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缩起来。不过他没有这么做,那个容易害羞的男孩很多年前就不在了,菲利克直视着瓦西里的眼睛,没有挑衅的意思,但也不退让。
“瓦西里。”因为对方沉默,他又说了一次这个名字,好像在呼唤失踪的人,在雪野里,夜晚,方向不明,他得叫出这个名字,逼迫寒冷和阴影交还那个被吞没的人,“我很抱歉我这样走了。”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第一他不感到抱歉,第二这句话听起来轻飘飘的,仿佛菲利克只不过是在一场沉闷的晚宴上不辞而别。瓦西里动了动嘴唇,好像很多言辞同时挤在那里,他不知道先放哪些出来。他的右手握成了拳头,很用力,手背露出了青筋,菲利克站在原处没动,抬着头,等着挨一拳。
“叛徒。”瓦西里开口,词语从他的唇齿之间擦过,像有毒的飞虫。
“我确实是的。”
“为什么?”
“或许可以说为了诗歌。”
瓦西里盯着他,好像在看一个疯子。
“换个说法吧,为了自由。”
“我没空听外国的陈词滥——”
“瓦西里。”菲利克说得很轻,几乎可以形容为温柔,瓦西里停了下来,“你真的有认真听过他们——听过我在说什么吗?你心里面好像有个老式电灯开关似的,只有两个选择,开,关,苏联的,西方的。控制开关的人也不是你自己,克格勃喜欢的就是苏联的,克格勃不同意的就统统都是西方的。今天他们推崇一个理念,它就是彻头彻尾苏维埃的,明天他们改变主意了,它又成了‘外国来的毒药’。我们谁都看得出问题,但我们都假装看不到,这样大家都高兴了,这就叫‘智慧’,叫‘为了大局’……我实在假装不下去了。”
“你是想说两亿苏联人都是错的,只有你是对的?”
“不,我只是希望他们能放心说出‘你错了’,不必担心被捕。”
“我们抓的都是罪有应得的人。”
“你真的相信吗?你能向我发誓,你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无辜的人投进卢比扬卡监狱吗?”
瓦西里不说话了。
“我为克格勃杀的第一个人,是一位诗人。为什么总是诗人先受害?我常常这么想,可能因为他们不太会撒谎。我只是服从命令,可是他又做了什么,以至于非得铲除不可呢?”菲利克终于移开目光,看向被融化雪片沾湿了的铁轨,好像这样说话会容易一些,毕竟,他是在为那些死去的人说话,“我后来做的事都是在补偿那一天,人们不应该这样死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当然,克格勃会指责‘他们毒害人心’,还说,‘他们受了蛊惑’……可他们只是写了诗而已,把俄文写在纸上,这就是囚禁他们的理由吗?”
“如果你想用这些话说服我——”
“我不想说服你。”菲利克回答,往前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仍然看着瓦西里的眼睛,“如果你能被两三句话说服,我也不会继续爱你了。”
瓦西里瞪着他,仿佛“爱”是一个不能搬上台面的下流字眼,菲利克居然敢直接把它说出来。这位受了伤的克格勃上尉摇了摇头,不知道在否认些什么,后退一步,仿佛菲利克刚刚用长矛刺穿了他。菲利克忽然紧张起来,上前一步,抓住瓦西里的手臂,“和我一起走吧,你不能再回莫斯科去了,他们会枪毙你的。”
“我们能去哪里?”
“外面。总有我们可以待的地方。”
瓦西里甩开他的手,“我不会当叛徒的。”
“瓦西里,墙已经倒下了,我们原先——他们指使我们维护的东西要消失了。你没有必要继续服役下去。”
瓦西里看着他,眼睛里的愤怒已经消失了,被一种疲惫的悲伤所取代,这比怒火更令菲利克难过。瓦西里抬起手,指节碰了碰菲利克的脸,又收了回去,“你不明白。如果我不是克格勃的话,那我是谁呢?你又是谁呢,‘彼得’?”
“你是瓦西里·安德罗索夫,我是菲利克,这不是由护照决定的。而且你看不到吗?苏联已经要死去了。”
瓦西里正要回答,车站办公室的门开了,穿着马甲的列车员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瓦西里冲他吼了一句“滚开”,用俄语说的,列车员没必要听懂,从表情和语气就猜得出是什么意思,赶紧缩了回去,砰地关上门。瓦西里重新转向菲利克。
“这场闹剧必须停止了。”
菲利克用力交握双手,但它们还是止不住发抖,半是因为寒冷,半是因为互相撕扯的情绪。愤怒和失望被红热的焦虑淹没,随即就被更大的、沮丧的浪头吞没。站在瓦西里面前,他只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单。他们之间已经支撑不起传统意义的对话了,只能隔着墙互相投掷观点,没起到任何实际作用。
“跟我回莫斯科。”瓦西里轻声说,菲利克认得这种兄长般的语调,“现在还不迟,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这件事并不一定会变成灾难,想想你父亲。你不可能一直逃下去的,我不想看见你被英国人利用。”
“你知道这不可能。”
“那你也应该明白我不能让你离开这里。”瓦西里用拇指拨开了手枪保险,他们离得很近,菲利克脑海里闪过好几种把武器夺过来的方法,但他选择站着不动,看着枪口,马卡洛夫手枪,斯塔西的标准装备,瓦西里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刻,所以一路从东柏林把这武器
“瓦西里。”因为对方沉默,他又说了一次这个名字,好像在呼唤失踪的人,在雪野里,夜晚,方向不明,他得叫出这个名字,逼迫寒冷和阴影交还那个被吞没的人,“我很抱歉我这样走了。”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第一他不感到抱歉,第二这句话听起来轻飘飘的,仿佛菲利克只不过是在一场沉闷的晚宴上不辞而别。瓦西里动了动嘴唇,好像很多言辞同时挤在那里,他不知道先放哪些出来。他的右手握成了拳头,很用力,手背露出了青筋,菲利克站在原处没动,抬着头,等着挨一拳。
“叛徒。”瓦西里开口,词语从他的唇齿之间擦过,像有毒的飞虫。
“我确实是的。”
“为什么?”
