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
宣和终于见到了这院子里的亲卫,一个二个都是身材伟岸相貌堂堂,拉出去很给王府长脸,就是不太靠谱,被谢淳三言两语就说动,放进来祸害他。
算了,现在不是跟他们计较的时候。
“那两个杂碎呢?”
“回王爷话,昨日您醉酒,小的们就做主先将人押回王府交给林总管了。”
宣和现在没空处置他们,就像谢淳说的,他得先进宫一趟,因此只吩咐:“告诉林安,给我关柴房里,饿不死就行。”
郡王爷不知道,王府的拆房干燥通风,其实也比一般人家的房子不知好了多少,但这显然是他认知中最折磨人的地方了。
谢淳生母淑妃早逝,他去后宫不大方便,就带宣和到了皇子所。
从他八岁搬出后宫,到十四岁去凉州之前,一直住在这,他将宣和安顿在他的卧室。
“阿和在这等我两日。”
贵妃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一起来的还有太医,几个太医轮番给他诊脉,确定他没什么大碍,贵妃才放下心。
方才她一进来谢淳向像她见礼,她没有理会,现在才端坐着看向谢淳,一贯的雍容端庄。
谢淳再次向她见礼,她也没有回礼:“七殿下请起。”
贵妃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谢淳,说起来他应该是几位皇子之中最像皇帝的一个。
淑妃当年害她,自己也丢了性命,谢淳就被各方无视,一个皇子在冷宫之中无人问津地长大。
若不是宣和后来喜欢他,他们又都到了上学的年纪,贵妃也不会同皇帝提起他。
她自认和淑妃有些恩怨却没有亏待过谢淳,宣和更是自小拿他当哥哥,倒是没想到他还存着这样的心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燕王殿下好算计。”
宣和需要静养,贵妃不想扰了他,便同谢淳出去谈。
太医们只能从宣和现在的状况判断他如今没有大碍,却说不上来他中的什么毒。
最后还是谢淳带来的人为他们解了惑。王爷喊他来把关,太医给的方子没问题,因此他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现在宣和把他们问倒了孔明才开口:“此毒名为解相思。”
名字好听,其实是下三滥的媚/药。
“是房中助兴之药,中此药之人,轻者视力受损,浑身乏力,重者双目失明,呼吸困难,不过极少致死。”
他说完才对着宣和作揖:“在下孔明,见过郡王爷。”
孔明,宣和对这个名字印象很深刻,应该说没有读者会不深刻,这人的名字听着就像是个军师。他也确实是,不但是军师还是军医,是主角身边很重要的角色。
他们在回京那天就见过,只是不知道,原来他就是孔明。
“怎么解?”
春/药还能怎么解?
孔明硬着头皮说:“硬撑着有点伤身,不如顺其自然,疏解过后调养几日便好。”
宣和愣了一下,难不成谢淳还是在帮他,略带纠结地问:“怎么纾解?”
他就不信了这玩意难道还分得出男女上下,不同性别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
那他的反应也不对。
孔明也很心虚,当然是怎么纾解都可以,但王爷做了什么事,他心里也有数。
他要不要撒个小谎告诉小郡王,王爷是不得不这样做?算了算了,燕王殿下向来敢作敢当,他跟着添什么乱。
他言简意赅道:“皆可。”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但他总不能说,主要是舒适度上的区别吧?
就算他是大夫也说不出这种话。
孔明说完瞧着宣和的表情都怕小郡王冲出去打死他们家王爷,好在宣和克制住了,继续问他这药的用法。
他至今没有想明白自己是怎么中的招。
“这药是从蛇毒中提炼出来的,剂量极少便能起作用,通常是用针下药,防不胜防。”
宣和想到了他下马车时,胳膊上被扎的那一下,原来不是不小心的。
居然有人敢拿针扎他?宣和在心底计划等他好了也要拿针扎回去。
用最粗的,纳鞋底的针,戳死他。
孔明欲言又止地看着小郡王:“王爷他……”
第26章
皇帝不爱离宫避暑,每年夏天只在宫中修建夏凉宫,到了秋日便拆除。
谢淳同贵妃说完话就去了夏凉宫,他在魏王府做的事没有瞒着人的意思,倒是在那小院,知道事的人不多,但贵妃既然知道,自然也瞒不过皇帝。
谢淳不准备向他们隐瞒,宣和想的没错,他就是志在必得。
夏凉宫外,谢淳撩起衣摆,正正跪下。
谢淳同宣和进宫时,皇帝就收到了消息,龙颜大怒:“孽子!”
他气得一掌拍在了桌案上,带得杯盏都在震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帝王震怒,所有人都跪下,额头贴着地面却无人敢劝。
他站起身时眼前一黑,跌坐在龙椅上,原本静默跪原地跪下的众人,一下子又都动了起来。
方公公立时就上去搀扶,机灵的小太监已经赶去隔壁找太医,自从上次皇帝昏迷之后,不论皇帝在哪,都有太医侍奉着。
好在这一次皇帝只是短暂地眩晕,还没等太医赶到,他已经缓过来了,挥手叫太医退下。他同贵妃的反应是一样的,要见见宣和,却又有些踌躇。
皇帝知道老五好男色,却不知他有胆子把主意打到宣和头上,昨日
宣和终于见到了这院子里的亲卫,一个二个都是身材伟岸相貌堂堂,拉出去很给王府长脸,就是不太靠谱,被谢淳三言两语就说动,放进来祸害他。
算了,现在不是跟他们计较的时候。
“那两个杂碎呢?”
