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斤之后,白苏不得不主动叫停了。
给勤劳的孩子定下了严格的工时,然后将之前没料想到的最低工作量设定成每天只能完成的工作量,这才让源源不断送回来的桃子工序告一段落。
剩下的人,从白天忙到了晚上,才将那些桃子全部装罐弄好。白苏抬头看着天空,目光深邃。脚下是已经全部塞满的地窖,今天一天一群人干完了他之前需要半个多月才能干完的活。
不想赚钱,怎么就这么难呢!
白苏制作的这批桃子酒的主要目标商户是女性,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没有放入白酒,而是放入了白糖。有了水果酒之前制作好的葡萄酒酵,自然不存在酿不出果酒的事情。
可到时候酒精度数之低,可以堪比果汁。水果酒和白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酿制的时间可以很短,短到一个星期就可以食用。
白苏已经提前开始摘桃子,所以等全部桃子摘下来需要的时间完全可以拉长到一两个星期的长度上。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他完全可以一批一批的制作,然后一批一批的卖掉。
白苏购买的那个用来种植药材的庄子下面,已经建造出一个庞大的地窖。足足有两亩地大小,里面还夸张的用了很多支柱保证稳定性。
将酿制好的桃子酒,连夜送到了庄子的地窖之中。
买人的事情,势在必行了。虽然白苏不怎么在意这些赚钱的手段,可白苏也不想自己家里的事情全部被人说出去变成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且随着白苏并不想发展起来的生意不随他愿的发展的越来越好,一些能让他放心的仆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白苏将这个念头表达出来之后没多久,就有男女两个管家主动上门。白苏默默的看了一眼唐一,唐一假的不能再假的抬头望天。
上面的赏赐,白苏自然也只能接着了。不过买人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而且这一点,上面那位也没有阻止的意思。
白苏和石菖蒲喊了牙行的人带人来县衙,白苏挑了几个沉默寡言手上有劲儿看起来毕竟能干的壮汉,石菖蒲那边挑选了两个书童,和白苏一人一个。
还买了一个手艺有保证的婆子,和两个清扫宅院的人。收拾屋子和浆洗的妇人也买了四个,都是那种不会多嘴多舌性子的。
一下子,县衙后院都热闹了许多。人,总是要顺势而为学会成长的。曾几何时,白苏和石菖蒲能想到他们需要购买这么多下人呢。
第084章
第一批桃子酒还没好的时候, 整个大裕朝发生了一件和白苏有关的还算大的事情。
朝廷创办的那两份儿报刊杂志上面,全部刊登了白苏创办低等学堂的事情。官方的那一份儿,用官方的文笔说了白苏创业还有赚钱和怎么养活学堂的所有事情。
从助学贷款,到勤工俭学,全部都写的一清二楚。很明显的,朝廷有意让各方知府县衙学习望江府的经验,将这个学堂模式全大裕朝的扩展。
至于专门刊登小道消息的那份儿报刊上面, 写的就热血沸腾了。什么国之希望,民之未来。什么圣人教诲, 什么心存天下。那彩虹屁拍的, 白苏自己都快要不认识‘白苏’那两个字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每一份儿稿子的最前面, 都醒目的写着望江府县令白苏几个字, 白苏本人都快要以为那是别的地方同名同姓的人了。
报刊上的稿子投稿人,白苏看到了三个还算熟悉的名字。文志豪、郑岚还有白许。白许, 也就是白如玉那个举人爹。
一份儿全国性的报刊上面, 望江府的举人写的稿子就直接刊登了三份儿。要说背后没人操作, 白苏第一个不相信。
上面的人, 为了给白苏增加政绩也是蛮拼的。
报刊的事情, 白苏也就看了那么一眼就置之不理了。对于白苏而言, 这样的扬名方式真心还不如直接给他几十万, 哪怕十几万两银子来的好。
学堂的创办, 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给书院那边的书生寻找到了第二条退路。一年四十两的收入,一天只需要工作一个时辰。上五休二,钱多事儿少离家近, 对于那些已经无望仕途但还是有点不甘心的人而言,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白苏下发政令,在各个村镇开始修建学堂的同时,也在两边书院张贴了招聘启事。凡是有意去学堂当夫子的人,都可以去六部进行考核。
只要通过考核,年后就可以直接上班了。
这个所谓的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算是‘政审’看看这人对县令白大人的观感。另一方面就是真正的学识考核,不见得拥有更深厚学识的人才能考上。
为了避免麻烦,白苏张贴出去的招聘启事上面直接说了,招聘的是‘会教人’的人。所以考核的内容,自身的学识为辅,会不会教人才是关键。
就教一个百家姓和一个三字经,稍微懂点伦理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避免以后上工因为不识字被人设局签了不该签的东西而已,就这么简单。
算学老师就更简单了,乘除法都不需要教导,就教导一些简单实用的加减法而已。
白苏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将乘法口诀弄出来了。乘法口诀不怎么会影响社会进程,但是在做生意方面还真的挺有用的。
最关键的是,在华夏古代历史上其实也算是有乘法口诀的雏形的。只不过古代人都是倒着记录,
给勤劳的孩子定下了严格的工时,然后将之前没料想到的最低工作量设定成每天只能完成的工作量,这才让源源不断送回来的桃子工序告一段落。
剩下的人,从白天忙到了晚上,才将那些桃子全部装罐弄好。白苏抬头看着天空,目光深邃。脚下是已经全部塞满的地窖,今天一天一群人干完了他之前需要半个多月才能干完的活。
不想赚钱,怎么就这么难呢!
