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方与秋通常订时间更晚的航班,目送孔游一手抱着随野一手牵着太太消失在人潮之中,然后他再奔赴自己的登机口。
随野满三岁,孔游也终于快毕业。本来约好那年圣诞一起去波多黎各,谁也没想到孔游的太太和女儿会遇到意外。
方与秋赶到威斯康辛的时候孔游一个人在家里,见到方与秋他只有一句话,随野才三岁。
枪击案,其实不算罕见,意外落到人头上归根结底是概率问题。凶手很快就被找到,警察说孔游一家遭受的是金融危机的余震,凶手在危机中损失惨重,决意随机报复社会。他这个随机随中的就是孔游和孔游邻居的家,那个晚上孔游因为在公司加班成为两家人里唯一的幸存者。
方与秋在心底重复aftermath这个词,当年红宝书上a开头的单词他是真的逐一认真背过。
后来是他替孔游应付处理各种问题,他接管了孔游和孔游需要处理的一切。通知孔游岳父岳母,帮他们填写签证表格,给使馆写邮件申请加急,接到两位老人后和保险公司一起商量遗体如何处理,再帮孔游约心理医生。
那段时间他们睡在一起。孔游买的房子其实只有五居,储物间用不上,方与秋睡过的那间客房给岳父岳母用,主卧和女儿的房间他都迈不进去,书房收拾出来,方与秋从宜家搬回来一张床拼好,睡两个人刚好。
岳父岳母同意就在美国安葬女儿和孙女。他们原本是打算退休后随女儿一家移民的,突逢意外,一时手足无措,方与秋逐一跟他们讲各个方案的优劣,所需费用,又替孔游承诺孔游会负责他们的晚年生活。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
头七结束那天晚上,两点多的时候方与秋突然惊醒,他很快意识到孔游一直没睡着,此刻正趴在他胸前哭,呜咽声小小的。
方与秋不知道他们怎么突然睡成了这个姿势,他没能克制自己,抬起手臂轻轻拍了拍孔游的背。孔游又哭了二十分钟才停。
他没有跟孔游详细聊起过这起事故。他给孔游联系的心理医生很出名,一次咨询费用花掉他每月五分之一的工资。
他其实没有新的工资收入。学校已经开学,他却始终没法下决心走掉,他不在这里孔游恐怕三餐都难以对付。写辞职信只花了十分钟,写完再出门查银行卡积蓄,好在他在股市赚得的大笔钱都已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及时套现,足够应付一段时间。
孔游实验室老板知道他家中出事,批给他一段长假。两个人整日在家里,倒也不觉得烦,周末的时候开孔游的车去附近看看自然风光,坐在海滩边,孔游说打算把这套房子卖掉。
他们回家就开始联系中介,孔游负责出售,他则负责找适合的新家。危机之后买比卖更容易,他找到离市区更近的一套公寓,价格较危机之前跳水很多,而孔游原来的房子因为发生过命案,最后竟然吸引到热衷于收集凶宅的买家。
新家的翻新与布置是两个人一齐进行。房间有了多余,这次轮到孔游去宜家采购,床却还是只买回来一张。
方与秋拿捏不好孔游的态度。孔游看过心理医生的晚上偶尔情绪会小小崩溃,哭声很轻,医生说是正常现象。方与秋习惯在这种时候抱着他,偶尔会有生理反应,身体紧贴孔游不可能感觉不到,但从来不推开。
方与秋想过直接摊牌,顾忌孔游还在服丧,又不能多说什么。
方与秋当时以为他和孔游以后就这样生活下去了,新家面积比之前的别墅小,但能很好的容纳下他们两个人的全部生活。虽然没有名分,但是一日三餐实打实一起过日子,餐具毛巾牙刷杯子都是同款式不同颜色,晚上睡一张床。他甚至已经开始在附近的学校看是否有合适的教职,眼下靠给附近社区的中学生辅导功课其实也有稳定收入。至于性生活的事情可以之后慢慢再议,来日方长。
直到孔游回实验室的第二个月,晚餐时他犹犹豫豫问方与秋,有个也是中国来的女同事想让我去见见她单身的好友,小沁才走八个多月,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问的并不是要不要去见,而是去见是否合适。
方与秋当场就翻了脸,他问孔游,你把我当什么。
孔游没料到他的反应,有点着急地解释,朋友,最好的朋友。
方与秋看着他,孔游,你明明早就知道我要的不止如此。
孔游低着头不说话。
晚上方与秋睡在沙发,醒来的时候孔游已经不在了。他留下的字条压在茶几上的水杯下,他告诉方与秋他会离开一段时间,实验室正好有外派去东京一个月的差事,他对不起方与秋,但他也确实无法给他想要的。
方与秋一周后搬离威斯康辛。
***
孔游从东京回来打电话给方与秋,两个人的手机是同一个款式,诺基亚的滑盖机,也是他们用过的最后一款诺基亚。
孔游没有问他去了哪里,又是为什么离开,以后还见不见面,孔游讲他在东京的见闻,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本地人奇怪的英语口音,便利店的成人碟片,拉面寿司通通都吃腻了。
