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他恐怕直到高中都没开窍,看到王源跟同年级的女孩子玩得好会觉得胸闷气短,担心王源和别的小姑娘处对象又三令五申地不许他早恋,可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么吃醋紧张的原因,甚至没往恋爱的方向上想过。
  他的喜欢来得太迟。
  只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爱比喜欢到得要早。
  在懂得吃醋,学会紧张之前,已经不由自主地将占有欲用保护欲代替,等到他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的感情时,只怕用喜欢形容也显得肤浅,只怕已经爱得无可救药了。
  升入大四以后,王源便在一家电视台做了实习记者,主要负责民生新闻,每周都有三到四天跟着前辈们到各个社区采访,还要写文稿,码后期,做字幕......因为同期的实习生很少又大都是女孩子,他作为唯一可以尽情压榨的劳动力,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像今天这样,大好的休息日被临时捉回去充当苦力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不过,他还蛮享受这个过程的,累是累了点,却可以充分感受到在学校体验不到的工作氛围——争分夺秒地赶到现场抢新闻,接触不同新鲜的人物和生活百态,处理好与上司、与同事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适应了竞争,适应了社会,也适应了失败。
  是的,失败。
  大四的课业相对轻松,王源几乎将三分之二的身心投入到实习工作里,因为不是纯新闻专业的学生,又缺乏工作经验,他第一次出勤回来,写的稿子就好像流水账,解说词干巴巴的,衔接很生硬,同期也很啰嗦,直接被总编打了回来要求重写。
  王源从小就是越挫越勇的性子,你愈是打击他,他愈要证明给你看。
  自那日开始,他每天在单位加班到半夜十点,一边研究着前辈们写过的新闻稿,一边摸索着抓住读者好奇心的诀窍。早晨来得最早,一天听几万字的同期也不会抱怨一句。跑没人愿意追的新闻,听区委会的老奶奶数落丈夫的不贴心、儿子的不孝顺,走访居民区里的好人好事与家长里短,偶尔吃到闭门羹也不气馁。
  实习期经过两个多月,他拼命熟悉着新闻的工作流程,积极性也很高,从那个一开始连新闻稿都写不好的毛头小子,摇身变成了敢于在策划会议上大胆提出观点的职场新人。他渐渐与年龄相近的同事们打成一片,也颇得上司、前辈们的赏识。
  由于单位的制度限制,实习生很难得到出镜采访的机会,幸而带王源的老前辈很欣赏这个上进的年轻人,把大部分的采访机会都给了他,写稿、编片也放心大胆地扔给他去做,王源借此得到了许多锻炼,也十分感激前辈的栽培。
  记者实习期的第三个月马上要结束了,迎接王源的将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选择,他该去什么地方,从事怎样的工作。正值大学毕业的招聘季,王源K大双学位的证书已经可以保证,再加上实习期的出色表现,电视台自然而然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王源在面对邮箱里躺着的梦寐以求的offer时,却犹豫了。
  以他实习期的工作经历,十有八九会被分配到电视台的民生栏目。他相信以他目前的能力,绝对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新闻专业的老师说过一段话,民生新闻是最好上手的,只要肯学肯吃苦,人人都可以当民生记者,这也是实习生大多被派去跑民生新闻的原因。记者不可能是做一辈子的工作,转型是迟早要面临的事。许多毕业生把记者这份工作当做进入传媒行业的敲门砖,跑两年的民生新闻,再升职做编辑,做主任,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可王源是不愿意的。
  民生新闻,说到底只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它的新闻价值,与真正的时事热点相比判若云泥。不是说平民化不好,只是说倘若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永远接触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做不了有深度的新闻。
  王源是想要认真搞新闻的,他的理想是做前线,去采访突发现场,或者做特派,可以到特殊的地区和国家采风。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作经验,也需要人脉的累积。而这些王源都没有。
  有人劝王源再考虑考虑,不要急着拒绝。哪怕先做几年的民生记者,再跳槽也不迟。短短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不该为了一时的义气冲动铤而走险。
  记者这份工作的前景说好也好,说差也差,如果做成了首席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都要比普通记者高出一筹,如果做不成,也可以考虑转行,像如今那些知名作家,很多都是记者出身。既然决心要做新闻了,就不该放弃已经到手的机会,更没必要冒小概率的险。
  言外之意是,孩子,现实点,看看前面人踩过的脚印,就知道哪条路好走了。
  但王源不愿平白地蹉跎几年。记者本就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他趁着还年轻还能跑,只想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做有深度的,也有差异性的新闻。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婉拒掉了电视台民生栏目的邀请,回到学校开始投新一轮的简历。
  可就在王源着手准备几家线上传媒的面试时,他忽然接到了之前那位提携自己的前辈的电话。
  “张记,您......”
  “源儿,有兴趣跟我去台湾吗?”电话刚接通,张彬便单刀直入地问道。
  王源愣了愣,最近台北市长竞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