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野只觉胃沉甸甸的。那似乎能实体化的沉痛牵着五脏六腑,他几乎可以看见它漆黑的颜色。他宛如是站在海边,海水原本清澈见底,突然一记重锚砸下,水底瞬间掀起泥沙,将水搅得浑浊一片。
  而谢兰生也干挺着,不露出来一丝退让。他只看着面前黄土,平静着,绝情着,一点目光都不给对方。
  一根紧绷的弦横在两人中间,只要轻轻地碰一下,那根脆弱的弦便会“啪”地断裂。
  环绕在两个人之间的是响彻云霄的沉默。
  万春亭前,有一大群的小孩子跑跑跳跳,笑声天真,宛如无数小皮球儿,刹那之间从这边滚到那边,再从那边滚回这边,无忧无虑。
  五分钟过去了,谢兰生还是没抬起眼睛,莘野知道他的决心,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挽回什么。平生,他第一次感到“后悔”,后悔自己轻率表白,以至于被推落悬崖、一片树叶都捉不到。
  太阳彻底落下去了。莘野眼中反射出的金红色光也一点点黯淡下去,最后变成一片深黑。
  在静谧的气氛当中故宫变得层次不清,有些显得黑苍苍的,白天那样金碧辉煌,此时却隐在了浓重的夜色当中。北边,白塔下的湖也暗了,只反射着人造灯光,在城中心像圆睁的一只眼睛在望着天。
  黑漆漆的天幕当中仿佛正栖息着群神,对方早就已经知晓他们两个此刻的命运。
  太阳落山,天也骤然变得寒冷。冬季的风尖声叫着,宛如夹带了哨子,山顶的土聚到一起在地上滚、在地上蹿,好似一群小黑蛇。山上,树木距离天空很近,磨着天,咯吱咯吱的,像扫帚在嘶啦嘶啦地扫。刚刚漂亮的云彩在这会儿却如大黑块,挤压着,翻滚着,急于要办大事似的,千军万马一般地由远至近奔腾而来。谢兰生的小发热包此刻已经凉透了,像冰。偶尔有风吹过脸颊,吹得他痛肤彻骨。
  莘野看着兰生,兰生看着脚下。
  这段时间对谢兰生来说的确度秒如年。最后,当游人都散去了,谢兰生才听见莘野在他头上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而后莘野转身下山。
  他的衣摆飘了一下,谢兰生想伸手去抓,却克制住了。
  莘野走后,谢兰生在黑暗当中默默地抽了一根烟。他夹着烟狠狠地吸,压进肺里,却不吐出去,只憋着,而后忽然一个长吁,把一大口全喷上半空,那些烟会罩他的头,让他不被别人看到。
  他讨厌自己。
  …………
  当晚,莘野回了美国。
  或者说,被谢兰生逼回了美国。
  那是1991年12月21号,谢兰生记得很清楚。
  因为,仅仅四天以后,在西方人欢度圣诞时,中国的街头巷尾就全都在议论一件事——对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极其特殊意义的苏联,解体了。
  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老大哥”灰飞烟灭。
  谢兰生也忍不住想:红尘俗世,合合分分,人聚人散,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这个世界看着挺大,其实道理就那么多,无非是能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十分简单,早该习惯,文人才会一茬一茬伤春悲秋唏嘘感怀,用不同的话讲同样的事。
  莘野很快就会忘记他了。
  (Part 1《1991》·完)
  作者有话要说:  Part 1《1991》写完啦,马上开始Part 2《1995》。
  别担心!影帝马上再次出来!咱们有着时间大法!!
  在现实中,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电影行业是在2003年了。
  Part 1里,唯一完全“架空”的就是演员也被封杀了。
  另外就是不同时间发生的事(被禁摄制、被收护照)全招呼上了,8年时间也比较长(窝喜欢这个数字……)。
  去澳洲做后期剪辑,卖片子到欧洲大陆,可能也是牛逼了点!不过还好,现实中后来都有,就只是没这么早,1993-1995年间吧。
  

【1995】
第37章 《圆满》(一)
  1992到1994年, 中国社会、中国电影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过三年“倒春寒”后, 1992年初, 邓xx的南巡以及南方谈话加速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提出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好的商业点子, 中国发生重大转折, 社会进入新的阶段,“姓资姓社”争论不再。在后来的中国史上, 仿佛,这一整年都是春天。百姓“下海”, 《Forbes》说“如‘中国会成经济强国’这样肯定的东西很少了”。股票市场极其亢奋——在深交所新股认购时,深圳涌入150万人, 而常住人口是60万而已,不过,抽签随后曝出舞弊, 股市大跌, 证监会诞生。这年年末,中韩终于建交。而国际上最轰动的,一是美国选出新总统,二是万维网出现了。
  在“电影”的这个领域,令谢兰生高兴的是, 中国也有电影节了。8月23号,首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举行,评出了一个“长春金杯”,三个“长春银杯”。
  接着是1993年。
  中国有了新领导班子,江xx当选国家主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说法进入宪法。朱xx总理金融改革,规范三角债及其他,让人民币大幅贬值用以促进商品出口,施行中央、地方分税用来刺激地方经济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