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

不起来了。我好困,先睡会儿。”
  阿灯看他爹一眼,踩着毛绒绒的摊子走到阿姆身边,小声道:“阿姆你看,我爹他又撒娇了……”
  柳方笑着小声道:“你阿爹起得早,可能真困了,让他眯一下好不好?”
  阿灯听了,按捺住想找爹玩的心,点了点头。
  好吧,就让阿爹先睡好了,再陪我玩。
  阿灯乖巧坐下,拿起一份小画册,轻轻地翻页看了起来。
  小画册是柳方弄出来,孩子大了,配套的玩具小汽车什么的难弄,书册和画本总不能缺。于是市面上便又多了许多的儿童故事和儿童画本。
  等阿灯整个人小人儿沉浸在书里,他爹又睁开了眼,笑着看着他认真看书的模样。
  阿灯专心地看了四五页,猛地偏头一样察觉不对,一把扑进他爹怀里:“爹,你又哄我!你没睡!”
  “不是,我睡了。但是我梦到我的乖乖在看书,爹爹一欣慰就醒了。”景行之抱住这个小球儿,开始解释。
  “那你给我讲故事?”阿灯坐起来,提要求。
  景行之也坐起身,但他揽过阿灯,将帘子掀开:“今天没故事,你再看看定北。”
  说起来,阿灯是江南怀上的,但他在京城出生,出生后没多大就来了定北。
  他小小的生命里,所有自己能记起的记忆,可能都属于定北。
  但这一离开,阿灯很久都回不来这座城市了。
  甚至因为他的成长、长大,他还会遗忘掉很多关于定北的东西,最后对于定北只有模糊的“我小时候在这儿呆过”的印象。
  可他这会儿对这座城市的喜欢也是真的,他对这座城市的熟悉、眷念也是真切的。
  夫夫两看着阿灯趴在窗口,一处一处叫出名字,看着小家伙的目光里满是温柔。
  离开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阿灯可以见识到京都的雍容,也可以去品味江南的清丽,还有很多很多地方的风景,等着他去一一去看过。
  马车从城内驶向城门口,一路上站在两侧送行的人渐渐多起来。
  阿灯光是眼睛看着,就发现人多到他看不过来。
  发现这些人好像都跟着自家马车,阿灯回头问:“爹爹,阿姆,他们是来送我们的吗?”
  听见童声询问,景行之和柳方还没答,那些路边上的人替他们答了。
  “是啊!小少爷,我们是送大人和你的!”
  “小少爷不要走了,留下来吧!”顺带把你爹留下!
  “景大人,路上平安!”
  “一路顺风啊!大人!”
  好像一眨眼的功夫,街面上人便如流水般多了起来,将道路两旁堵得拥挤。
  百姓热情相送,景行之和柳方说了声,出了马车骑上马。
  景行之在马上冲众人挥手:“不用送,散了吧!大家散了吧,回去做正事儿!”
  “豆腐坊的,早上正好卖豆腐呢!常家吃食店的,米铺的,书铺的……都回去,都回去!生意还做不做了?”
  “不做了!”
  “今日不做了!”
  “上午歇工!”
  马车走在前面,景行之骑着马在后面跟着,一路上倒不像要走的大官人,反倒像个收税的兵丁,催着大家伙去做生意。让卖东西的卖东西去,买东西的买东西去,要上差的上差去。
  可定北这三年,第一年是不纳税的,第二年、第三年纳税也不高,兵丁们只规矩地收该收的,从没闹过什么胡乱交税的事!
  在百姓相送中,景行之一行人出了城。
  城外头,是早候着的下属官员们和当地乡老。乡老们一人手里捧了个扁扁的木盒子,官员们则怀揣着自己准备的仪礼。
  说到这木盒子,乡老们都是一把辛酸泪。
  挺好一大老爷要走了,他们当然得表表心意,可万民伞刚弄来绸缎,那边上面说景大人不让。
  好吧,万民伞不行,咱们还有功德碑。结果还没弄呢,又说不让,让大家不用忙,不用劳心劳力。
  万民伞发展到后期,已经成了刷政绩的手段,功德碑亦然。景行之觉得那些弄了没意思,干脆就不让忙活。
  他是一片好心了,但送东西这个也是当地百姓表达情意的方式。
  你不让我们送,我们就不送了!?
  乡老们使劲琢磨,使劲琢磨,最后备下了手里的小盒子,今天这礼咱们非送不可了!


第136章
  等景行之骑着马带着队伍出城, 同僚们上来送仪礼, 全部给拒绝了。
  只有乡老们的盒子过了关, 因为都是学着应故的, 只是学生们写的名字。
  毕竟特别的是,正面写着学生名字, 纸的背面却是这学生的学籍。从哪一年,哪一批,什么时间点开始什么时间点结束,都有详细记载。
  一本本小册子平平无奇, 但是有点很特别, 数量多,差不多所有人都参与了这些百字班。
  柳方还组织过一批识字的夫郎和夫人,下乡去带出来过一批哥儿夫子和女夫子。所以当真是囊括了男女老少。
  每一本小册子编纂的时候, 每个百姓都知晓, 这是写去给景大人看的。
  哪个景大人?
  让他们能认字的景大人。
  在应故村毒死了异族士兵, 让他们安然无恙的景大人。
  在定北建了两个大参场的景大人。
  改造定北,开发出地下热水,让外头有钱人都跑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