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影粉末从他粗糙的眼尾皮肤上簌簌滚落。
“他对女人毫无兴趣,却总要和女人在一起。可我也未能证实,自己这样的怪物,对他又是否有吸引力。”
临近离别时,珀西送给潘潘一瓶资生堂的水白粉,权作谢礼。
“你是他的朋友?能够带他回去么?”
“也许吧,尤梨,可我不知道。”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把心丢在了什么地方,如果找不到了,一辈子就跟着难熬。”
潘潘:二战时期日本对美慰安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第4章
第二天他起了一个早,天未亮的时候就已经梳理完毕,尤梨为他叫的计程车已经在巷口等,只需将纸条交给司机,就可一言不发直抵目的地。
他匆匆吃过早饭,把“需要打扫”的牌子翻过来,他再三在镜子面前检视自己,今年六十六岁,浅发色,蓝色瞳孔,穿上皮鞋身高可达6英尺8英寸,穿上运动鞋他会是个无法控制佝偻的小老头,小老头,他在内心这么称呼自己,即便他看起来仍有些许旧时的风流意味,但已经出了问题。
问题一直存在。
他朝坐在门口的旅店老板娘打过招呼,就一头栽进计程车里。车程尚需要二十分钟,他还有些时间。
他起先温习了一遍那些一直未能记住的陌生名字,近藤柳生坂本等等,他不算认得很多人,新婚的夫妇与他甚至难称有一面之缘,唯一的纽结是一位共同的朋友,他在春天尚未结束的时候将邀请寄至门前,他这才算是知道了埃德加的新消息。
他们之间的通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终止,珀西可以去信的几个地址在战火中被烧成了灰烬,能收到的最快回复大抵不过是“查无此人”,他很快也放弃了保持写信的习惯,并很快搬了家,在那个时候,他其实不太关心他人的生死。
“亲爱的珀西,”那封信里这么说,“也许你该来这里看看,我们挚爱的朋友,忠实的兄弟,都在这里,大家都还活着,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埃德加,整整十一年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我们都想到了你,珀西,他说这期间应该有很多封信,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没能寄出,也自然没有了回音……”
埃德加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里,写着:
“亲爱的珀西,这里的一切都好,但是充满了未知,你无法确切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如同你无法知道平静的海面之下隐藏着什么。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消失了,他们今天还在船上,一次袭击之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习惯了为不认识的人收拾东西。”
“尤利娅还好吗?我希望一切能够快些结束,我怀念咱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家庭聚会,永不结束的夏天。”
“珀西,我很抱歉,我没能去见莫里斯舅舅,那天在船上我做过一个梦,梦见了班奈特,还有一家人,十六岁的你,一切都是在夏天发生的不是吗?如果是年轻的埃德加,他也许已经将这封信亲吻了上百遍,并且将一些命中注定的东西都作为爱的表达。可我们的夏天结束了,珀西,我能做的,只有向上帝祈祷,希望你一切都好,并且永远不会饶恕你的行刺者。你知道他早已死在那个晚上,这世上没有他的碑。”
目的地在一爿围绕矮山的别墅建筑间,下车后尚需步行数分钟方可抵达。
他远远地就听见了歌舞鼓乐声,从青烟黛瓦的日式建筑里传出,还未走至门口就有人迎上来,他递上邀请信函,跟随着引路人走过碎石子路,进入正屋。
婚礼的神前式已经结束,他抵达时正能赶上祝酒,在中间人的介绍下认识了新婚夫妇,他们有着典型的东方人面孔,男性是当地报社的一位记者,他的妻子小他几岁,穿着白无垢,一直笑得含蓄温柔。
那位新丈夫直说起自己年轻时曾是美军基地附近闲逛的混混,终日饮酒作乐,一次在水手俱乐部里打架斗殴,让他认识了现在的一群朋友。
“人们叫着,‘把这个黄皮小鬼丢出去,他不配上这儿来喝酒!’我被打得眼冒金星,差一点儿就被扔出门外,却被另一伙人拦下,‘让他在这里呆着,’他们说,‘多一个喝酒的人没什么。’”
“后来他说起自己的名字,埃德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念不好它,人们说他本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艇长,但因为年轻的时候犯下的过错,始终只能在船上做一个水手兵。”
“他是我的好朋友,埃德加,我们没见面已经很多年了,如果你能见到他,一定叫他来横滨,我们还可以在水手俱乐部里喝酒……”
“什么意思?”珀西·修斯在他的描述里困惑,“难道你们没有邀请他?”
“他的确在我们的宾客名单里,他是我们第一个发出邀请的客人,”新娘语气委婉,“我们希望如此,可终究有些不便,我们听闻他前一阶段才接受了手术,邀请发出后也只是收到了回复,‘身体虽抱恙,但仍当竭力前往’之类。”
“对于手术之事,我一无所知。”他说。
“这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面前的日本人说,“我们也是前一阵子才知道他原来一直在东京,干着酒吧里的老行当,也许是酒精向他报复了,也许不是。总之,我们听闻他的境况时,都感觉十分唏嘘。”
“可曾听得他酒后真言?他为何一直不肯回美利坚?”
