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为妖,凶猛异常,竟然挣脱锁链,逃出囚牢,一路慌不择路,窜进了七杀崖中所设的历练阵法内。
“……听闻师尊少年时便能一人一剑独斩钩蛇,我辈弟子不肖,实在比不上他老人家昔年神采。”
卫观歧一时神色黯然,一时又心急起来:“阿焕,再耽搁不得了!这条钩蛇格外凶暴,若是落单的师弟妹遇上了它,只怕非死即伤!这里——”
“据我猜测,这里多半是百年前的昆仑大荒渊。”公仪焕沉吟片刻,“众位师长所筑的阵法千变万化,那钩蛇不过一介无知无识的妖兽,身处阵中,未必占得了上风。
“师兄此番伤重,需得尽快离阵救治。寻人之事,交给我们就是。”
一时议定,公仪焕拈诀引阵,召出离开试炼的法阵,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卫观歧离阵而出。
术法光华散尽,枯骨山前仍旧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遍地惨白碎骨下血迹斑驳,说不清究竟是卫观歧的血,还是更古老的血迹。
公仪焕凝视着方才出现天光的方向,出神片刻,伸手摘下了颈项中所戴的那块家传墨玉。
说是玉,又不尽然。
公仪焕掌中这块配饰以墨玉为边,当中却镶嵌着一小块非金非铁的粗糙石头。
石面上镌刻着半个弯曲晦涩的古文字,边缘断裂,看去平平无奇,实则石心发烫,入夜生光,遇着神兽仙宝,皆有感应。
公仪焕入门来几番下山历练,皆是由它指引,才得一帆风顺。
据他祖母公仪老太君所说,这块奇石已在公仪家传了数百年,正是那位结下仙缘的公仪氏祖先所遗。
那位祖先昔年不过是个打柴种田的庄稼汉,在梵净山路遇仙人,得到了这一小块奇石,公仪氏就此发迹。
然而,族中子弟纷纷传言,百年以来再没见过这石头显现半分神迹,祖辈传言不过是个笑话。
直到十余年前,公仪家的嫡孙呱呱坠地,这枚奇石陡然生出万丈华光,梵净山间有朱雀青鸾盘旋数日。
一众长辈就此认定,公仪焕乃是天生便结有仙缘的孩子。
其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块石头算得了什么。公仪焕握紧了掌中的家传宝物,不由得叹了口气。
修道多艰,可他既然踏上了这条路……便忍不住盼望一睹神迹。
他冥冥中有种感觉,这座试炼法阵,便蕴藏着昆仑山的不少秘密。
绕过枯骨山一路前行,公仪焕在黑暗中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时辰。
前路逐渐收窄,公仪焕觉得自己是行走在一条狭长**之中,双腿酸软,掌中灵火的光芒越发晦暗微弱,在黑暗寒冷与血腥气的裹挟下,时刻绷紧精神,无异是一种折磨。
虽说公仪焕从小便是个穷大胆,但在这样阴森迷离的氛围下,照样越走越胆寒。
试炼法阵中的这一部分究竟是谁筑造的?凌掌门光明磊落,自然不是他的风格。
虞长老?也不能够。换了虞长老来走这条**,只怕也和虞相生的表现相去不远。
莫非是天同峰那个老家伙?唔,倒是有几分可能……
他自言自语咕哝着些大不敬的言辞,只盼天同长老蓦地从前方的黑暗中一跃而出,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一通。
最可怕的便是未知的黑暗,就是此时此地力战钩蛇,只怕也比眼前的境况好些。
就在此时,忽听前方的黑暗里远远传来潺潺水声,有渺远光芒,星子般微微闪烁。
公仪焕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得紧攥剑柄的手心都微微汗湿。他加快脚步,片刻间走出**,眼前果然豁然开朗。
那是一方山脚小溪,四周景致像是寻常仙山风物。环顾四周,颇有些陌生。
公仪焕收起佩剑,想要俯身去水边洗洗手和脸。
刚弯**去,他却不由得僵住了。
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缕绯红的剑穗随水流上下沉浮,这剑穗瞧来眼熟,公仪焕不久前仿佛在岫玉佩剑上见过一缕一模一样的。
他迈动有些发僵的双腿,往上游缓慢走了几步,面朝下伏在溪边一动不动的倩影,那是——
他扑了过去。
“——师妹!”
岫玉双目紧闭,躯体冰凉,赫然已是死去多时了。
公仪焕颤抖着手去探她的鼻息,耳边嗡的一声响,几乎头脑空白。
四周没有打斗痕迹,也未见岫玉身周有伤痕血迹,是钩蛇袭击?不可能。然而这试炼阵法中难道还有其他的危险?也不可能!