“回王爷话,昨日您醉酒,小的们就做主先将人押回王府交给林总管了。”
宣和现在没空处置他们,就像谢淳说的,他得先进宫一趟,因此只吩咐:“告诉林安,给我关柴房里,饿不死就行。”
郡王爷不知道,王府的拆房干燥通风,其实也比一般人家的房子不知好了多少,但这显然是他认知中最折磨人的地方了。
谢淳生母淑妃早逝,他去后宫不大方便,就带宣和到了皇子所。
从他八岁搬出后宫,到十四岁去凉州之前,一直住在这,他将宣和安顿在他的卧室。
“阿和在这等我两日。”
贵妃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一起来的还有太医,几个太医轮番给他诊脉,确定他没什么大碍,贵妃才放下心。
方才她一进来谢淳向像她见礼,她没有理会,现在才端坐着看向谢淳,一贯的雍容端庄。
谢淳再次向她见礼,她也没有回礼:“七殿下请起。”
贵妃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谢淳,说起来他应该是几位皇子之中最像皇帝的一个。
淑妃当年害她,自己也丢了性命,谢淳就被各方无视,一个皇子在冷宫之中无人问津地长大。
若不是宣和后来喜欢他,他们又都到了上学的年纪,贵妃也不会同皇帝提起他。
她自认和淑妃有些恩怨却没有亏待过谢淳,宣和更是自小拿他当哥哥,倒是没想到他还存着这样的心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燕王殿下好算计。”
宣和需要静养,贵妃不想扰了他,便同谢淳出去谈。
太医们只能从宣和现在的状况判断他如今没有大碍,却说不上来他中的什么毒。
最后还是谢淳带来的人为他们解了惑。王爷喊他来把关,太医给的方子没问题,因此他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现在宣和把他们问倒了孔明才开口:“此毒名为解相思。”
名字好听,其实是下三滥的媚/药。
“是房中助兴之药,中此药之人,轻者视力受损,浑身乏力,重者双目失明,呼吸困难,不过极少致死。”
他说完才对着宣和作揖:“在下孔明,见过郡王爷。”
孔明,宣和对这个名字印象很深刻,应该说没有读者会不深刻,这人的名字听着就像是个军师。他也确实是,不但是军师还是军医,是主角身边很重要的角色。
他们在回京那天就见过,只是不知道,原来他就是孔明。
“怎么解?”
春/药还能怎么解?
孔明硬着头皮说:“硬撑着有点伤身,不如顺其自然,疏解过后调养几日便好。”
宣和愣了一下,难不成谢淳还是在帮他,略带纠结地问:“怎么纾解?”
他就不信了这玩意难道还分得出男女上下,不同性别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
那他的反应也不对。
孔明也很心虚,当然是怎么纾解都可以,但王爷做了什么事,他心里也有数。
他要不要撒个小谎告诉小郡王,王爷是不得不这样做?算了算了,燕王殿下向来敢作敢当,他跟着添什么乱。
他言简意赅道:“皆可。”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但他总不能说,主要是舒适度上的区别吧?
就算他是大夫也说不出这种话。
孔明说完瞧着宣和的表情都怕小郡王冲出去打死他们家王爷,好在宣和克制住了,继续问他这药的用法。
他至今没有想明白自己是怎么中的招。
“这药是从蛇毒中提炼出来的,剂量极少便能起作用,通常是用针下药,防不胜防。”
宣和想到了他下马车时,胳膊上被扎的那一下,原来不是不小心的。
居然有人敢拿针扎他?宣和在心底计划等他好了也要拿针扎回去。
用最粗的,纳鞋底的针,戳死他。
孔明欲言又止地看着小郡王:“王爷他……”
第26章
皇帝不爱离宫避暑,每年夏天只在宫中修建夏凉宫,到了秋日便拆除。
谢淳同贵妃说完话就去了夏凉宫,他在魏王府做的事没有瞒着人的意思,倒是在那小院,知道事的人不多,但贵妃既然知道,自然也瞒不过皇帝。
谢淳不准备向他们隐瞒,宣和想的没错,他就是志在必得。
夏凉宫外,谢淳撩起衣摆,正正跪下。
谢淳同宣和进宫时,皇帝就收到了消息,龙颜大怒:“孽子!”
他气得一掌拍在了桌案上,带得杯盏都在震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帝王震怒,所有人都跪下,额头贴着地面却无人敢劝。
他站起身时眼前一黑,跌坐在龙椅上,原本静默跪原地跪下的众人,一下子又都动了起来。
方公公立时就上去搀扶,机灵的小太监已经赶去隔壁找太医,自从上次皇帝昏迷之后,不论皇帝在哪,都有太医侍奉着。
好在这一次皇帝只是短暂地眩晕,还没等太医赶到,他已经缓过来了,挥手叫太医退下。他同贵妃的反应是一样的,要见见宣和,却又有些踌躇。
皇帝知道老五好男色,却不知他有胆子把主意打到宣和头上,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