“他对女人毫无兴趣,却总要和女人在一起。可我也未能证实,自己这样的怪物,对他又是否有吸引力。”
临近离别时,珀西送给潘潘一瓶资生堂的水白粉,权作谢礼。
“你是他的朋友?能够带他回去么?”
“也许吧,尤梨,可我不知道。”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把心丢在了什么地方,如果找不到了,一辈子就跟着难熬。”
潘潘:二战时期日本对美慰安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第4章
第二天他起了一个早,天未亮的时候就已经梳理完毕,尤梨为他叫的计程车已经在巷口等,只需将纸条交给司机,就可一言不发直抵目的地。
他匆匆吃过早饭,把“需要打扫”的牌子翻过来,他再三在镜子面前检视自己,今年六十六岁,浅发色,蓝色瞳孔,穿上皮鞋身高可达6英尺8英寸,穿上运动鞋他会是个无法控制佝偻的小老头,小老头,他在内心这么称呼自己,即便他看起来仍有些许旧时的风流意味,但已经出了问题。
问题一直存在。
他朝坐在门口的旅店老板娘打过招呼,就一头栽进计程车里。车程尚需要二十分钟,他还有些时间。
他起先温习了一遍那些一直未能记住的陌生名字,近藤柳生坂本等等,他不算认得很多人,新婚的夫妇与他甚至难称有一面之缘,唯一的纽结是一位共同的朋友,他在春天尚未结束的时候将邀请寄至门前,他这才算是知道了埃德加的新消息。
他们之间的通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终止,珀西可以去信的几个地址在战火中被烧成了灰烬,能收到的最快回复大抵不过是“查无此人”,他很快也放弃了保持写信的习惯,并很快搬了家,在那个时候,他其实不太关心他人的生死。
“亲爱的珀西,”那封信里这么说,“也许你该来这里看看,我们挚爱的朋友,忠实的兄弟,都在这里,大家都还活着,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埃德加,整整十一年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我们都想到了你,珀西,他说这期间应该有很多封信,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没能寄出,也自然没有了回音……”
埃德加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里,写着:
“亲爱的珀西,这里的一切都好,但是充满了未知,你无法确切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如同你无法知道平静的海面之下隐藏着什么。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消失了,他们今天还在船上,一次袭击之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习惯了为不认识的人收拾东西。”
“尤利娅还好吗?我希望一切能够快些结束,我怀念咱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家庭聚会,永不结束的夏天。”
“珀西,我很抱歉,我没能去见莫里斯舅舅,那天在船上我做过一个梦,梦见了班奈特,还有一家人,十六岁的你,一切都是在夏天发生的不是吗?如果是年轻的埃德加,他也许已经将这封信亲吻了上百遍,并且将一些命中注定的东西都作为爱的表达。可我们的夏天结束了,珀西,我能做的,只有向上帝祈祷,希望你一切都好,并且永远不会饶恕你的行刺者。你知道他早已死在那个晚上,这世上没有他的碑。”
目的地在一爿围绕矮山的别墅建筑间,下车后尚需步行数分钟方可抵达。
他远远地就听见了歌舞鼓乐声,从青烟黛瓦的日式建筑里传出,还未走至门口就有人迎上来,他递上邀请信函,跟随着引路人走过碎石子路,进入正屋。
婚礼的神前式已经结束,他抵达时正能赶上祝酒,在中间人的介绍下认识了新婚夫妇,他们有着典型的东方人面孔,男性是当地报社的一位记者,他的妻子小他几岁,穿着白无垢,一直笑得含蓄温柔。
那位新丈夫直说起自己年轻时曾是美军基地附近闲逛的混混,终日饮酒作乐,一次在水手俱乐部里打架斗殴,让他认识了现在的一群朋友。
“人们叫着,‘把这个黄皮小鬼丢出去,他不配上这儿来喝酒!’我被打得眼冒金星,差一点儿就被扔出门外,却被另一伙人拦下,‘让他在这里呆着,’他们说,‘多一个喝酒的人没什么。’”
“后来他说起自己的名字,埃德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念不好它,人们说他本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艇长,但因为年轻的时候犯下的过错,始终只能在船上做一个水手兵。”
“他是我的好朋友,埃德加,我们没见面已经很多年了,如果你能见到他,一定叫他来横滨,我们还可以在水手俱乐部里喝酒……”
“什么意思?”珀西·修斯在他的描述里困惑,“难道你们没有邀请他?”
“他的确在我们的宾客名单里,他是我们第一个发出邀请的客人,”新娘语气委婉,“我们希望如此,可终究有些不便,我们听闻他前一阶段才接受了手术,邀请发出后也只是收到了回复,‘身体虽抱恙,但仍当竭力前往’之类。”
“对于手术之事,我一无所知。”他说。
“这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面前的日本人说,“我们也是前一阵子才知道他原来一直在东京,干着酒吧里的老行当,也许是酒精向他报复了,也许不是。总之,我们听闻他的境况时,都感觉十分唏嘘。”
“可曾听得他酒后真言?他为何一直不肯回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