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不会的还是不会,她需要一个解释,不搞清楚她不甘心。
  百思不得其解,她最后只好跑来问我。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某位岑同学皱眉听她讲完后,歪着嘴角不太高兴。“我去办公室帮你问问。”岑同学在草稿纸上一通乱划后,轻车熟路地往教师办公室的方向跑。
  “秋渝,你要去办公室吗?”洛唯紧张地问。
  “嗯。”我漫不经心地点点头,“很快就回来,别担心,你等我一会儿。”
  她不太放心,生怕老师把我劈头盖脸骂一顿。小心翼翼地摸进办公室,隔板后面,另一位物理老师耐心地听完提问,嘴角露出慈祥的笑:“你呀,典型的爱钻牛角尖。不过也是好事,科学家都是爱问问题的。我现在给你解答,听不懂也没事,等这学期过去,知识面拓宽了,自然就懂了。”
  洛唯在隔板默默后头坐下,什么也没听进去。
  “老师说什么呢?”从办公室出来后,她看似不经意地问。
  “他说不懂也没关系,不考。”我大言不惭地说,笑嘻嘻地搂住了她的肩膀。
  “那就好。”她勉强地笑了笑。
  -
  “你们老师也太过分了吧。”我忿忿不平地说。
  “是啊,”洛教授转身横坐过来,朝我眨眨眼。四目相对,她抵住我的额头,抿唇的样子害羞又坚决。“可这就是我生活的常态呀。”
  遗落的知识点太多,老师同学们的正面反馈太少,随着高考临近,压力排山倒海而至。她的热情和似有若无的信心终于消磨殆尽,面对无法攀爬的高山,洛唯拖延症爆发,每天上课走神,作业也不写,晚上就躲在被窝里哭。
  一次数学随堂考试,她对着空间坐标题发愁。紧张的情绪让她大脑一片空白,她漫无目的地做了一道辅助线,恰好数学老师经过,发出一声冷笑:“这两点能连成一线?都不在一个平面上,你没看出来吗?”
  洛唯没有抬头,拿出橡皮将辅助线用力抹掉,留下的铅笔划痕像是一道刺眼的羞耻印记。
  奋斗再无意义了,她走出考场,刺眼的阳光了无生气。
  “小傻瓜,光想有什么用,你要好好努力呀。我每天都必须刷一套真题才能睡觉,你也要试试,很管用的。”我说得头头是道,殊不知勤奋对她而言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幸运与奢侈。
  “我太笨啦,学不会。”
  “哪里笨啦,你就是不努力!”我轻哼一声。
  “我试过啦,书看过就忘,好不容易记住了,做题时又忘了。”
  我没有说话,低头不高兴。
  她背过身子,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抹眼泪。
  -
  我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感到心虚。“我以前跟乔嘉澍还真像。”我尴尬地笑笑,把脸埋进她怀里。
  “嗯。”洛唯轻轻应了一声。我的眼睛落在她白皙的脖颈上,目光瞬间移不开了。领口上好像有东西。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凑近她的衣领:“那后来高考以后呢?出国是不是就好多啦?”
  “算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吧。”她说。
  高考成绩出来后,洛唯过了三本线。她的家庭条件挺好,为了刷个好看的文凭,她父母决定让她出国读书。
  毫无准备地踏上另一片土地,走进世界排名四百开外的普通大学。我不喜欢这种选择,可对她而言,这比接着留在国内读书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即便如此,她还是多花了一年时间完成语言课程。她学习习惯很差,本科的课程一开始非常吃力。可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她的自信心渐渐地涨了回来。
  “我可以问你一道数学题吗?”数学课上,一个外国学生问。
  洛唯:“……可以,不过我数学很差的。”
  “我的也不好。”外国小姐姐摊了摊手,坐下和她讨论问题。
  尽管这次奇遇缘于对中国人的偏见,但她头一次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教人数学题。
  奇妙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发生。课余时间里,为了学英语,她去图书馆借了很多少儿科普读物,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不知不觉中,知识框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有趣方式从头建立起来。她把十五岁时丢掉的拼图捡了回来,拆得七零八落,将它重新从零拼到了百分之八十。
  她有了足够的独处时间,没有考试压力,悠闲自得。从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开始,她缓缓前进,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从三角函数到线性代数与微积分。
  同学见她在看高中生课本,一惊一乍地说:“这不是小孩看的吗?”
  “我就没学过。”她没好气地回答。
  一年后,同学看着她的课本,难以置信地问:“你看的什么鬼画符?”
  “量子力学。”
  她没日没夜地看书,睡觉和吃饭突然变成了耽误时间的事情。独自一人安静下来学习后,她被强烈的自我认同包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学习资料增加了她的见闻,又一年后,她从商科转专业到物理学。
  再之后,她转学到了更好的大学。
  正如学习的态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你在做什么?”洛教授扬了扬眉。
  “嗯?”我松开那颗扣子,怪异的气氛在办公室里流淌。“在想成年人……你成年以后变化真大。”
  话音刚落,我一个趔趄,带着两倍的重量栽到了沙发上。
  “我知道,出国不代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