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久,在此终结。
  “苓儿受委屈了,爹娘和姐姐都知道的,都过去了,从今往后,都结束了。”女子掏出手帕,帮茯苓把眼泪擦去。
  茯苓哽咽着点头:“娘,你们放心,我把仇都报完了,我们一家人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不用再管江湖的尔虞我诈,不用理会人间的世事无常,所有纷争都再与他无关,他只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荠麦村里,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普通人。
  女子轻轻摇了摇头:“苓儿不能留下来。”
  茯苓一怔,抬头问道:“为什么?”
  “因为茯苓儿还有别的事要做。”
  同样穿着粗布衣的男子走出来,茯苓自出生便当他为父,无论是否有血缘联系,他在茯苓心里与生父一般无二。
  男子旁还站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正是茯苓的姐姐,三人站在屋前,不远处麦田青青,在落日的映照下,所有的一切都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霞光,女子弯起眼笑了,“苓儿,现在时候还未到,等时候到了,自然会再见的。”
  茯苓还想再说,他刚上前一步,那雾气骤然出现,把瓦屋挡住,四周又是一片模糊。
  没过多久,雾气渐渐散去,有三人从雾里显出身形。
  茯苓的眼睛一下定住了,他试探着喊了一声:“师父?”
  吴恒转过头,他仍旧穿着旧夹袄,旁边站着崔氏和吴子安。
  “哭什么?丢死人了!”吴子安身上佩着刀,语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冲,茯苓却突然笑起来,他把眼泪抹掉,“我没哭,没丢师父师兄的脸。”
  吴恒欣慰的点点头:“苓儿很不错,现在当得一名刀客了,为师以你为荣。”
  崔氏笑道:“恒郎说得对,苓儿是有大出息的。”
  说话间,那雾气又开始弥漫,茯苓急道:“师父,你们也要走吗?”
  荠麦村、冬青镇,茯苓的爹娘、姐姐,师父、师娘、师兄,离他越来越远,这世上他再无可去之处了。
  “喊什么喊?”吴子安回头,往身后指了指,“那不是有人等你回去么?”
  茯苓转回身,有一人站在蒙蒙雾气之后,青衣长衫,腰中佩剑寒光凛凛,他面如冠玉,一双星眸如点漆,正抬眼看过来。
  “颜烛……”
  “嗯。”颜烛点点头,温和的笑了,眉眼都舒展开,向茯苓伸出手。
  颜烛就如云雾后的皎皎明月,雾气遮不住他的光,一时间光华流转,让人心神向往。
  茯苓一步一步向他走去,云雾在月华下散去。
  还未走近,眼前的一切模糊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刺目的光让茯苓感到不适,他慢慢的睁开眼,头顶的木横梁最先映入眼帘,耳边传来泠泠水声。
  好一会儿,茯苓才缓过身来,他身上有一种草药的香气,伤口已经被人悉心处理过了。
  茯苓慢慢坐起身,他伸手把脖子上的长命锁拿出来,那枚银子的长命锁上,赫然出现了一条裂痕。
  他记得他从山崖里跳下来,摔进了河水里,挣扎许久后,便失去了意识,兴许是长命锁磕在哪里了,但这裂痕很整齐,却像本来就有的。
  茯苓感到奇怪,一种异样的感觉驱使这他。于是他伸手握住长命锁,顺着裂痕轻轻用力,那长命锁一下子弹开,里面有一小块轻薄的丝布,茯苓把丝布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小字。
  这字迹和行文方式,茯苓看了一眼便了然,这是《红阳无极功》,江湖上无数人趋之如骛、穷尽天涯海角也不见踪迹的最后一章。
  在功法之后,还有一行朱笔小字,用的是汉文。
  上面写道: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注)愿吾儿叶悠,一生平安悠然。
  平安悠然,终究只是一点美好的祝愿,回望茯苓这磕磕绊绊的十年,与平安悠然相去甚远。
  茯苓下床,他的龙牙刀就放在床头,他用刀小心的把最后一小句话裁下来,将这一小块丝布重新放进长命锁里,接着把长命锁合好,收入怀中。
  茯苓看着手里剩下这张丝布,心里没有对于秘籍至宝的狂热,相反,他感到很平静。
  他知道这张薄如蝉翼的丝布,足以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既然如此,不如毁掉。
  倘若习武不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再高的武功又有什么意义?
  倘若功法不能助人走正道,反而容易害人走火入魔,使江湖武林为了争夺它而互相残杀,这功法又何必存在?
  茯苓点燃床头的烛台,将那剩下的丝布一点点烧掉,待那空气里的气味散去,这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功法,就永远在这世上消失了,就像沙漠里的红阳教,在风沙中消散,最后逐渐被人淡忘。
  茯苓从屋里慢慢地走出来,木屋建在山间小溪边,屋外有一人身着白衣道袍负手而立,静静地凝望着水面。
  那人听见茯苓出来,也没有转身,他依旧望着水面,对茯苓道:“山无静树,川无停流(注),你可明白?”
  茯苓沉默片刻,点点头:“我明白,往事不可追。”
  山中极静,只能听见水声潺潺,两人站在水边,茯苓突然跪下身,像白衣人磕了一个头,郑重道:“师父。”
  白衣人转过身,正是不归道长,这么多年过去,他似乎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眼角多了几道皱纹,身上的气质依旧平和淡然。
  不归道长悉心教导茯苓三年,茯苓的轻功和内力大半都来自于他,若没有不归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