“或许可以说为了诗歌。”
瓦西里盯着他,好像在看一个疯子。
“换个说法吧,为了自由。”
“我没空听外国的陈词滥——”
“瓦西里。”菲利克说得很轻,几乎可以形容为温柔,瓦西里停了下来,“你真的有认真听过他们——听过我在说什么吗?你心里面好像有个老式电灯开关似的,只有两个选择,开,关,苏联的,西方的。控制开关的人也不是你自己,克格勃喜欢的就是苏联的,克格勃不同意的就统统都是西方的。今天他们推崇一个理念,它就是彻头彻尾苏维埃的,明天他们改变主意了,它又成了‘外国来的毒药’。我们谁都看得出问题,但我们都假装看不到,这样大家都高兴了,这就叫‘智慧’,叫‘为了大局’……我实在假装不下去了。”
“你是想说两亿苏联人都是错的,只有你是对的?”
“不,我只是希望他们能放心说出‘你错了’,不必担心被捕。”
“我们抓的都是罪有应得的人。”
“你真的相信吗?你能向我发誓,你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无辜的人投进卢比扬卡监狱吗?”
瓦西里不说话了。
“我为克格勃杀的第一个人,是一位诗人。为什么总是诗人先受害?我常常这么想,可能因为他们不太会撒谎。我只是服从命令,可是他又做了什么,以至于非得铲除不可呢?”菲利克终于移开目光,看向被融化雪片沾湿了的铁轨,好像这样说话会容易一些,毕竟,他是在为那些死去的人说话,“我后来做的事都是在补偿那一天,人们不应该这样死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当然,克格勃会指责‘他们毒害人心’,还说,‘他们受了蛊惑’……可他们只是写了诗而已,把俄文写在纸上,这就是囚禁他们的理由吗?”
“如果你想用这些话说服我——”
“我不想说服你。”菲利克回答,往前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仍然看着瓦西里的眼睛,“如果你能被两三句话说服,我也不会继续爱你了。”
瓦西里瞪着他,仿佛“爱”是一个不能搬上台面的下流字眼,菲利克居然敢直接把它说出来。这位受了伤的克格勃上尉摇了摇头,不知道在否认些什么,后退一步,仿佛菲利克刚刚用长矛刺穿了他。菲利克忽然紧张起来,上前一步,抓住瓦西里的手臂,“和我一起走吧,你不能再回莫斯科去了,他们会枪毙你的。”
“我们能去哪里?”
“外面。总有我们可以待的地方。”
瓦西里甩开他的手,“我不会当叛徒的。”
“瓦西里,墙已经倒下了,我们原先——他们指使我们维护的东西要消失了。你没有必要继续服役下去。”
瓦西里看着他,眼睛里的愤怒已经消失了,被一种疲惫的悲伤所取代,这比怒火更令菲利克难过。瓦西里抬起手,指节碰了碰菲利克的脸,又收了回去,“你不明白。如果我不是克格勃的话,那我是谁呢?你又是谁呢,‘彼得’?”
“你是瓦西里·安德罗索夫,我是菲利克,这不是由护照决定的。而且你看不到吗?苏联已经要死去了。”
瓦西里正要回答,车站办公室的门开了,穿着马甲的列车员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瓦西里冲他吼了一句“滚开”,用俄语说的,列车员没必要听懂,从表情和语气就猜得出是什么意思,赶紧缩了回去,砰地关上门。瓦西里重新转向菲利克。
“这场闹剧必须停止了。”
菲利克用力交握双手,但它们还是止不住发抖,半是因为寒冷,半是因为互相撕扯的情绪。愤怒和失望被红热的焦虑淹没,随即就被更大的、沮丧的浪头吞没。站在瓦西里面前,他只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单。他们之间已经支撑不起传统意义的对话了,只能隔着墙互相投掷观点,没起到任何实际作用。
“跟我回莫斯科。”瓦西里轻声说,菲利克认得这种兄长般的语调,“现在还不迟,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这件事并不一定会变成灾难,想想你父亲。你不可能一直逃下去的,我不想看见你被英国人利用。”
“你知道这不可能。”
“那你也应该明白我不能让你离开这里。”瓦西里用拇指拨开了手枪保险,他们离得很近,菲利克脑海里闪过好几种把武器夺过来的方法,但他选择站着不动,看着枪口,马卡洛夫手枪,斯塔西的标准装备,瓦西里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刻,所以一路从东柏林把这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