么意思?”
白修远含笑:“多谢百里小兄弟。”
没有字,没有官职,对于白修远这样的文人来说,不太好称呼,向来想去只好叫一句百里小兄弟。
百里汇认出这帕子是他当日送出去的,随手扯回来,继续赶车,过了一会又忍不住回头看他:“一块帕子而已,不用还我。”
宣和亲自送白修远到了户部,欣赏了一番户部众人恨不得他立马离开又不得不得笑脸相迎的憋屈表情,心情十分美妙:“小白大人是来帮忙查当年的账的,兵部若来借人,将他派去就好。”
他明目张胆地想要插手户部,偏偏没有人敢吱声,且不说皇上的意思,单是那几百万两的欠银就叫他们抬不起头。
六部互相离得极近,宣和出了户部就遇上了谢淳和谢润,谢润脸上含笑,谢淳偶尔会说上两句,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看着氛围居然还不错。
他们几乎是迎头碰上,宣和看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开,谢淳见到他便停下了交谈,向他看来,谢润也朝这边看过来。
宣和对上他的视线,也不知怎么想的,冲他们点点头,然后就转身走了。
第44章
谢淳对他别有心思,老二要拉拢他对付谢淳,如今这两个人却背着他凑一起去了。
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
宣和转过身就后悔了,他这样迎面碰上却转头就走,也不知谢淳会如何。
他还没走出两步,谢淳的声音已经在耳边:“阿和。”
宣和看了一眼老三,他笑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却并不作声,显然是要看戏,看看他们如今关系如何。
宣和又将视线转向谢淳:“做什么?”
谢淳没有说话,宣和便有些不耐烦,在他再次转身之前,谢淳低声道:“你不高兴。”
宣和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合该我整日里傻乐么?”
火气不小。
谢淳就不问了。
谢润倒是指着他身后的户部,揶揄道:“宣弟这是讨债来了?”
“是啊,”宣和不轻不重地刺他一句:“顺便去瞧瞧六哥。”
谢润颇有些诧异:“六弟?”
不待宣和回答,他便似乎明白了什么,看着谢淳,摇摇头:“宣弟误会了。”
宣和一头雾水,他误会什么了?
“我同七弟不过是偶然碰上,我们在说兰州卫所的事。”
为什么要解释这些?
宣和想了想,谢润莫不是以为他说找老六是为了故意刺激他?就因为他看到了他和谢淳走在一处?
什么意思,这是把他和谢淳划在了一边?
但是偏偏谢润没有明说,他也不好直接反驳,便说:“与我何干?”宣和看着谢润,提醒他:“如今,老六可是我准妹夫了。”
老六是不是他的妹夫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公主的态度,她既然同意老六娶慕家的姑娘,这态度已经很明显,公主府和郡王府站在一处了。
这样一来,他们是决不会帮他了,或者说是不会帮任何人了,长公主、宣和再加一个没什么话语权的老六,他们拧在一起足以改变局势。
但他们一定会选择明着保身两不沾。
可惜了老六。
不过也好,他没了老六,谢淳也没了宣和,各凭手段吧。
宣和往工部去了,谢润看着谢淳,有些突兀地说:“听说今年镇南王世子要袭爵。”
世子不论是册封还是袭爵都得进京来,这也算是朝廷对西南的控制手段。
谢淳看上去并不在意,心底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当年镇南王世子受封进京受封的时候可没少折腾谢淳。
宣和说要去工部,还真不是随口找的托词,他有事要找谢淇帮忙。如今老六见了他都十分收敛,不论宣和说什么他都让三分,听说宣和来了还亲自出来接他。
谢淇桌上还摊着大大的图,看着有些像地图,又有些不同,重点突出了大大小小的河道,这是水系图。
他们当初在上书房哪里学过这些东西,谢淇如今若想做些实事自然是要从头学起的,就是没想到他居然真的
白修远早晚要知道为白大人翻案这事其实是谢淳提的,宣和索性直接告诉他:“你出狱是我办的,你爹的事却是谢淳提的,你若要报恩便记着这份情,二十年后还吧。”
白修远愈发确定他们之间有什么不睦:“王爷放心,我明白。”
“这些日子暂且住在王府吧,我请个大夫为你调养身体。”
“多谢王爷好意,只是眼下我想为家父上一炷香。”
原本他母亲就走得早,说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似乎是过于可怜了。但确实就这样,白大人身死,小白大人入狱,白家便散了。
宣和点头应允:“叫百里汇送你去。”
白修远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王爷是想他和百里汇好好相处,不过这事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百里汇不是个文官,他甚至没读多少书,几本兵书倒是背得滚瓜烂熟。
即便白修远能将这些书倒背如流,他也没有百里汇的见解,几日下来他就已经明白为何王爷这样看中一个少年。
小白大人重新入朝的第一天,宣和叫人给他送了双鞋:“平步青云。”
“借王爷吉言。”
仍旧是百里汇赶车,白修远同他一起坐在外头,将手帕还给他。
从他拿出那手帕,百里汇的表情就奇奇怪怪的:“你……什么意思?”