掌门运筹帷幄,绝不可能放任门下弟子在昆仑山中遭遇险境——可是岫玉当真是死去了。
其他人呢?他们失散以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其他人是不是也已经……
蓦地里,但听远远的传来钟鸣之声,打乱了公仪焕的胡思乱想。这钟声恢宏绵长,共击十二响,回荡在格外寂静的天地间,肃穆非常。
公仪焕长身站起,遥望着远处的山峰。峰头高入云端,烟雾缭绕,伴随着阵阵钟声,时而有灵兽禽鸟穿梭其间。
他方才并未注意到,这里竟然也是七峰环抱的地形,竟是……竟是与昆仑山分外相像。
可这绝不是他记忆中的昆仑山。
公仪焕入门三年,早已将七峰都混得熟了,天枢峰的山头经由昔年一场铸剑野火熔炼,半座峰头皆不生草木,天府峰的山头被斜斜劈去了一半,天梁峰间的引水彻底断绝,七杀崖更是彻底毁于一旦。
“……听闻师尊少年时便能一人一剑独斩钩蛇,我辈弟子不肖,实在比不上他老人家昔年神采。”
卫观歧一时神色黯然,一时又心急起来:“阿焕,再耽搁不得了!这条钩蛇格外凶暴,若是落单的师弟妹遇上了它,只怕非死即伤!这里——”
“据我猜测,这里多半是百年前的昆仑大荒渊。”公仪焕沉吟片刻,“众位师长所筑的阵法千变万化,那钩蛇不过一介无知无识的妖兽,身处阵中,未必占得了上风。
“师兄此番伤重,需得尽快离阵救治。寻人之事,交给我们就是。”
一时议定,公仪焕拈诀引阵,召出离开试炼的法阵,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卫观歧离阵而出。
术法光华散尽,枯骨山前仍旧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遍地惨白碎骨下血迹斑驳,说不清究竟是卫观歧的血,还是更古老的血迹。
公仪焕凝视着方才出现天光的方向,出神片刻,伸手摘下了颈项中所戴的那块家传墨玉。
说是玉,又不尽然。
公仪焕掌中这块配饰以墨玉为边,当中却镶嵌着一小块非金非铁的粗糙石头。
石面上镌刻着半个弯曲晦涩的古文字,边缘断裂,看去平平无奇,实则石心发烫,入夜生光,遇着神兽仙宝,皆有感应。
公仪焕入门来几番下山历练,皆是由它指引,才得一帆风顺。
据他祖母公仪老太君所说,这块奇石已在公仪家传了数百年,正是那位结下仙缘的公仪氏祖先所遗。
那位祖先昔年不过是个打柴种田的庄稼汉,在梵净山路遇仙人,得到了这一小块奇石,公仪氏就此发迹。
然而,族中子弟纷纷传言,百年以来再没见过这石头显现半分神迹,祖辈传言不过是个笑话。
直到十余年前,公仪家的嫡孙呱呱坠地,这枚奇石陡然生出万丈华光,梵净山间有朱雀青鸾盘旋数日。
一众长辈就此认定,公仪焕乃是天生便结有仙缘的孩子。
其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块石头算得了什么。公仪焕握紧了掌中的家传宝物,不由得叹了口气。
修道多艰,可他既然踏上了这条路……便忍不住盼望一睹神迹。
他冥冥中有种感觉,这座试炼法阵,便蕴藏着昆仑山的不少秘密。
绕过枯骨山一路前行,公仪焕在黑暗中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时辰。
前路逐渐收窄,公仪焕觉得自己是行走在一条狭长**之中,双腿酸软,掌中灵火的光芒越发晦暗微弱,在黑暗寒冷与血腥气的裹挟下,时刻绷紧精神,无异是一种折磨。
虽说公仪焕从小便是个穷大胆,但在这样阴森迷离的氛围下,照样越走越胆寒。
试炼法阵中的这一部分究竟是谁筑造的?凌掌门光明磊落,自然不是他的风格。
虞长老?也不能够。换了虞长老来走这条**,只怕也和虞相生的表现相去不远。
莫非是天同峰那个老家伙?唔,倒是有几分可能……
他自言自语咕哝着些大不敬的言辞,只盼天同长老蓦地从前方的黑暗中一跃而出,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一通。
最可怕的便是未知的黑暗,就是此时此地力战钩蛇,只怕也比眼前的境况好些。
就在此时,忽听前方的黑暗里远远传来潺潺水声,有渺远光芒,星子般微微闪烁。
公仪焕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得紧攥剑柄的手心都微微汗湿。他加快脚步,片刻间走出**,眼前果然豁然开朗。
那是一方山脚小溪,四周景致像是寻常仙山风物。环顾四周,颇有些陌生。
公仪焕收起佩剑,想要俯身去水边洗洗手和脸。
刚弯**去,他却不由得僵住了。
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缕绯红的剑穗随水流上下沉浮,这剑穗瞧来眼熟,公仪焕不久前仿佛在岫玉佩剑上见过一缕一模一样的。
他迈动有些发僵的双腿,往上游缓慢走了几步,面朝下伏在溪边一动不动的倩影,那是——
他扑了过去。
“——师妹!”
岫玉双目紧闭,躯体冰凉,赫然已是死去多时了。
公仪焕颤抖着手去探她的鼻息,耳边嗡的一声响,几乎头脑空白。
四周没有打斗痕迹,也未见岫玉身周有伤痕血迹,是钩蛇袭击?不可能。然而这试炼阵法中难道还有其他的危险?也不可能!
掌门运筹帷幄,绝不可能放任门下弟子在昆仑山中遭遇险境——可是岫玉当真是死去了。
其他人呢?他们失散以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其他人是不是也已经……
蓦地里,但听远远的传来钟鸣之声,打乱了公仪焕的胡思乱想。这钟声恢宏绵长,共击十二响,回荡在格外寂静的天地间,肃穆非常。
公仪焕长身站起,遥望着远处的山峰。峰头高入云端,烟雾缭绕,伴随着阵阵钟声,时而有灵兽禽鸟穿梭其间。
他方才并未注意到,这里竟然也是七峰环抱的地形,竟是……竟是与昆仑山分外相像。
可这绝不是他记忆中的昆仑山。
公仪焕入门三年,早已将七峰都混得熟了,天枢峰的山头经由昔年一场铸剑野火熔炼,半座峰头皆不生草木,天府峰的山头被斜斜劈去了一半,天梁峰间的引水彻底断绝,七杀崖更是彻底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