白苏制作的这批桃子酒的主要目标商户是女性,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没有放入白酒,而是放入了白糖。有了水果酒之前制作好的葡萄酒酵,自然不存在酿不出果酒的事情。
可到时候酒精度数之低,可以堪比果汁。水果酒和白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酿制的时间可以很短,短到一个星期就可以食用。
白苏已经提前开始摘桃子,所以等全部桃子摘下来需要的时间完全可以拉长到一两个星期的长度上。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他完全可以一批一批的制作,然后一批一批的卖掉。
白苏购买的那个用来种植药材的庄子下面,已经建造出一个庞大的地窖。足足有两亩地大小,里面还夸张的用了很多支柱保证稳定性。
将酿制好的桃子酒,连夜送到了庄子的地窖之中。
买人的事情,势在必行了。虽然白苏不怎么在意这些赚钱的手段,可白苏也不想自己家里的事情全部被人说出去变成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且随着白苏并不想发展起来的生意不随他愿的发展的越来越好,一些能让他放心的仆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白苏将这个念头表达出来之后没多久,就有男女两个管家主动上门。白苏默默的看了一眼唐一,唐一假的不能再假的抬头望天。
上面的赏赐,白苏自然也只能接着了。不过买人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而且这一点,上面那位也没有阻止的意思。
白苏和石菖蒲喊了牙行的人带人来县衙,白苏挑了几个沉默寡言手上有劲儿看起来毕竟能干的壮汉,石菖蒲那边挑选了两个书童,和白苏一人一个。
还买了一个手艺有保证的婆子,和两个清扫宅院的人。收拾屋子和浆洗的妇人也买了四个,都是那种不会多嘴多舌性子的。
一下子,县衙后院都热闹了许多。人,总是要顺势而为学会成长的。曾几何时,白苏和石菖蒲能想到他们需要购买这么多下人呢。
第084章
第一批桃子酒还没好的时候, 整个大裕朝发生了一件和白苏有关的还算大的事情。
朝廷创办的那两份儿报刊杂志上面,全部刊登了白苏创办低等学堂的事情。官方的那一份儿,用官方的文笔说了白苏创业还有赚钱和怎么养活学堂的所有事情。
从助学贷款,到勤工俭学,全部都写的一清二楚。很明显的,朝廷有意让各方知府县衙学习望江府的经验,将这个学堂模式全大裕朝的扩展。
至于专门刊登小道消息的那份儿报刊上面, 写的就热血沸腾了。什么国之希望,民之未来。什么圣人教诲, 什么心存天下。那彩虹屁拍的, 白苏自己都快要不认识‘白苏’那两个字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每一份儿稿子的最前面, 都醒目的写着望江府县令白苏几个字, 白苏本人都快要以为那是别的地方同名同姓的人了。
报刊上的稿子投稿人,白苏看到了三个还算熟悉的名字。文志豪、郑岚还有白许。白许, 也就是白如玉那个举人爹。
一份儿全国性的报刊上面, 望江府的举人写的稿子就直接刊登了三份儿。要说背后没人操作, 白苏第一个不相信。
上面的人, 为了给白苏增加政绩也是蛮拼的。
报刊的事情, 白苏也就看了那么一眼就置之不理了。对于白苏而言, 这样的扬名方式真心还不如直接给他几十万, 哪怕十几万两银子来的好。
学堂的创办, 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给书院那边的书生寻找到了第二条退路。一年四十两的收入,一天只需要工作一个时辰。上五休二,钱多事儿少离家近, 对于那些已经无望仕途但还是有点不甘心的人而言,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白苏下发政令,在各个村镇开始修建学堂的同时,也在两边书院张贴了招聘启事。凡是有意去学堂当夫子的人,都可以去六部进行考核。
只要通过考核,年后就可以直接上班了。
这个所谓的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算是‘政审’看看这人对县令白大人的观感。另一方面就是真正的学识考核,不见得拥有更深厚学识的人才能考上。
为了避免麻烦,白苏张贴出去的招聘启事上面直接说了,招聘的是‘会教人’的人。所以考核的内容,自身的学识为辅,会不会教人才是关键。
就教一个百家姓和一个三字经,稍微懂点伦理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避免以后上工因为不识字被人设局签了不该签的东西而已,就这么简单。
算学老师就更简单了,乘除法都不需要教导,就教导一些简单实用的加减法而已。
白苏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将乘法口诀弄出来了。乘法口诀不怎么会影响社会进程,但是在做生意方面还真的挺有用的。
最关键的是,在华夏古代历史上其实也算是有乘法口诀的雏形的。只不过古代人都是倒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