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坐着马车往城里去。
  车夫热络地跟景行之聊天:“小公子,你们是打哪儿来的?”
  “汉北来的。您是本地人?”景行之答了一句,将话头拿到了手里。
  车夫颇有些自豪:“是啊,在京城长大的呢。”
  “那可厉害。”景行之捧一句,问道:“我打外地来的,您能说说最近京城可有什么大事吗?”
  “大事?那还不就是圣上的万寿节要到了,听说圣上今年喜欢玉,所以今年的玉都卖疯了!”
  “圣上的喜好,大家能知道?”景行之觉得稀奇,他问话是想了解点东西,可没想到还有商家能借着这位“皇帝师兄”的喜好卖东西,真是胆子大。
  那车夫笑笑:“说出来小公子您可能不信。这可有讲究,听说送对东西的大员们,都容易升官呢!”
  汪庄似乎是被车夫逗笑了,敛起的眉宇松开,面上带出笑来。
  景行之想到方启晨准备送出去的古画,也笑了笑。远在异地,赶不上京城的时尚啊!
  马车脚程快,踏踏地进城,往着北城去。
  整个京城,李云玺的皇宫处在中间位置,站在七层的琼楼塔里,能望尽整座京城。
  除皇宫之外,东城住皇亲国戚、或者各路的爵爷;南城临国子监和太学,学子们偏多,翰林和一些小官也都居于此地;北城多上品文官,院子多为清净雅致;西城则是商户富民区,热闹繁华地。
  方启晨从前在京城当官时,李云玺赏过好几座院落,都在北城。
  因着景行之要过来,方启晨一早就写信吩咐了这边的管事,把当初方启晨常住的院落收拾出来。
  景行之坐在大马车上,看着一座座光是只瞧外墙和郁郁葱葱的绿墙头,都觉得这地方的院子是个好地方了。
  “吁——”地一声响过,马车停在一座外形古朴的院落大门外。
  不想人还没下马车,就听到了院落处的争执声。
  一个中年男声不悦道:“我家大人今日有弟子过来,我要去接人,你别挡在院门口!”
  “唐管事!明明是你允诺了我兄长的事没做到,我为什么不能找你?!”一个年轻男声有些气急。
  景行之撩起眼皮子,带着玩味看着汪庄。
  汪庄脸色一黑,道:“我下去看看。”
  两人的对话中,能听出这唐管事答应了青年兄长的要求,但是没有做到。所以这青年就上门来找了,也是因为这个,这唐管事才没有及时去码头上接人。
  汪庄在心里把事情过了一遍,跨下马车。
  他腰间挂着一把旧刀,虽然衣裳换了,可整个人距离离开前却没多少变化,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那唐管事瞧见汪庄身影,立马身子一抖,急忙推搡开青年,笑着小跑到汪庄身前:“庄哥,你们怎么到这么早,我正想去接你们呢!小公子呢?可是在马车上?”
  “先解决了你这事吧。”汪庄一手把他拽回来,“说说,这人找你什么事?你答应了人什么?”
  汪庄黑脸训人,景行之偷偷掀开了马车帘子一角,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
  唐管事心虚得紧,他一边讨饶地看着汪庄:“没什么事,庄哥,就是我借了点钱,没还人家。”一边用眼神看着那青年,示意他离开。
  为了让青年听话,唐管事用手指悄然比了个五的手势来安抚青年。
  那青年瞥见唐管事手势,想到这管事也是大户人家的奴才,心里升起退念。
  可想起近几日唐管事的推脱,他念头一转,心想不如现在就把买玉的银子要回来。
  粗布衣裳的青年咽了一口唾沫,鼓起胆子道:“唐管事,你借了我哥哥七百两,你赶紧还我。你还了我钱,我就走。”
  汪庄眯起眼,看着青年紧张又心虚的模样。
  唐管事现在只想能把人弄走,多掏二白两也愿意。他痛快地摸出荷包,从里面数了七张百两的银票出来。
  银票刚递出去,汪庄的手就把住了唐管事的胳膊,与此同时景行之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庄哥,抓了这个家贼!”
  “嗯。”汪庄应声,随后就看见了唐管事哭丧的脸。
  唐管事哭诉道:“小庄哥,我老唐什么都没偷拿啊!你不信就去库房账本,看有没有少东西?!”
  “不用了,来个人去翻翻他住的地方。”汪庄甩开唐管事的手,立马有人接手抓住,带进了院落里。
  马车车夫看了这么一出戏,好奇地问景行之道:“小公子,你怎么知道那是个家贼?”
  “最近不是玉卖得很好,家里正好有些。”景行之笑笑,下了马车。
  不过景行之心里明白,还没进门,便遭贼气冲撞,看来此番进京是颇多波折了。
  进了三进的院子,景行之只挑了个小院子,没去住主院。
  住住老师的院子也就罢了,没得直接占了老头的主院的道理,留着主院也是种敬重的意思。
  景行之初来乍到,倒也没人来打招呼,只有隔壁送来了两碗豌豆黄,问了两句方启晨的消息。
  用着豌豆黄,景行之告诉汪庄:“庄哥,那个管事应该弄走了不少东西。回头不只看东西数量,也看看质量吧!”
  今年流行玉,不知道去年流行什么,但一年一换,今年流行的总不会明年还值钱。
  景行之觉得比较稳妥的法子,就是今年流行什么,都给卖出去,来年东西便宜了,再买回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