方与秋大部分时候只用听着,孔游最后说,其实你走了是好事,你和我在一起做什么,我可能真的命中克
随野满三岁,孔游也终于快毕业。本来约好那年圣诞一起去波多黎各,谁也没想到孔游的太太和女儿会遇到意外。
方与秋赶到威斯康辛的时候孔游一个人在家里,见到方与秋他只有一句话,随野才三岁。
枪击案,其实不算罕见,意外落到人头上归根结底是概率问题。凶手很快就被找到,警察说孔游一家遭受的是金融危机的余震,凶手在危机中损失惨重,决意随机报复社会。他这个随机随中的就是孔游和孔游邻居的家,那个晚上孔游因为在公司加班成为两家人里唯一的幸存者。
方与秋在心底重复aftermath这个词,当年红宝书上a开头的单词他是真的逐一认真背过。
后来是他替孔游应付处理各种问题,他接管了孔游和孔游需要处理的一切。通知孔游岳父岳母,帮他们填写签证表格,给使馆写邮件申请加急,接到两位老人后和保险公司一起商量遗体如何处理,再帮孔游约心理医生。
那段时间他们睡在一起。孔游买的房子其实只有五居,储物间用不上,方与秋睡过的那间客房给岳父岳母用,主卧和女儿的房间他都迈不进去,书房收拾出来,方与秋从宜家搬回来一张床拼好,睡两个人刚好。
岳父岳母同意就在美国安葬女儿和孙女。他们原本是打算退休后随女儿一家移民的,突逢意外,一时手足无措,方与秋逐一跟他们讲各个方案的优劣,所需费用,又替孔游承诺孔游会负责他们的晚年生活。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
头七结束那天晚上,两点多的时候方与秋突然惊醒,他很快意识到孔游一直没睡着,此刻正趴在他胸前哭,呜咽声小小的。
方与秋不知道他们怎么突然睡成了这个姿势,他没能克制自己,抬起手臂轻轻拍了拍孔游的背。孔游又哭了二十分钟才停。
他没有跟孔游详细聊起过这起事故。他给孔游联系的心理医生很出名,一次咨询费用花掉他每月五分之一的工资。
他其实没有新的工资收入。学校已经开学,他却始终没法下决心走掉,他不在这里孔游恐怕三餐都难以对付。写辞职信只花了十分钟,写完再出门查银行卡积蓄,好在他在股市赚得的大笔钱都已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及时套现,足够应付一段时间。
孔游实验室老板知道他家中出事,批给他一段长假。两个人整日在家里,倒也不觉得烦,周末的时候开孔游的车去附近看看自然风光,坐在海滩边,孔游说打算把这套房子卖掉。
他们回家就开始联系中介,孔游负责出售,他则负责找适合的新家。危机之后买比卖更容易,他找到离市区更近的一套公寓,价格较危机之前跳水很多,而孔游原来的房子因为发生过命案,最后竟然吸引到热衷于收集凶宅的买家。
新家的翻新与布置是两个人一齐进行。房间有了多余,这次轮到孔游去宜家采购,床却还是只买回来一张。
方与秋拿捏不好孔游的态度。孔游看过心理医生的晚上偶尔情绪会小小崩溃,哭声很轻,医生说是正常现象。方与秋习惯在这种时候抱着他,偶尔会有生理反应,身体紧贴孔游不可能感觉不到,但从来不推开。
方与秋想过直接摊牌,顾忌孔游还在服丧,又不能多说什么。
方与秋当时以为他和孔游以后就这样生活下去了,新家面积比之前的别墅小,但能很好的容纳下他们两个人的全部生活。虽然没有名分,但是一日三餐实打实一起过日子,餐具毛巾牙刷杯子都是同款式不同颜色,晚上睡一张床。他甚至已经开始在附近的学校看是否有合适的教职,眼下靠给附近社区的中学生辅导功课其实也有稳定收入。至于性生活的事情可以之后慢慢再议,来日方长。
直到孔游回实验室的第二个月,晚餐时他犹犹豫豫问方与秋,有个也是中国来的女同事想让我去见见她单身的好友,小沁才走八个多月,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问的并不是要不要去见,而是去见是否合适。
方与秋当场就翻了脸,他问孔游,你把我当什么。
孔游没料到他的反应,有点着急地解释,朋友,最好的朋友。
方与秋看着他,孔游,你明明早就知道我要的不止如此。
孔游低着头不说话。
晚上方与秋睡在沙发,醒来的时候孔游已经不在了。他留下的字条压在茶几上的水杯下,他告诉方与秋他会离开一段时间,实验室正好有外派去东京一个月的差事,他对不起方与秋,但他也确实无法给他想要的。
方与秋一周后搬离威斯康辛。
***
孔游从东京回来打电话给方与秋,两个人的手机是同一个款式,诺基亚的滑盖机,也是他们用过的最后一款诺基亚。
孔游没有问他去了哪里,又是为什么离开,以后还见不见面,孔游讲他在东京的见闻,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本地人奇怪的英语口音,便利店的成人碟片,拉面寿司通通都吃腻了。
方与秋大部分时候只用听着,孔游最后说,其实你走了是好事,你和我在一起做什么,我可能真的命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