白修远含笑:“多谢百里小兄弟。”
没有字,没有官职,对于白修远这样的文人来说,不太好称呼,向来想去只好叫一句百里小兄弟。
百里汇认出这帕子是他当日送出去的,随手扯回来,继续赶车,过了一会又忍不住回头看他:“一块帕子而已,不用还我。”
宣和亲自送白修远到了户部,欣赏了一番户部众人恨不得他立马离开又不得不得笑脸相迎的憋屈表情,心情十分美妙:“小白大人是来帮忙查当年的账的,兵部若来借人,将他派去就好。”
他明目张胆地想要插手户部,偏偏没有人敢吱声,且不说皇上的意思,单是那几百万两的欠银就叫他们抬不起头。
六部互相离得极近,宣和出了户部就遇上了谢淳和谢润,谢润脸上含笑,谢淳偶尔会说上两句,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看着氛围居然还不错。
他们几乎是迎头碰上,宣和看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开,谢淳见到他便停下了交谈,向他看来,谢润也朝这边看过来。
宣和对上他的视线,也不知怎么想的,冲他们点点头,然后就转身走了。
第44章
谢淳对他别有心思,老二要拉拢他对付谢淳,如今这两个人却背着他凑一起去了。
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
宣和转过身就后悔了,他这样迎面碰上却转头就走,也不知谢淳会如何。
他还没走出两步,谢淳的声音已经在耳边:“阿和。”
宣和看了一眼老三,他笑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却并不作声,显然是要看戏,看看他们如今关系如何。
宣和又将视线转向谢淳:“做什么?”
谢淳没有说话,宣和便有些不耐烦,在他再次转身之前,谢淳低声道:“你不高兴。”
宣和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合该我整日里傻乐么?”
火气不小。
谢淳就不问了。
谢润倒是指着他身后的户部,揶揄道:“宣弟这是讨债来了?”
“是啊,”宣和不轻不重地刺他一句:“顺便去瞧瞧六哥。”
谢润颇有些诧异:“六弟?”
不待宣和回答,他便似乎明白了什么,看着谢淳,摇摇头:“宣弟误会了。”
宣和一头雾水,他误会什么了?
“我同七弟不过是偶然碰上,我们在说兰州卫所的事。”
为什么要解释这些?
宣和想了想,谢润莫不是以为他说找老六是为了故意刺激他?就因为他看到了他和谢淳走在一处?
什么意思,这是把他和谢淳划在了一边?
但是偏偏谢润没有明说,他也不好直接反驳,便说:“与我何干?”宣和看着谢润,提醒他:“如今,老六可是我准妹夫了。”
老六是不是他的妹夫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公主的态度,她既然同意老六娶慕家的姑娘,这态度已经很明显,公主府和郡王府站在一处了。
这样一来,他们是决不会帮他了,或者说是不会帮任何人了,长公主、宣和再加一个没什么话语权的老六,他们拧在一起足以改变局势。
但他们一定会选择明着保身两不沾。
可惜了老六。
不过也好,他没了老六,谢淳也没了宣和,各凭手段吧。
宣和往工部去了,谢润看着谢淳,有些突兀地说:“听说今年镇南王世子要袭爵。”
世子不论是册封还是袭爵都得进京来,这也算是朝廷对西南的控制手段。
谢淳看上去并不在意,心底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当年镇南王世子受封进京受封的时候可没少折腾谢淳。
宣和说要去工部,还真不是随口找的托词,他有事要找谢淇帮忙。如今老六见了他都十分收敛,不论宣和说什么他都让三分,听说宣和来了还亲自出来接他。
谢淇桌上还摊着大大的图,看着有些像地图,又有些不同,重点突出了大大小小的河道,这是水系图。
他们当初在上书房哪里学过这些东西,谢淇如今若想做些实事自然是要从头学起的,就是没想到他居然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